第九十二章 明月依旧
---
苏州城·玉婷楼
明月高悬,晚风微凉,秦淮河畔的灯火映在水面上,碎成千万点浮光。
赵陈站在玉婷楼前,抬头望着那熟悉的朱漆匾额。楼内丝竹声声,笑语隐约,与两年前别无二致。只是这一次,楼里再不会有那个抱着琵琶、眉眼如画的女子了。
系统在他脑海中幽幽道:
\"宿主,你真要进去?不怕东方琳知道?\"
赵陈轻笑一声:\"怕个六。\"
他抬步迈入,迎面扑来一阵暖香。跑堂的小厮见他衣着不凡,连忙迎上:\"这位公子,可有相熟的姑娘?\"
\"没有。\"赵陈随手抛出一锭银子,\"要个临河的雅间,一壶梨花白。\"
小厮接过银子,眉开眼笑:\"好嘞!公子这边请——\"
---
【物是人非】
雅间内,烛火摇曳。
赵陈倚在窗边,望着河上来往的画舫。两年前,就是在这间屋子里,他为柳如是赎了身。那姑娘抱着琵琶,泪落如珠,说此生无以为报。而他只是摆摆手,给了她一笔盘缠,亲自送她出了苏州城。
\"江南虽好,非你久留之地。\"他记得自己当时这么说,\"北去三千里,有个叫'清溪'的小镇,民风淳朴,适合安家。\"
柳如是跪地叩首,额头抵在青石板上,久久不起。
\"公子大恩,如是来世再报。\"
赵陈饮尽杯中酒,低声自语:\"也不知她现在过得如何……\"
系统突然出声:
\"想知道?本系统可以——\"
\"不必。\"赵陈摇头,\"知道她平安就够了。\"
正说着,雅间的门突然被推开——
\"这位公子,可否容奴家献曲一首?\"
赵陈回头,只见一位绿衣女子抱着琵琶站在门口,眉眼间竟与柳如是有三分相似。
他怔了怔,随即失笑:\"不必了。\"
女子却不退反进,轻移莲步来到案前:\"公子独自饮酒,岂不寂寞?\"她指尖拨动琴弦,流出一段熟悉的旋律,\"这首《临江仙》,公子可喜欢?\"
赵陈眸光一凝。这是当年柳如是常弹的曲子。
\"谁让你来的?\"他声音微沉。
女子掩唇轻笑:\"是一位姓花的姑娘,说公子今夜定会来此,特意让奴家候着。\"
\"花满庭?\"赵陈扶额,\"这丫头……\"
---
【红颜旧事】
绿衣女子名叫绿芜,是柳如是离楼前的好友。
\"如是姐姐常提起公子。\"她轻抚琵琶,\"说公子是天下少有的真君子。\"
赵陈摇头:\"我算什么君子。\"
\"姐姐去了北方后,每月都会来信。\"绿芜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上月收到的,公子可要一观?\"
信封上字迹清秀,写着\"清溪镇 柳宅\"。赵陈犹豫片刻,终究没有接过。
\"她过得好吗?\"
绿芜点头:\"信中说,她在镇上开了间绣坊,收了几个徒弟。去年……还嫁了个书生。\"
赵陈笑了:\"那就好。\"
他起身走到窗前,夜风拂面,带着秦淮河特有的水汽。恍惚间,似乎又听到那首《临江仙》,看到那个抱着琵琶、泪落连珠的女子。
\"公子不看看信吗?\"
\"不必了。\"赵陈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放在案上,\"这个劳烦姑娘下次寄信时一并送去,就当是……贺礼。\"
玉佩温润如水,正面刻着\"平安\"二字,背面是一朵小小的莲花。
绿芜郑重收下:\"公子放心。\"
---
【醋海生波】
赵陈刚踏出玉婷楼,就看见一道红影立在河畔柳树下。
东方琳抱着手臂,似笑非笑:\"哟,赵大公子这么快就出来了?\"
赵陈面不改色:\"天冷,早点回去睡觉。\"
\"是吗?\"东方琳踱步上前,\"我听说有人在这儿一掷千金,就为了听首曲子?\"
\"冤枉。\"赵陈举起双手,\"我就喝了一壶酒,还是自己付的钱。\"
东方琳突然凑近,在他衣领处嗅了嗅:\"没有脂粉味……算你老实。\"
赵陈松了口气,刚要说话,却听她又道:
\"不过——\"
\"不过什么?\"
东方琳从背后变出一个食盒:\"我买了醉仙楼的蟹黄包,你要是现在坦白,还能分到两个。\"
赵陈失笑,将玉婷楼的事一五一十道来,包括柳如是的近况。
\"就这样?\"东方琳挑眉,\"没别的事瞒着我?\"
\"没了。\"
\"那花满庭呢?她为什么派人在这儿等你?\"
赵陈摊手:\"那丫头就爱瞎操心。\"
东方琳轻哼一声,却把食盒塞进他手里:\"趁热吃吧,凉了就腥了。\"
月光下,两人沿着河岸慢慢走着,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
---
【客栈夜话】
回到客栈,苏暮雪已备好醒酒汤。
\"公子,方才有人送来这个。\"她递过一个锦囊。
赵陈打开,里面是一片晒干的枫叶,叶脉上写着一行小字:
\"清溪枫红,盼君一顾。\"
东方琳凑过来看了一眼:\"又是哪位红颜知己?\"
赵陈将枫叶收入袖中,笑道:\"一个老朋友罢了。\"
他走到窗前,望着天边明月,忽然想起七十年前初到此界时的情景。那时的他饥寒交迫,险些饿死襄阳街头。谁能想到,如今会有这么多人记挂着他?
系统幽幽道:
\"宿主现在明白穿越的意义了吗?\"
赵陈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摸了摸袖中的枫叶。
窗外,一轮明月照姑苏,千年不变。
(第九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