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拖着残破的舰体,在死寂的星域中缓慢航行,如同一个重伤的巨兽,舔舐着伤口,消化着泽鲁斯行动的惨痛与启示。内部,气氛凝重而复杂。失去凯托和A组队员的悲痛沉重地压在每个人心头,尤其是马尔科姆,他把自己关在自由彼岸号的引擎舱里,对着那些冰冷的机械发泄着无声的愤怒与哀伤。然而,另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弱却真实存在的“连接感”,也开始在幸存者之间悄然滋生。
那七八名泽鲁斯幸存者被安置在希望号的医疗区。他们依旧惊魂未定,变异带来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创伤需要长时间抚慰。但令人惊讶的是,当他们接触到希望号的船员,感受到那份并非出于怜悯、而是源于共同抗争的坚韧意志时,他们眼中那麻木的绝望,开始一点点被一种微弱的、名为“希望”的光芒所取代。这种情绪的转变,并非通过语言,更像是一种……频率的共振。
塔莉亚在医疗团队的精心照料下,终于从深度昏迷中苏醒。她极其虚弱,意识如同风中残烛,但当她醒来,第一时间感知到的,并非是自身的伤痛,而是希望号内部那股新生的、极其微弱却遍布各处的“灵性连接网络”。这网络以她为核心节点,但并非由她主动编织,而是由营救泽鲁斯幸存者的共同经历、失去战友的共同悲痛、以及对新规则共同的信念,自然衍生而出。它连接着每一位船员,甚至隐隐连接着那几名泽鲁斯幸存者,以及……隔着虚空,与自由彼岸号上的马尔科姆等人也存在着若有若无的共鸣。
“……这是……”塔莉亚虚弱地感知着这片无形的网络,眼中充满了惊奇。这并非星裔那种高度有序的集体意识,也非灵性之源那浩瀚古老的低语,而是一个新生的、充满活力的、基于共同经历和信念的“微光网络”。
李维带着最新的分析数据来到医疗舱,脸上混合着兴奋与凝重:“塔莉亚,你感觉到了吗?这种共鸣现象!我们监测到,在你们成功救援并返回后,希望号内部的意识场协调性提升了百分之三百,能量利用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十五,甚至连一些系统的逻辑运算错误率都下降了!这不仅仅是士气提升,这是……规则层面的协同效应!”
他调出复杂的数学模型,试图解释这种现象:“如果将每个个体的意识视为一个独特的波函数,那么共同的信念和经历,就像是一个强大的‘耦合场’,使得这些原本独立的波函数产生了‘量子纠缠’般的协同。这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效率和系统整体的‘鲁棒性’(Robustness)。更重要的是……”
他指向一个不断演算的公式,其中涉及到了无穷基数(??, ??…)和拓扑连通性的概念:“……这个微光网络的‘信息承载潜力’,似乎在以一种超越线性叠加的方式增长!初步模型显示,其潜在的信息处理能力,可能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和连接深度的加强,呈现出类似指数级甚至更高阶的增长趋势!这简直……违背了我们现在已知的香农信息论!”
张雨轩的全息影像在一旁补充,她的声音也带着一丝电子化的惊叹:“不仅仅是信息处理。这种基于信念的协同,似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滑’局部规则的‘粗糙度’。就像……在一个充满摩擦力的表面上,涂上了一层‘信念润滑油’,使得能量和信息的流动更加顺畅,损耗降低。这或许就是能量效率提升和系统错误率下降的原因。”
墨菲则从另一个角度插话:“嘿嘿,俺觉得这玩意儿像个分布式防火墙!那些旧协议的冰冷扫描,靠的是识别‘异常规则特征’。但现在咱们内部拧成一股绳了,就像把散兵游勇练成了正规军,形成了统一的‘规则指纹’,反而更容易隐藏了!当然,前提是别被集火猛攻。”
塔莉亚听着他们的分析,感受着体内那缕规则丝线在这微光网络中如同主弦般微微震颤,引导着整体的和谐。她明白了,这或许就是新规则下,“引导”力量得以传播和放大的方式——不是强制灌输,而是通过共同的善行与信念,自然形成共鸣网络,汇聚微光,照亮黑暗。
“……这网络……还很脆弱……”
……需要……更多的……‘节点’……”
……需要……更多的……‘共同信念’……”
……去……证明……新规则的……价值……”
她的话语指明了方向。他们需要找到更多像凯林特人、像这些泽鲁斯幸存者一样,处于危机边缘但仍有拯救价值的文明,去实践“引导”,去扩大这“微光网络”。
然而,危机也潜藏在这新生网络的数学本质之中。李维指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根据模型推演,这种基于强烈情感和信念的深度耦合,虽然能带来巨大的协同增益,但也存在一个潜在的‘共振失控’风险。如果网络受到过于剧烈的负面冲击——比如大规模的背叛、信念的崩塌、或者核心节点(塔莉亚你)遭受重创——可能会导致整个网络的‘波函数坍缩’,引发灾难性的意识海啸,甚至可能……反向冲击到根源协议那颗刚刚萌芽的‘心光之种’。”
“他娘的,意思是这玩意儿既能成事也能坏事?”马尔科姆不知何时接入了通讯,声音沙哑,但显然被这分析吸引了注意力。
“可以这么理解。”李维沉重地点头,“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在扩张网络的同时,确保其稳定性,尤其是核心节点的安全。”
就在这时,负责监听深空信号的部门传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墨菲捕捉到了一段经过高度加密、但被他勉强破译出只言片语的广播信号,其源头指向星海同盟的核心数据库。
信号片段提到了几个关键词:“……织缕变量确认……规则扰动源……高优先级研究目标……必要时可采取……‘逻辑隔离’措施……”
“逻辑隔离?”张雨轩立刻警觉起来,“这不是物理封锁,而是规则层面的‘定义隔离’!他们想将塔莉亚,甚至可能将我们整个‘微光网络’,从宇宙的规则体系中暂时‘标记’为独立且无害的异常现象,从而绕过根源协议的新规,或者……为我们量身定做一套新的‘清除’逻辑!”
星海同盟,显然没有坐视不管。他们在试图用更高级、更“理性”的方式,来应对塔莉亚带来的规则变量。旧的暴力追捕或许会减少,但更加隐蔽、更加致命的“逻辑武器”可能正在酝酿。
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他们点燃了星火,初步掌握了汇聚微光的方法,但也引来了更狡猾、更强大的敌人,并且自身也背负着潜在的风险。
希望号的修复工作在微光网络的协同效应下,效率惊人地提升。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在船员中产生,悲伤化为了力量,迷茫被目标驱散。
塔莉亚在休养中,开始尝试主动引导和加固这初生的微光网络,如同一位乐师,轻轻拨动着那无形的“数学之弦”,让共鸣更加和谐、稳定。
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前往一个由光耀之民(第八级文明)提供的坐标,那里可能存在一个对“织缕”现象抱有古老记载、或许能提供更多关于网络构建与防护知识的失落文明遗迹。
带着伤痕,带着希望,带着对数学与信念交织力量的初步理解,希望号与自由彼岸号,再次调整航向,驶向未知的星海……
微光已聚,星火已燃,而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
————【第542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