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樊星阁总部的灯火依旧通明。会议室中,陆轩坐在主位,目光沉稳地扫视着桌上摊开的一份份报告。昨天的股价异动只是一个信号,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张涛已经调出了三家主要竞争对手的动态分析图,屏幕上的曲线起伏不定,像极了暗流涌动的海面。李刚站在一旁,神情紧绷,拳头不自觉地握紧。赵宇则低头翻阅手中的财务报表,眉头深锁。
“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陆轩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刚刚迈入资本市场,所有人都在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刘猛,他不会善罢甘休。”
“但我们也不能被吓住。”胡军冷冷地说,“他在试探,那我们就让他知道,樊星阁不是软柿子。”
“冷静。”陆轩抬手制止,“我们要做的,不是硬碰硬,而是布局。”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投影仪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接下来几天,所有人进入战备状态。”陆轩站起身,走到屏幕前,指着最新的资金流向图,“马亮负责情报整合,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对手的动作;孙明继续监控市场情绪变化,任何异常波动都要第一时间上报;张涛,你联系我们的合作伙伴,确保他们在关键时刻能站在我们这边。”
“是。”众人齐声应道。
“还有,林娜。”陆轩看向角落里正在整理文件的林娜,“我要一份详细的资产清单,包括所有非核心资产的估值和潜在买家名单。”
林娜点头:“已经在准备了,明天就能完成。”
“很好。”陆轩收回视线,语气沉稳,“我们不能被动挨打,必须主动出击。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毫无准备。”
——
第二天清晨,樊星阁内部便开始了紧张有序的部署。
马亮带领情报组将所有渠道的信息汇总,建立起每日简报制度,确保每一项风吹草动都能第一时间传达到决策层。孙明则加班加点优化预警模型,试图捕捉到任何可能的市场异动。张涛则穿梭于各个合作方之间,确认他们的立场是否稳固。
与此同时,陆轩亲自约谈了几家关键的投资人,向他们解释当前局势,并强调樊星阁的长期战略与稳定回报能力。他的从容与坚定,让不少投资人重新建立了信心。
然而,真正考验他们的,是接下来的资产结构调整。
当孙明拿出那份拟出售资产清单时,会议室里的气氛骤然凝重。
“杨芳的酒吧?这是我们最早的合作项目之一,就这么卖了,会不会影响我们在道上的形象?”李刚皱眉说道。
“这不是感情问题。”孙明推了推眼镜,“我们必须回笼现金流,降低负债率。杨芳那边我谈过了,她愿意配合。”
“如果连基本的资金链都保不住,谈什么形象?”陆轩淡淡地说,“我们不是黑帮,是企业。该舍弃的,就必须舍弃。”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不是终点。我们会以更稳健的姿态回来。”
——
傍晚,陆轩独自一人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林娜轻轻走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
“还在想杨芳的事?”她轻声问。
“不是。”陆轩摇头,“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太被动了。”
林娜一愣:“你是说……反击?”
“不是现在。”陆轩缓缓说道,“但要准备好。刘猛只是第一个跳出来的,后面还会有更多人盯上我们。如果我们只想着防守,迟早会被逼到死角。”
他转身看着林娜,眼神坚定:“我要的是一个可以随时出击的团队,而不是只会应对危机的组织。”
林娜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不安:“可是,我们现在真的有余力吗?”
“没有,所以才要调整。”陆轩接过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等这一轮风波过去,我会让大家看到,真正的樊星阁是什么样子。”
——
深夜,刘猛的办公室内。
他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最新出炉的市场数据,嘴角挂着一抹冷笑。
“怎么样?”手下问道。
“情况不错。”刘猛轻声道,“他们的资产在缩水,信心也在动摇。再加把劲,股价一定会跌。”
“要不要再安排一轮抛售?”手下试探性地问。
“不用。”刘猛摆了摆手,“让他们在自己的困境中越陷越深,比我们直接出手更有效。”
他端起酒杯,轻轻晃动着杯中的液体,眼神阴冷而自信。
“陆轩,你以为你能撑多久?”
——
而在樊星阁的另一头,赵宇正和几个部门负责人开会,讨论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案。
“我们必须精简开支。”赵宇环顾四周,“每一分资源都要用在刀刃上。”
“可是这样会不会影响我们在外面的形象?”有人提出疑问。
“形象?”赵宇笑了笑,“真正让人尊敬的,不是表面风光,而是背后的实力。”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活下去,而是活得更好。”
——
在办公室外的走廊尽头,陆轩背着手,静静地伫立着,脑海中思绪万千,脸上满是运筹帷幄的笃定。
他知道,这一战,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较量,更是信念与格局的比拼。
而他,早已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