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踏上前往米兰的航班后,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张涛、赵宇、孙明等人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各项应急计划。欧瑞克退出带来的连锁反应愈发明显,不仅动摇了资金链,更动摇了整个项目的稳定性。面对突如其来的信任危机,众人深知,必须迅速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才能稳住局势。
“不能再等了。”张涛拍案而起,“我们得主动出击。”
赵宇协同马亮排查可能的泄密点,并着手与星辰资本的联络事宜,此后也持续进行着泄密点排查工作。
“很好。”孙明翻看着资料,“但问题是,他们愿不愿意在这个风口浪尖接盘?”
沉默片刻,张涛忽然想起一件事:“等等……我之前在巴黎见过一家企业的人,他们对我们的项目很感兴趣,只是当时我们已经和欧瑞克谈妥,就没深入聊下去。”
“哪家?”赵宇问。
“星辰资本。”张涛回忆道,“他们在中东和东南亚都有大型投资,而且风格稳健,不像那些投机资本。”
“那就联系他们。”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而有序。每个人都知道,这是樊星阁生死攸关的一战。没有时间犹豫,也没有空间失败。
第二天清晨,张涛便踏上了前往迪拜的航班,目标直指星辰资本总部。
而在国内,除了张涛、赵宇、孙明等人,樊星阁早期加入的核心成员之一李刚也准备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孙明带领财务团队进一步调整融资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黄杰持续完善后勤应急预案,包括备用供应商名单、临时物流通道、以及紧急撤离方案,并在关键节点启动部分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状况。
时间紧迫,压力如山。
第三天,张涛带回了好消息。
“星辰资本愿意进一步了解项目细节。”他在视频会议中说道,“但他们要求我们在三天内提供完整的项目评估报告和盈利预测模型。”
“三天?”赵宇皱眉,“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我们必须完成。”孙明坚定地说,“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正式展开。
孙明带领财务团队彻夜不眠,将所有数据重新梳理,制作出一份详尽的盈利预测报告。同时,赵宇协调技术部门,将项目的技术路径和实施难点进行了可视化呈现,确保投资人能够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李刚动用了自己的人脉资源,在行业内寻找潜在的支持者。作为樊星阁早期加入的核心成员之一,他曾负责多个关键项目的外部对接工作,因此在业内积累了不少人脉。这次他联系了几家曾在过去与樊星阁有过合作的企业,试探性地提出合作意向。
其中一家名为“恒远集团”的企业表现出浓厚兴趣。
“他们的负责人说,如果项目可行,他们愿意考虑入股。”李刚兴奋地说,“但他们需要实地考察。”
“那就安排。”赵宇立刻做出决定。
接下来的两天,樊星阁几乎全员进入紧急状态。每一个环节都被精确计算,每一份文件都被反复审核。所有人都知道,成败在此一举。
第五天,星辰资本的代表抵达樊星阁总部,进行最终会谈。
会议室内,赵宇展示了完整的项目资料,包括技术路线、市场分析、财务模型以及风险控制方案。星辰资本的代表认真听取汇报,不时提问,态度严谨而专业。
“你们如何应对欧瑞克退出带来的资金缺口?”对方代表问道。
“我们已经启动了多个替代融资渠道。”赵宇回答,“其中包括恒远集团的投资意向,以及几家国际基金的初步接触。”
“听起来你们已经有了应对方案。”对方沉吟片刻,“但我还想确认一点——你们是否还有其他潜在的风险?”
赵宇看向张涛,后者点头接过话头:“我们正在调查一起可能的商业间谍事件,目前已有初步线索,预计很快会有结果。”
星辰资本的代表微微颔首:“那么,我们愿意继续推进合作谈判。”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轻松下来。
第六天,星辰资本与樊星阁签署了初步合作协议,承诺提供关键资金支持,并派遣专家团队协助项目推进。
与此同时,恒远集团也完成了对项目的实地考察,表示将在后续阶段追加投资。
消息传出后,原本动摇的合作方纷纷恢复信心,项目重新走上正轨。
然而,就在这看似胜利在望的时刻,一封来自国外的加密邮件再次出现在赵宇的邮箱中。
发件人依旧未知,内容只有一句话:
“你以为赢了吗?真正的对手,才刚刚入场。”
赵宇盯着屏幕,心头猛然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