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倒台后的京城,表面上风平浪静,一片祥和,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殷若璃敏锐地察觉到,仅依靠宗室的支持,远远不足以应对来自江南的巨大威胁。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那遥远的江南之地悄然酝酿,而他们必须未雨绸缪,积极筹备。
“我们需要形形色色、各有所长的人才。”在一次团队核心成员的聚会上,殷若璃表情严肃,目光坚定地提出,“尤其是那些真正了解民间疾苦,能够从不同视角为我们出谋划策的人。他们的见解和经验,将成为我们应对危机的重要助力。”
慕容珏轻摇折扇,神色悠然,仿佛早已成竹在胸:“三日后,曲江池有一场文人聚会,京中稍有才名的才子大多会去凑这个热闹。郡主若想寻觅贤才,不妨去那儿碰碰运气。说不定,还真能发现些隐藏在市井中的璞玉。”
谢景宸微微皱眉,脸上流露出一丝怀疑:“那些文人,平日里大多只知道吟风弄月,舞文弄墨,写些无病呻吟的诗词,能有什么经世致用的真才实学?恐怕到时候,郡主只是白白浪费时间罢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殷若璃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仿佛能看穿表象,直达本质,“真正的明珠,往往隐匿于泥沙之中,等待着识货之人去发现。我们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就轻易否定他们的能力。说不定,在这场聚会中,就能遇到能与我们并肩作战的有识之士。”
三日后,阳光明媚,曲江池畔一片热闹景象。文人雅士们身着华服,手持折扇,三两成群,谈笑风生。曲江池的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岸边随风摇曳的垂柳和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墨香,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殷若璃精心扮作普通官家小姐,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裙摆随风飘动,宛如水中涟漪。她头戴珠翠,却并不显得张扬,反而增添了几分温婉气质。谢景宸则扮作她的随从,跟在身后,眼神警惕,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果然,如谢景宸所言,才子们大多沉醉在风花雪月之中,争相吟诵着华丽却空洞的诗词。“春日桃花映碧波,柳丝摇曳舞婆娑。”“清风明月共良宵,雅韵诗心醉九霄。”诸如此类的诗句不绝于耳,听得殷若璃渐渐心生倦意,几乎快要失去耐心。
就在她准备转身离开之时,一个清朗而坚定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嘈杂的人群中响起:“诸君只知吟诵风月,可曾想过北方旱灾肆虐,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江南水患频发,黎民深陷水火,衣食无着?”
众人纷纷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个身着青衫的书生。他面容清瘦,颧骨微微突出,却有着一双格外锐利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世间的一切虚伪与浮华。
立刻有人面露不悦,反驳道:“苏墨言,今日是文人雅集,大家相聚于此,只为吟诗作画,附庸风雅。你说这些扫兴的话,是何用意?”
被称作苏墨言的书生冷笑一声,神色不屑:“读书人若只知沉醉于风花雪月,附庸风雅,与那些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又有何区别?我们饱读诗书,难道不应该心系天下,为苍生谋福祉吗?”
殷若璃心中一动,立刻示意系统对苏墨言进行分析。系统的信息迅速在她眼前浮现:
【目标:苏墨言】
【出身:寒门】
【才华:治国方略A+,诗词歌赋b】
【性格:刚直不阿,心系民生】
【潜力:极高】
看到这些信息,殷若璃心中大喜,悄悄对谢景宸说道:“此人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可用之才。”
说罢,她莲步轻移,款走到苏墨言面前,优雅地施了一礼,轻声说道:“这位公子所言极是,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小女子有一问,若遇北方旱灾,依公子之见,当如何应对?”
苏墨言见她问得认真,神色也变得郑重起来,侃侃而谈:“旱灾之治,首在预防。应广修水利,兴修堤坝、水渠,引江河之水灌溉农田,以备不时之需。同时,需储粮备荒,丰年时鼓励百姓多存粮,官府也应建立完善的仓储制度。灾时则需立即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组织百姓开展互救互助,共度难关。此外,还要严禁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必要时,官府应出面调控,稳定物价,保障民生……”
他从水利建设的具体措施,说到赈灾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再到对市场的管控,见解独到,措施具体,逻辑严密,听得殷若璃连连点头,心中对他的才华更是赞赏有加。
“公子高见,令小女子茅塞顿开。”殷若璃真诚地赞道,目光中满是欣赏,“不知公子可愿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施展您的抱负?”
苏墨言苦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愤懑:“在下出身寒门,无权无势,纵有满腔抱负,也无处施展,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
“若我能给公子这个机会呢?”殷若璃目光坚定,直视着苏墨言的眼睛,仿佛在向他传递一种力量。
苏墨言微微一怔,上下打量着殷若璃,心中暗自揣测她的意图,突然说道:“姑娘看似并非普通人。只是,若想要在下做那攀附权贵之事,恕我难以从命。我虽出身贫寒,但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公子误会了。”殷若璃微笑着摇头,笑容如春日暖阳般温暖,“我要做的,是还天下一个清明,为百姓谋福祉。我乃安宁郡主,这位是靖远侯世子。我们正在广纳有志之士,共图大业,为的是让天下百姓免受苦难。”
苏墨言震惊地看着他们,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过了半晌,他才缓缓说道:“郡主近日所为,在下有所耳闻。只是……为何郡主会选中在下这样一个寒门书生?”
谢景宸在一旁接口道:“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庸才,而是像公子这样敢说真话、能做实事的人。你的才华和抱负,正是我们所看重的。”
殷若璃接着补充道:“而且,我们特别需要像公子这样了解民间疾苦的人。只有真正知道百姓的需求,我们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解决他们的困境。”
苏墨言沉吟片刻,突然话锋一转,问道:“郡主对海商会了解多少?”
这个问题有些出乎意料,殷若璃谨慎地回答:“略知一二。听闻海商会在江南势力庞大,垄断诸多商业领域,对百姓生活影响颇深。”
“那郡主可知,海商会垄断江南漕运,致使米价飞涨,无数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苏墨言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仿佛要将海商会的恶行焚烧殆尽,“在下家乡就在杭州,亲眼目睹了海商会如何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害得无数人家破人亡。”
系统适时发出提示:
【目标对海商会有深入了解】
【可提供重要情报】
殷若璃与谢景宸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心领神会,随即殷若璃说道:“公子若不嫌弃,可否详细说说海商会的种种恶行?我们愿闻其详。”
三人寻了一处僻静的茶楼,踏入茶楼,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店内布置典雅,古色古香的桌椅摆放整齐,墙壁上悬挂着几幅名人字画,为茶楼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他们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苏墨言深吸一口气,将他所知的海商会内幕一一道来。
原来,海商会不仅垄断了江南的商业贸易,还暗中操控漕运税收,与各地官员相互勾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肆意抬高物价,欺压百姓,为所欲为。苏墨言的父亲,原本是个本分的商人,只因不愿与海商会同流合污,便被他们设计陷害,最终家破人亡。
“这些年来,在下一直在暗中收集海商会的罪证。”苏墨言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从怀中取出一本略显破旧的笔记,递给殷若璃,“只待有朝一日,能为民除害,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
殷若璃小心翼翼地翻阅笔记,越看越是心惊。笔记中详细记录了海商会的运作模式、重要人物,以及一些见不得光的交易,每一页都承载着无数百姓的血泪。
“公子大才,这份笔记更是珍贵无比。”殷若璃真诚地看着苏墨言,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与期待,“不知公子可愿加入我们,共同对抗海商会,为天下百姓讨回公道?”
苏墨言闻言,起身离座,郑重地向殷若璃行了一礼,语气坚定地说:“若郡主真有心为民除害,在下愿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当晚,郡主府内灯火通明,团队核心成员齐聚一堂。
殷若璃将苏墨言介绍给众人:“这位是苏墨言苏公子,从今日起,便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了。苏公子才华横溢,对海商会更是了解颇深,相信他的加入,必将为我们对抗海商会增添强大的助力。”
慕容珏上下打量着苏墨言,眼中带着一丝好奇与审视:“听说苏公子对海商会很了解?不知可否为我们详细讲讲,海商会到底是如何在江南一手遮天的?”
苏墨言不卑不亢,从容答道:“在下与海商会有不共戴天之仇,这些年来,从未停止过对他们的暗中调查。海商会以郑经为首,下设八大堂口,分别掌控漕运、盐业、丝绸等重要行业。他们在朝中的靠山众多,不止三皇子一人,还有……”
说着,他展开自己精心绘制的海商会关系图,在图上指出几个名字,皆是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
顾九章看着关系图,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这些人都是老奸巨猾之辈,在朝中根基深厚,没有确凿证据,轻易动不了他们。稍有不慎,我们反而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证据在下这里有一些。”苏墨言又取出一叠文书,递给殷若璃,“这是在下的父亲生前收集的,虽不足以将他们定罪,但也能让他们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对我们轻举妄动。”
殷若璃仔细翻阅这些证据,心中迅速盘算着应对之策:“苏公子这些证据来得正是时候,犹如一场及时雨。我们必须好好利用,给海商会来个下马威。”
她开始有条不紊地部署:
“慕容珏,你凭借宗室的身份和人脉,将这些证据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无意中’透露给那几位大臣。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他们的把柄,警告他们不要与海商会走得太近。”
“顾九章,你在朝中广结善缘,利用你的人脉和影响力,巧妙造势,让皇上逐渐注意到海商会的问题。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打草惊蛇。”
“谢景宸,你加紧训练我们的人手,提高他们的武艺和应变能力。海商会绝非善类,必定会对我们的行动有所察觉,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他们可能的反扑。”
“至于苏公子……”殷若璃微笑着看向苏墨言,眼神中充满信任,“我想请你负责制定对付海商会的具体策略。你对海商会了解深入,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切实可行的不乏,带领我们一步步瓦解海商会的势力。”
苏墨言躬身行礼,语气坚定地说:“必不负郡主所托。我定会竭尽全力,为对抗海商会出谋划策,早日将这个为害一方的毒瘤连根拔除。”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墨言果然展现出了惊人的才能。他日夜钻研,精心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对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极为周全。同时,凭借对海商会的深入了解,他准确地预判了对方的多个应对之策,为团队的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海商会最擅长利用漕运卡我们的脖子。”在一次战术会议上,苏墨言指着地图,神情严肃地分析,“他们控制了漕运,就等于控制了江南的经济命脉。我们必须在江南建立自己的运输线路,避开他们的监控,才能打破他们的垄断。”
殷若璃点头表示赞同:“此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苏公子,你办事,我放心。希望你能尽快建立起一条安全可靠的运输线,为我们在江南的行动提供保障。”
在苏墨言的精心策划下,团队迅速在江南建立起一条秘密运输线。这条运输线巧妙地避开了海商会的监控,通过一些隐蔽的河道和小路,将物资安全地运输到目的地。然而,海商会在江南势力庞大,耳目众多,很快就发现了这条新线路。
这日清晨,苏墨言神色匆匆地来找殷若璃:“郡主,大事不好。我们在江南的货船被扣了。”
“什么原因?”殷若璃心中一紧,连忙问道。
“说是涉嫌走私。”苏墨言脸色凝重,眼中透露出愤怒与无奈,“这是海商会惯用的伎俩。他们找不到其他借口,就诬陷我们走私,以此来扣押我们的货物,打击我们的行动。”
殷若璃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看来他们是坐不住了,开始狗急跳墙了。”
她立即启动系统,远程监控被扣货船的情况。画面中,海商会的人正在船上翻箱倒柜,四处寻找着什么。
“他们在找我们与朝中大臣往来的证据。”殷若璃敏锐地判断,“想以此来要挟我们,或者嫁祸给我们。”
苏墨言沉思片刻,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突然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将计就计。”
他详细地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听得殷若璃眼中异彩连连,不禁赞叹道:“妙计!苏公子果然足智多谋。就按你说的办,让海商会尝尝我们的厉害。”
三日后,海商会“意外”地在那艘货船上发现了某位权臣贪污的证据。这位权臣恰巧是海商会在朝中的靠山之一。原来,苏墨言事先在船上藏好了这些证据,故意让海商会找到。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这位权臣为了自保,不得不与海商会切割关系,以免引火烧身。
“一石二鸟。”慕容珏轻摇折扇,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既解决了眼前货船被扣的危机,又削弱了海商会在朝中的势力。苏公子,实在是高啊!”
谢景宸也难得地露出赞赏的神色:“苏公子果然大才。此计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让海商会陷入了被动,实在令人佩服。”
苏墨言谦逊地笑了笑,说道:“全赖郡主信任,诸位配合。若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这计划也难以成功。”
殷若璃看着配合默契的团队,心中感到无比欣慰。有了苏墨言的加入,团队如虎添翼,对抗海商会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然而,她清楚地知道,海商会绝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展开更加疯狂的报复。果然,当晚系统就发出了警报:
【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
【来源:江南方向】
【特征:与海商会系统同源】
【警告:对方正在启动新的应对程序】
殷若璃望向窗外,月色如水,洒在大地之上,仿佛给世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要来了吗……”她轻声自语,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无畏,“不管海商会有什么阴谋诡计,我都不会退缩。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我一定会让他们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这场惊心动魄的博弈,正在向着更深层次发展。而殷若璃和她的团队,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迎接接下来更加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