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的剑意余韵尚未在不周山域外围完全散尽,另一道截然不同、却同样蕴含着无上圣威的意志,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悄然拂过混沌雾霭的边界。
柔和,磅礴,带着造化生机与补天功德的特有道韵。
是女娲娘娘。
她的意志并未像通天那般充满侵略性与战意,而是温和地、带着一丝审慎的探究,轻轻触碰着不周山域的屏障。仿佛是在敲门,等待着回应。
不周山域核心。 冰冷的意志瞬间标识出来访者。
“变量:女娲圣人到访。意图:非攻击性接触,疑似信息交流\/观察。”
“关联因素:人族(其造物)、轮回(后土化轮回得其认可)、通天刚刚离去。”
“风险评估:低。潜在收益:圣人级造化法则数据、人族相关情报、缓和关系。”
“回应方案:开放低权限信息通道。”
一道平静的意志循着那丝感应延伸出去:“女娲道友,何事?”
山域之外,虚空之中,女娲的虚影缓缓凝聚。她人身蛇尾,圣洁慈祥,目光复杂地望向那混沌翻涌的山域。对于这神秘的不周山主,她心情颇为矛盾。
一方面,对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变数,对抗天道,收纳量劫败者,行为难以预测。
另一方面,对方间接促成了轮回建立(她认为后土是受其点化),庇护了山脚人族(虽是无心之举),又刚刚与通天“论道”而未起冲突,似乎并非嗜杀混乱之辈。
更重要的是,她成圣根基在于造化人族,而人族…与这不周山域的牵连似乎越来越深。
“见过道友。”女娲声音温润,开门见山,“吾此来,一为山下人族。他们受吾与道友气息庇护,得以休养生息,繁衍文明,此乃善果。特来谢过。”
“无需谢。彼等自强,顺势而为。”冰冷的回应毫无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女娲微微颔首,并不意外,继续道:“二来,轮回建立,完善天地,后土道友大慈悲。听闻道友亦曾出言点化?”她试图确认。
“仅是告知一种可能。抉择在她。”回应依旧简洁冰冷。
女娲心中却是一定,果然有关!这让她对不周山主的观感又提升一分。能点拨后土身化轮回,无论其初衷如何,结果是对天地有益的。
她沉吟片刻,感受着山域那迥异于洪荒天道的混沌气息,忽然道:“道友之道,混沌包容,衍化万物,倒是与吾之造化之道,有几分殊途同归之妙。”
这话带着一丝试探,也带着一丝真诚的感慨。她的造化之道是创造与赋予生命,而对方的混沌似乎更倾向于包容与衍化一切,包括毁灭与新生。
“造化,亦为混沌衍化一隅。万道终归混沌。”冰冷的意志回应,却罕见地多说了几个字,点出了某种本质。
女娲美眸一亮!对方此言,直指大道根源,让她深受触动,仿佛一直以来的某些困惑豁然开朗!造化并非孤立,亦是浩瀚混沌的一部分!
这一下,她心中的警惕与隔阂又消减不少,甚至生出一丝“道同可谋”的微妙感觉。
“道友所言甚是。”女娲语气更加缓和,“如今洪荒初定,天道圆满,然百废待兴。望道友能…”
她本想说“望道友能顺应天道,共护洪荒”,但话到嘴边,却止住了。她意识到,让对方“顺应天道”根本不可能。于是改口道:“…能持守本心,予众生一线生机。”
这已是她作为天道圣人,所能表达的最大程度的善意与默许。
“吾之道,不在顺逆,只在超脱。众生机缘,各凭己争。”冰冷的回应依旧秉持绝对理性,却也没有拒绝这份善意。
女娲闻言,轻轻一叹,却不再多言。她知道,这已是对方能给出的最好回应。
“既如此,吾便告辞了。人族…还请道友闲暇时,稍加看顾。”她最后说道,身影缓缓变淡。
“可。”
得到一个字的承诺,女娲虚影彻底消散,意志退去。
不周山域核心。
“接触结束。数据采集:圣人级造化法则波动样本获取。解析度:+3.5%。”
“女娲圣人态度:警惕度下降-20%,认可度+15%。存在潜在有限合作可能。”
“关联项目(人族)关注度微幅提升。承诺记录:低限度看顾。”
“影响:一定程度缓解外部压力,降低天道直接冲突概率(短期)。”
冰冷的日志更新完毕。
这一次接触,没有剑拔弩张,没有利益交换,只有理念的轻微碰撞与共鸣。
女娲带着一份释然与新的感悟离去,对不周山域的敌意大减,甚至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
而不周山域,则再次收获了一份圣级数据,并成功与一位关键圣人缓和了关系,为未来的布局,赢得了更宽松的环境。
混沌之道,以其包容与神秘的特性,再次悄然影响着洪荒的格局。
娲皇心意的微妙转变,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其涟漪,将缓缓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