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雷泽归妹
《易经》视角下的现代性少数群体困境与文化重构——以艾滋病议题为切入点
一、艾滋病传播认知:科学与偏见的“奇妙碰撞”
(1)医学传播机制:数据的“任性舞蹈”
在当今社会,艾滋病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权威机构,通过大量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观察,言之凿凿地指出hIV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其中异性恋和同性恋群体都包含在内)以及母婴传播。这一科学论断是基于无数医学专家的心血和大量的临床数据得出的,是对hIV病毒传播规律的客观总结。
然而,在实际的数据呈现中,却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这些数据就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展现出了一种“任性舞蹈”的姿态。从全球范围来看,异性恋群体在艾滋病传播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0%,这表明异性恋群体也是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重要群体。但与此同时,在某些特定的地区,男男性行为群体的艾滋病感染率却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这种数据上的差异,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认为男男性行为群体与艾滋病之间存在着某种生物学上的必然联系。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感染率的差异更多地是由社会学因素所导致的。首先,在检测覆盖率方面,由于社会对男男性行为群体的关注度相对较高,相关的检测资源也更多地向这个群体倾斜,这使得该群体的检测覆盖率相对较高。相比之下,其他群体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如缺乏检测意识、检测资源不足等,导致检测覆盖率较低。这就意味着,男男性行为群体中被检测出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可能会相对较多,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实际感染率就一定比其他群体高。
其次,在性伴侣数量的统计方面,男男性行为群体的性伴侣数量相对更容易统计。这是因为这个群体的社交模式和性行为特点使得性伴侣关系相对更加明确和易于追踪。而其他群体,尤其是异性恋群体,由于性行为的隐蔽性和社交模式的复杂性,性伴侣数量的统计难度较大。因此,在数据统计上,男男性行为群体可能会因为更容易被统计而显得感染率较高,从而被拉出来“背锅”,这实在是比窦娥还冤。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以某个城市为例。在这个城市中,政府和社会组织针对男男性行为群体开展了大规模的艾滋病检测宣传和免费检测活动,检测覆盖率达到了80%。而对于异性恋群体,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和检测资源有限,检测覆盖率仅为30%。在这样的情况下,男男性行为群体中检测出的艾滋病感染人数自然会比异性恋群体多,但这并不能真实反映两个群体的实际感染情况。
(2)文化偏见:历史典故的“跑偏之旅”
文化偏见在人们对性少数群体的认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种偏见往往可以追溯到历史典故的错误解读和“跑偏之旅”。
《汉书·董贤传》里记载的“断袖之癖”的典故,原本是宫廷政治斗争的“小把戏”。在西汉时期,汉哀帝与董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有一次,汉哀帝醒来后发现衣袖被董贤压住,为了不吵醒董贤,他竟用剑割断了自己的衣袖。这一事件在当时的宫廷环境中,更多地是体现了汉哀帝对董贤的宠爱和特殊的情感关系,是宫廷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反映。然而,在后世的解读中,这个典故却逐渐被扭曲,成为了形容同性恋的代名词,性少数群体也因此受到了不公正的看待。
宋代《太平广记》里记载的“义气相得”的事儿,原本不过是当时文人阶层道德困境的写照。在宋代,社会文化环境复杂,文人之间的交往和情感表达有着独特的方式。一些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被记录下来,被描述为“义气相得”。但在现代,这些记载也被一些人错误地解读,与性少数群体联系在一起,成为了对性少数群体进行歧视和偏见的依据。
现代性少数群体在社会中面临着各种“施压”,而这些压力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工业文明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冲击。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传统的核心家庭结构逐渐解体。在过去,核心家庭结构紧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传统的道德监督机制也十分强大。家族中的长辈会对晚辈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监督,社会舆论也对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有着强大的约束力。然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圈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核心家庭结构变得松散,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不再像过去那样紧密,传统的道德监督机制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与所谓“自古以来道德约束强”的时代相比,现代社会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和独立,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挑战。但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道德的缺失,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一些人却将性少数群体的存在与道德败坏联系在一起,认为他们是传统家庭伦理受到冲击的罪魁祸首,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偏见。
例如,在一些传统观念较为浓厚的地区,性少数群体在出柜后往往会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他们可能会被家人排斥,被邻居指指点点,甚至在就业、教育等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文化偏见在作祟,是历史典故的错误解读和传统观念的顽固影响所导致的。
二、家庭伦理冲突:卦象里的“家庭闹剧”
(1)归妹卦:传统与性取向的“错位大剧”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其中的归妹卦,原本是说少女出嫁的情景。卦辞中警告失当婚配“征凶,无攸利”,意思是如果婚配不恰当,将会带来凶险和不利的结果。这一卦象在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婚姻关系的规范。
然而,当我们把归妹卦对应到男同性恋群体时,就出现了传统与性取向的“错位大剧”。在《周易》的卦象体系中,震卦代表长男,兑卦代表少女。传统的家庭结构通常是长男与少女结合,形成一种符合社会伦理和自然秩序的婚姻关系。但男同性恋群体的性取向决定了他们无法遵循这种传统的家庭结构模式,这就形成了传统家庭结构和性取向之间的大错位。
这种文化符号的转译,就像把好好的一幅画给扭曲了。原本归妹卦所表达的婚姻观念是建立在异性恋基础上的,而将其强行应用到男同性恋群体身上,就使得卦象的意义发生了扭曲。这种扭曲折射出当代家庭在价值传承和个体自主之间像拔河一样的紧张关系。
在当代社会,一方面,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承担着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使命。传统的家庭观念强调婚姻的稳定性和生育的重要性,希望子女能够遵循传统的婚姻模式,延续家族的血脉。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个体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人们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个人幸福。性少数群体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性取向选择伴侣,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和生活。
这种紧张关系在很多家庭中都有所体现。例如,一些男同性恋者在向家人出柜后,往往会引发家庭的激烈冲突。父母可能无法接受孩子的性取向,认为他们违背了家族的传统和社会的道德规范,会给家族带来耻辱。而孩子则希望父母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尊重自己的选择。这种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就是传统与性取向“错位大剧”的真实写照。
(2)离家出走:家庭矛盾的“卦象投影”
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发现,家庭排斥是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不被接纳和理解时,他们的内心会充满痛苦和无助。家庭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社会支持系统,如果这个系统“掉链子”了,孩子就会失去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选择离家出走。
在《周易》的卦象中,“父母发愁”的情景,其实就是传统家长制和现代个体意识这两个“冤家”碰撞的结果。传统家长制强调家长的权威和子女的顺从,家长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子女规划人生,包括婚姻、职业等方面。而现代个体意识则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子女希望能够自主地做出选择,追求自己的梦想。当这两种观念发生冲突时,家庭矛盾就会随之产生。
就像归妹卦初九爻“归妹以娣,跛能履”所描述的那样,非传统家庭结构的适应调整,就跟瘸着腿走路一样,艰难又滑稽。对于性少数群体来说,他们所处的非传统家庭结构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在家庭中,他们可能需要不断地向家人解释自己的性取向,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而家人也需要逐渐适应这种非传统的家庭结构,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态度。
例如,一个女同性恋者在向父母出柜后,父母一开始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和批评。女孩感到非常委屈和痛苦,她觉得自己在家庭中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选择了离家出走。在外面的生活中,她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如经济压力、社会歧视等。而她的父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痛苦和反思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尝试理解女儿的选择。最终,女孩在家人的支持下,重新回到了家庭,家庭关系也逐渐得到了修复。但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曲折,就像瘸着腿走路一样,每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三、生存策略:卦变里的“奇幻漂流”
(1)益卦:互助社群的“魔法城堡”
益卦是《周易》中的一卦,它强调“损上益下”的资源再分配理念。这种理念体现了一种互助和共享的精神,即通过减少上层的资源,来增加下层的利益,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女同性恋群体就像一群聪明的小精灵,她们在面对社会的压力和困境时,建立了互助社群。在这个社群中,巽卦象征木德生长,寓意着社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女同性恋者们在社群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了一个替代性的支持网络。
伦敦大学的研究表明,这个互助社群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通过对社群成员的跟踪调查发现,加入社群的成员抑郁指数降低了23%。这是因为在社群中,成员们可以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当她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社群中的其他成员会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鼓励。这种集体智慧的力量就像一场现实版的魔法秀,让成员们在困境中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例如,在一个女同性恋互助社群中,有一位成员因为出柜后遭到了家人的排斥,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之中。她觉得自己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社群中,其他成员得知了她的情况后,纷纷主动与她联系,倾听她的烦恼,给予她安慰和支持。有的成员还分享了自己类似的经历,告诉她如何走出困境。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成员逐渐走出了抑郁的阴影,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这个互助社群就像一座“魔法城堡”,为女同性恋群体提供了一个安全、温暖的避风港。在这里,她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个性,不用担心受到歧视和伤害。同时,社群也为成员们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她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2)旅卦:职场歧视的“暗黑陷阱”
旅卦在《周易》中警示“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意思是在旅途中如果行为猥琐、心胸狭隘,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这一卦象对应到性少数群体在职场的遭遇,就像是隐性歧视的“大黑洞”。
在职场中,性少数群体往往面临着各种形式的歧视。虽然表面上可能没有明显的歧视行为,但隐性歧视却无处不在。例如,在晋升机会方面,性少数群体可能会因为性取向而被排除在外。领导可能会认为他们不符合团队的文化氛围,或者担心他们的性取向会影响到客户关系,从而不给他们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
日本学者提出的“职场出柜指数”,很好地反映了性少数群体在职场中的困境。研究表明,完全出柜的性少数群体收入中位数比藏着掖着的高17%。这是因为完全出柜的人更加自信和坦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然而,他们被解雇的风险却增加了40%。这是因为一些雇主对性少数群体存在偏见和歧视,一旦得知员工的性取向,就可能会找各种理由将其解雇。
这就跟旅卦里“旅焚其次,丧其童仆”一样,充满了倒霉和无奈。性少数群体在职场中就像在旅途中遭遇了火灾,失去了自己的住所和仆人,陷入了困境。他们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隐藏自己的性取向,忍受着内心的痛苦和煎熬。
例如,有一位男同性恋者在一家公司工作多年,工作表现一直非常出色。但当他向同事出柜后,公司的氛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事们开始对他指指点点,领导也对他的态度变得冷淡。不久后,公司以业绩不达标为由将他解雇。这位男同性恋者感到非常委屈和无奈,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和业绩都没有问题,只是因为性取向而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这种职场歧视不仅给性少数群体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他们在工作中无法真正地展现自己,时刻担心自己的性取向会被曝光,从而受到歧视和排挤。这种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艺术救赎:卦象引领的“艺术狂欢”
(1)渐卦:艺术创作的“慢热舞步”
渐卦在《周易》中讲究“女归吉,利贞”的循序渐进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稳步前进,才能获得吉祥和有利的结果。
安迪·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系列作品就像个调皮的魔法师,用商业艺术把身份标签给拆得七零八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身份有着严格的定义和划分,不同的身份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而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身份观念,他通过重复绘制金宝汤罐头的形象,让人们意识到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被解构和重塑的。
就像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所描述的那样,这是一种美学变身。鸿鸟逐渐飞到陆地上,它的羽毛可以用来作为礼仪的装饰,寓意着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美感和价值。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也是如此,他的艺术表达在当时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纽约现代艺术馆的统计显示,LGbtq + 艺术家作品拍卖溢价率是普通作品的2.3倍。这一数据表明,LGbtq + 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在社会意义上搞了个大突破。他们通过艺术创作,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性少数群体的生活和权益。
例如,一位LGbtq + 艺术家创作了一幅以同性恋爱情为主题的油画。在这幅画中,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个男性之间深情相拥的场景,画面充满了温暖和爱意。这幅作品在拍卖会上引起了轰动,最终以高价成交。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的高超技艺,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同性恋爱情的美好和真挚,对社会的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艺术创作就像一场“慢热舞步”,它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积累和沉淀。LGbtq + 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逐渐打破了社会的偏见和歧视,为性少数群体争取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2)鼎卦:制度变革的“艺术号角”
鼎卦在《周易》中象征着“鼎耳革,其行塞”的制度变革。鼎是古代的重要器物,鼎耳的变革意味着整个鼎的使用和功能会发生变化,这寓意着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在2015年美国同性婚姻合法化进程中,艺术家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搞出了个《婚礼进行曲》装置艺术,像个大喇叭一样引发了公众的讨论。这个装置艺术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支持和呼吁,吸引了大量公众的关注。
这与卦辞“鼎黄耳金铉,利贞”的器物革新来了个隐喻大呼应。“鼎黄耳金铉”表示鼎的耳朵和铉都采用了珍贵的材料,这意味着鼎的品质和价值得到了提升,也寓意着制度的变革需要有高质量的推动和保障。而“利贞”则表示这种变革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
数据显示,艺术一介入,政策支持率提升了11%。这充分说明了文化生产对制度变革的催化作用,就像给生锈的机器加了强力润滑油一样。艺术作品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的思考,从而改变人们的观念和态度。当更多的人开始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时,政策的推动也就变得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