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渊面对太子的针锋相对,他也不想惯着,直接将鲁庆之子鲁望强抢民女,鲁庆滥用职权为其子报仇,结果导致民怨沸腾而引发暴动的事情讲了出来。
梁帝一听大发雷霆,“竟然有如此事情,朕以为这鲁庆顶多是个失察之罪,没想到竟如此可恶!”
太子站出来说道:“父皇息怒,这件事情儿臣也有过错,是儿臣识人不明。”
梁帝皱着眉说道:“这件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当初是你举荐他前往纪城担任太守,前几天你还提议将他调任户部。”
“你如此待他,他却不知回报,如今出了事情,你还把责任往身上揽?”梁帝嫌弃地说道。
太子羞愧地低下头,“儿臣知错。”
“你是太子,底下人做错了事情,你不要老是想着往自己身上揽,这话朕说了多少遍了,你何时才能记住?”
“朕会传旨将他调回京中,官降一级在礼部听命吧。”
梁帝这番话术分明是为了袒护太子,誉王皱着眉头没有说话,梁帝明面上袒护太子,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如今他拿不准梁帝的心思,不敢轻举妄动。
兵部尚书心里一阵纳闷,刚才隐隐约约有党争再起的迹象,按照以往的经验,太子和誉王会因为纪城太守鲁庆而互相争论,梁帝作为裁判岸上观火,最后再一番大发雷霆,维持自己的形象。
可是如今党争的火苗刚刚生出来,就因为梁帝一番话直接给掐灭了,今日的梁帝似乎有别的打算,并不想太子和誉王相斗,而坏了他的大事。
萧景渊心里一阵不安,梁帝一反常态,这可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梁帝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纪城军统领李南阳押回来了吗?”
高湛说道:“李统领跟秦王殿下一道回来的,现在正在帐外等候。”
梁帝冷哼一声,说道:“让他滚进来。”
李南阳一步一步走进营帐,跪倒在地,磕头说道:“罪臣李南阳参见陛下。”
“朕且问你,为何刁民暴乱后,你的纪城军为何没有守住城门?”
李南阳磕头说道:“罪臣罪该万死。”
“不说朕也知道,就是你们平日里训练太松,朕设立你们这些常备军,是为了加强大梁军防,你们倒是好,成天懈怠玩乐。”梁帝愤懑地说道。
“看来军队军防确实有问题,看来要考虑考虑各地调防的事情了。”
梁帝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吃惊了,兵部尚书一向喜欢琢磨梁帝的心思,当他听到这句话,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梁帝的真实意图。
一般军队调防这种事情,仅限于几个重要的城池,纪城军作为常备军驻扎,一般不会轻易挪动地方。
“朕看在你这次积极协助秦王,追捕逃窜的反贼,好在没有惹出大麻烦,你暂且留在京中,等待兵部调动吧。”
“谢陛下。”李南阳被赶了出去,默默松了一口。
萧景渊看着李南阳离开,他心里不祥的预感更明显了,梁帝不过问了他两句话便放他离开了,这跟梁帝平时的行事作风太不同了。
萧景渊心里更加确定,梁帝接下来一定要作妖,而且极大可能是冲着他来的,或者说会波及到他。
“李林。”梁帝喊道。
兵部尚书正在脑中分析着梁帝的心思,突然听到梁帝喊自己的名字,他赶忙站出来,行礼说道:“臣在。”
“这次暴动你兵部肯定是要问责的,你们也要好好反思一下。”梁帝说道。
“臣知罪,臣一定吸取教训。”李林说道。
正在这时,忽然帐外有人报,说靖王和霓凰郡主来了,梁帝招手示意把他们叫进来。
靖王和霓凰郡主刚一进帐,刚刚行完礼站好位置,梁帝就站起身来,语重心长地说道:“这次暴动规模虽然不大,但是也算给了朕一个警示。”
“我大梁的各地军防有待加强,朕决定给各地来一次大换防,像边关各处的守军更是要加强防务,以防出什么大问题。”
兵部尚书李林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
梁帝看向霓凰郡主,问道:“霓凰,这件事情你要多出出力啊。”
穆霓凰一脸疑惑,但还是站出来说道:“陛下有何吩咐,臣一定全力以赴。”
梁帝欣慰地点点头,说道:“朕清楚你们南境铁骑的战力,如今南境战事已定,南楚这次国力大减,恐怕近些年是无力再大规模进犯了。”
“朕的意思是,抽调一部分南境士兵及将领到各地去驻防,当然,朕也会从各地抽调一些兵员补充到南境。”
萧景渊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如今的南境军是穆王府两代人铸就起来的,对穆王府极其忠心,如今战事刚平就开始了卸磨杀驴。梁帝此举打散了南境军的编制,分散调到各处,这就是相当于变相削弱穆王府的兵权。
穆霓凰只是短暂的一愣神,说道:“陛下的圣意臣都会遵从,但臣还是希望陛下三思而行,南楚虽然无力再大举进攻,但保不齐哪天就卷土重来,更何况边军是重中之重,不可擅动。”
梁帝眼神渐渐冷了下来,面色上还是维持着一抹假笑,说道:“霓凰郡主就不用担心这么多了,到时候朕会传下圣旨,穆王府只管协助便好。”
穆霓凰不甘心地说道:“臣领旨。”
“还有靖王,你常年在各地调防,与朝中将领、各地守将都很熟悉,你也要从中多加相助。”
靖王听到一愣,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情,不过换防这种苦差事他干得多了,算得上得心应手了。
“是,父皇。”
“不光是南境防务,其他地方也是如此,都要一一换防,这件事情李林为主导,靖王和霓凰郡主从中辅佐,年前先呈上一份调防名单,给朕看一看。”
“是,陛下。”三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太子和誉王对视一眼,眼中都充满了疑惑,他们都搞不懂梁帝今日的所作所为。不过并不妨碍两人明里暗里的争斗,誉王知道李林为首的兵部是太子的阵营,李林更是太子的亲信。他就害怕太子趁机在军中培植亲信,所以这件事情他必须要插一手。
“父皇,儿臣虽不通军务,但各地守将调动,关系着许多,儿臣愿意从中协助。”誉王站出来说道。
太子见状也站出来附和,说自己也愿意协助。
梁帝欣慰地夸奖了他们几句,不过并没有给他们插手的权力,毕竟一旦两人都掺和进去,就又得生出一堆麻烦事。
“哦,对了,景渊?”梁帝劝退了两人后,看向了默不作声的萧景渊,“你以前在南境军中有一支骑兵,叫做什么白马营,是吧?”
穆霓凰听完手心直冒汗,在她看来,今天梁帝的所作所为,分明就是冲着她穆王府和萧景渊来的,现在穆王府解决了,该轮到他秦王了。
萧景渊淡定地说道:“是,父皇说得不错。”
“有多少人?”梁帝继续问道。
“红罗关大战前有三千士卒,大战过后不过一两千人。”
梁帝看向穆霓凰,说道:“朕记得南境虽然号称有十万铁骑,实际上的骑兵也就不过三四万吧,霓凰还真是信任你,竟然能交给你三千铁骑。”
萧景渊没等穆霓凰说话,直接答道:“白马营的一兵一卒,皆是儿臣在南境百姓中招募的。白马营有现在这规模,都是他们自己在战场上为大梁拼杀得来的。”
梁帝隐约觉得气氛有些紧张,赶忙哈哈一笑,说道:“景渊说得对,你带着他们深入南楚腹地,为大梁解决了危机,人人皆是功臣,都该大赏才是。”
“正好趁着这次换防,将他们调到京城来吧,你在九安山险些被刺杀所害,归根结底就是身边没有可用之人,让他们充当你的府兵如何?”梁帝问道。
萧景渊摇了摇头,“恐怕他们不会答应,他们大多数都是南境百姓,他们的家人都在与南楚交战中死去。当初,他们之所以被儿臣招募,就是因为想要参军为家人报仇。如今将他们调到京城来,就好比让他们远离家乡,儿臣希望陛下不要这么做。”
梁帝面色有所动容,说道:“这件事情是朕欠考虑了,还是让他们在南境军中继续效力吧,到时候给白马营挑选一位新任统领。”
梁帝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在告诉萧景渊不要想着再回南境了,更不要想着再统领什么白马营了,他就老老实实地做一个秦王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