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clean-7”标识早已转为灰暗,数据流不再狂躁,监控面板恢复了平稳的绿色。指挥棚内,警报声彻底停歇,只有设备散热风扇低沉的嗡鸣在回荡。赵宇的手还搭在键盘边缘,指尖微微发颤,眼睛死死盯着那行突然跳出的日志——“clean-8,已启动”。
没人说话。
陆轩站在主控台前,背脊挺直,像一根钉进地面的铁桩。他缓缓抬起手,没有指向屏幕,也没有下达命令,而是轻轻按下了控制台边缘的红色按钮。大屏瞬间熄灭,所有动态图谱消失,整个空间陷入一片短暂的静默。
“我们活下来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压过了所有杂音,“不是因为我们强,是因为他们犯了错。”
张涛抬起头,额角的汗还没干。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这不是胜利。”陆轩继续说,“这是侥幸。他们留下了一行字,我们才看见下一个目标。如果他们没留呢?如果下一次,攻击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时候就已经完成部署?”
赵宇终于开口:“可我们已经切断了他们的主控链,影子节点也自毁了,短期内不可能再组织起同等规模的行动。”
“短期?”陆轩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他们用四年时间布局七次清除行动,每一次都精准打击行业新锐。你觉得,他们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收手?”
没人回应。
林娜低头在终端上记录,手指停顿了一下,又继续敲击。马亮靠在操作台边,眼神沉得像井底的水。他知道陆轩说得对。敌人不是溃败,只是退了一步。
“从现在起,所有人不得离岗。”陆轩的声音沉下来,“召开紧急反思会。我要知道,为什么一个外来技术人员能混进c3区?为什么一笔异常资金流动了四十小时,我们才在第七次扫描时发现?为什么每一次都是等攻击来了,我们才开始防御?”
张涛深吸一口气,调出攻击时间线投影。画面中,一条条红线从境外服务器延伸而出,穿过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最终汇聚在樊星阁的核心系统上。
“我来回答。”他说,“因为我们的情报机制,是被动的。”
他放大时间轴,标出第一笔可疑资金流动的时间点——47小时前。
“从这一刻起,敌人已经开始行动。而我们,直到系统发出警报,才启动响应。我们不是在对抗阴谋,我们是在追着阴谋的尾巴跑。”
赵宇皱眉:“我们有静默协议,有三级预警,有应急响应小组,哪一步都不慢。”
“可这些,都是在‘已经发生’之后。”张涛直视他,“我们等故障出现才查漏洞,等邮件收到才追Ip,等监控被毁才调日志。这叫什么?这叫反应,不叫防御。真正的防御,是在他们动手指之前,我们就知道他们要动。”
指挥棚内一片寂静。
林娜抬起头,看了张涛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她知道他说得没错。那天她恢复门禁日志时,发现那个未登记的技术人员进入仓储区,是在设备安装前48小时。而Ip扫描记录显示,境外服务器的首次探测,恰好就在同一时间窗口。可那时候,没人觉得这值得警惕。
“所以问题不在技术。”张涛收起投影,“而在思维。我们把自己当成守城的士兵,可敌人,早就绕到了城墙后面。”
陆轩缓缓点头。
他走到中央控制台前,双手撑在台面上,指节微微泛白。他知道,这一仗打下来,暴露的不只是敌人的狠,更是樊星阁自身的盲区。
“我们一直以为,只要系统够强,防火墙够厚,就能守住。”他开口,声音低缓却清晰,“可现在看,再厚的墙,也挡不住从内部点燃的火。再快的响应,也赶不上提前布局的刀。”
他抬起头,目光落在马亮身上。
“你追踪资金链,挖出了七家空壳公司,找到了东京的汇款记录。可这些信息,本该在他们汇出第一笔钱的时候,就出现在我们的预警名单上。而不是等到他们动手,我们才顺着血迹找人。”
马亮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他知道陆轩说的是事实。情报工作,不该只是事后溯源,更该是事前洞察。
“从今天起,改变规则。”陆轩的声音陡然抬高,“我们不再等警报响了才出手。我们要在敌人动念头的时候,就看见他们的影子。”
他环视全场。
“我宣布,成立‘战略预警组’,直属总指挥办公室,权限等同核心决策层。任务只有一个——提前发现威胁,而不是事后应对危机。”
所有人目光集中过来。
“负责人,马亮。”
马亮身体一震,抬头看向陆轩。
“你有追踪能力,有情报网络,也有判断力。但过去,你的工作是补漏。现在,我要你去做眼。去盯着那些还没发生的事,去查那些看起来无关的线索,去发现别人看不见的联系。”
马亮沉默片刻,站直了身体:“我接。”
“一周内,提交预警体系初步架构。”陆轩说,“要覆盖资金流、技术流、人员流,建立动态评估模型。任何异常,哪怕只是偏差0.5%,也要进入监测名单。”
赵宇皱眉:“可现在抽调精锐去做预警,前线防御会不会削弱?我们刚经历一场大战,系统还在修复,人力紧张。”
“预警不是削弱防御。”陆轩盯着他,“是升级防御。真正的防线,不在系统边界,而在时间之前。我们不能再靠运气活着。”
赵宇张了张嘴,最终没再反驳。
他知道,陆轩说得对。这一次,他们赢在了最后三秒。可下一次,敌人可能不会给他们这三秒。
林娜默默将“战略预警组”的设立记录进会议日志。她知道,这不只是一个新部门的诞生,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
陆轩走到大屏前,重新启动了全球节点图。密密麻麻的光点在地图上闪烁,代表着樊星阁在全球的项目与数据通道。
“clean-7结束了。”他说,“但‘清道夫’还在。他们不会停下,只会更谨慎,更隐蔽。而我们,也不能再用旧的方式去打新的战争。”
他转身,面对所有人。
“过去,我们以为强大就是赢。现在我知道,清醒才是活下去的根本。敌人不怕我们强,他们怕我们看得见。”
马亮走到主控台前,接入深层情报网。他调出过去六个月全球基建项目的异常招标记录,开始筛选资金流向中的微小偏差。
张涛打开供应链审查系统,重新梳理所有外包服务商的背景信息,尤其是那些“恰好”在项目关键期出现的技术团队。
赵宇回到技术终端,开始重构心跳包监测逻辑,试图在下一次攻击前,捕捉到第一个异常脉冲。
陆轩依旧站在中央,双手撑在控制台上,目光落在不断滚动的数据流上。
“clean-8已经启动。”他低声说,“但我们不会再等它亮剑。”
他抬起手,指向屏幕。
“查。”
“从第一笔钱开始。”
“从第一个信号开始。”
“从第一个被盯上的人开始。”
指挥棚内灯光依旧明亮,数据流持续滚动,所有人各司其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
马亮正在讲解预警组的初步架构,声音沉稳而清晰。
陆轩微微点头,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屏幕。
就在这时,终端突然弹出一条加密提示。
马亮的手停在半空。
他点开文件。
只有一行字:
“clean-8,目标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