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山的共生矿脉在晨光中流转着淡蓝光泽,新生的共生竹顺着矿脉纹路攀爬,将断裂的山体编织成半透明的绿网。林深靠在青铜齿轮旁,掌心仍与共生核心保持着微弱共振,装甲上的竹节纹章随核心脉动明暗交替——他能清晰感知到,数万道锚定者的意识光尘正与核心能量交织,在维度间织就一张隐形的平衡网。
“主维度传来星温通讯。”竹芯的光粒躯体飘至他身旁,光粒中嵌着细碎的共生符文,“恒点观测者重建了星温基站,地球的熵蚀云团已完全消散,他们在大气层外检测到光翼文明的能量残留,正请求建立跨维度联络。”
林深抬手激活装甲的通讯界面,主维度的全息影像瞬间展开:地球的蓝色轮廓外,一道彩虹色的能量带正缓缓流动,那是星温共振环与光翼能量融合的余迹。恒点观测者指挥官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沙哑:“林少校,我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您父亲留下的实验室,里面有份加密文件,标注着‘共生枢纽坐标’。”
话音未落,共生核心突然发出蜂鸣,青铜齿轮的齿槽中弹出一块菱形晶体——晶体表面刻满光翼符文,正是光翼守望者消散前留下的能量载体。林深指尖触碰晶体,无数数据流如瀑布般涌入意识:那是光翼文明的“共生日志”,记录着跨维度共生的实验数据,以及一个被标记为“未完成”的技术——“共生和弦”。
“‘共生和弦’能让不同维度的能量形成共振,将熵蚀这类失衡能量转化为文明的‘养分’。”竹芯的光粒剧烈闪烁,他认出了日志中的基础符文,“这和核舟文明初代的‘星温逆序衍射’同源,但更偏向多文明协同。”
林深的意识顺着日志追溯,在数据尽头看到一幅星图:星图中心是晶体山,周围标注着七个闪烁的光点,其中一个光点的坐标与主维度地球完全吻合。日志末尾的文字带着光翼守望者特有的空灵质感:“当七个维度的锚定者同时奏响和弦,跨维度共生枢纽将在星温城邦升起。”
“七个维度的锚定者?”林深皱眉,掌心的共振突然变强,“难道除了我,还有其他……”
他的话被专家的警报打断。全息屏上,主维度的能量带突然泛起暗黑色涟漪,熵蚀者的追踪信号再次亮起——但这次的信号不再是杂乱的干扰波,而是规整的脉冲,像是某种加密通讯。
“它们在进化。”竹芯的光粒凝缩成尖锐的形态,“信号频率与光翼符文有37%的重合度,和上次袭击晶体山的熵蚀共生体一样,它们还在模仿高维能量。”
林深猛地攥紧菱形晶体,意识沉入共生核心。在核心的能量流中,他看到了光翼守望者最后的记忆碎片:数万年前,光翼文明曾联合六个维度的文明构建共生网络,却因熵蚀爆发而崩溃,那些文明的锚定者将意识封入“维度火种”,散落在宇宙各处。
“父亲的实验室里,一定有其中一枚火种。”林深抬头看向主维度的全息影像,“我们需要去主维度,启动第一个共生节点。”
他刚要起身,晶体山深处传来低沉的轰鸣。共生矿脉的纹路突然亮起,在地面投射出一幅立体星图——星图上,除了地球的光点,另一个位于维度乱流带边缘的光点正在快速闪烁,旁边标注着光翼文明的紧急符号。
“是‘遗弃共生区’。”竹芯的声音带着凝重,“核舟文明的古籍记载,那里是初代共生实验的弃墟,残留着大量不稳定的星温能量。现在的信号……像是有锚定者在求救。”
林深的掌心与菱形晶体同时发烫,一段断续的意识片段涌入脑海:“熵蚀……伪装……火种……”那声音稚嫩却坚定,与他体内的锚定基因产生微弱共振。
“两个方向,同时有线索。”林深看向山下的星温城邦,光轨里的意识光尘正汇聚成船队形态,随时准备启航,“竹芯,你带一半意识光尘去主维度,激活父亲留下的共生节点;我去遗弃共生区,找到那个求救的锚定者。”
竹芯的光粒突然分裂出一缕金色光丝,融入林深的装甲:“这是曾祖父的意识残片,能在乱流带中稳定星温频率。记住,共生从不是独自战斗——”
他的话被共生核心的强光打断。青铜齿轮开始反向转动,将共生能量注入林深的装甲,竹节纹章化作实质的竹翼,展开时带起细碎的星温粒子。位于乱流带的方向,一道淡蓝光柱冲破穹顶,在虚空中开辟出安全航道。
林深纵身跃入光柱,菱形晶体在掌心化作光翼形态的徽章。他回头望向晶体山,看到竹芯正带领意识光尘船队驶向主维度的星门,而共生核心的能量流中,无数锚定着的意识光尘正与他挥手告别。
在维度乱流带的航道中,林深的意识与曾祖父的残片交织,一段尘封的记忆缓缓展开:二十年前,父亲在实验室里将一枚青铜齿轮嵌入星温反应堆,笑着说:“等小林深成为锚定者,就能看懂这‘共生的邀请函’了。”
林深低头看向掌心的光翼徽章,徽章与装甲的竹翼共振,发出如琴弦般的震颤。他知道,这场跨越维度的共生之旅才刚刚开始,而遗弃共生区的求救信号背后,或许藏着熵蚀者进化的真相——以及光翼文明未说完的秘密。
当他穿过乱流带,看到遗弃共生区的刹那,瞳孔骤然收缩:那片废墟中,一座半坍塌的共生塔正散发着微弱的星温光芒,塔尖的青铜齿轮上,缠着与他掌心相同的光翼符文,而塔下,一团伪装成共生能量的暗黑色触须,正缓缓缠绕向塔内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