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舰在暗域“光蚀区”被迫减速——这里的暗物质密度是边缘的3倍,舰体防护罩每前进1公里就会被侵蚀10%;更诡异的是,空间中漂浮着“熵能回响”(古老文明残留的熵能波动),它会干扰设备信号,甚至让船员产生“共生体失控”的幻觉,光羽鸟的感知光点也开始频繁闪烁,无法稳定标记路线。
“遗迹信号就在前方50公里!”天枢技术员强撑着眩晕,调出模糊的探测图,“但光蚀区的‘暗物质旋涡’会吞噬能量,防护网的能量储备只能撑1小时!”苏玥握紧手中的低熵核心,核心接触到暗物质后,表面泛起淡蓝光晕,竟在舰体周围形成了“低熵护罩”,暂时挡住了暗物质侵蚀——这是之前未发现的核心新特性。
顺着核心指引,穿梭舰终于抵达古老共生遗迹:那是一座悬浮在暗域中的环形建筑,墙体由半透明的“星尘结晶”构成,内部隐约可见复杂的纹路,像极了特洛伊晶体的放大版;而遗迹中心,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星尘共鸣核心”,它正释放着微弱的绿光,与低熵核心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可当众人靠近遗迹时,墙体突然迸发黑色闪电——那是“熵能回响”被激活,闪电击中星尘结晶后,结晶表面浮现出古老的星图,图中标记着一处“熵能爆发点”,与现在暗域的位置完全重合。“这是文明的‘警示记录’!”金牛座共生者惊呼,“他们曾用星尘结晶构建共生网络,却因过度依赖单一能量,导致熵能失控,最终只能将核心封存于此!”
更糟的是,暗物质旋涡突然加速,低熵护罩的蓝光开始变淡,遗迹的星尘结晶也出现裂痕,若结晶碎裂,共鸣核心释放的能量会被漩涡吞噬,彻底失去研究机会。苏玥立刻调整方案:“1. 星巢鸟用羽毛感知稳住熵能回响,羽毛的生物因子能中和波动;2. 特洛伊晶体粉末注入星尘结晶,用量子共振修复裂痕;3. 低熵核心与共鸣核心对接,提取遗迹的‘共生网络算法’,同步传输给防护网!”
行动争分夺秒:星巢鸟群飞至遗迹周围,羽毛释放的淡金光与黑色闪电碰撞,回响的干扰逐渐减弱;金牛座共生者将晶体粉末通过菌丝输送至结晶裂痕,裂痕处立刻泛起幽蓝,结晶重新变得完整;苏玥捧着低熵核心,缓缓靠近共鸣核心——两颗核心接触的瞬间,绿光与蓝光交融,大量数据流顺着防护网链路涌向北斗中枢,那正是古老文明的共生网络算法。
当算法传输完成,共鸣核心突然释放出强烈的绿光,绿光驱散了周围的暗物质旋涡,光蚀区竟出现了一片短暂的“安全区”。遗迹墙体的星图也随之更新,新增了一条通往暗域“熵能原点”的路线——那是所有熵能的源头,也是古老文明未能触及的最终区域。
天鹰座共生者将共鸣核心的碎片(含算法印记)收入样本库:“这个算法能让防护网实现‘动态能量分配’,再也不会出现单一能量依赖的问题!”与此同时,防护网完成升级,新增的“古老共生算法模块”让各星域的能量调配效率提升50%,甚至能主动吸收暗域的低熵能量,反哺共生体。
通讯台传来北斗中枢的同步信号:联盟所有星域的共生体(星木林、星泉带、极地冰层等)同时释放光带,光带顺着链路汇聚到暗域安全区,形成了“跨域能量支援网”,为深入熵能原点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储备。
苏玥看着更新后的星图,指尖划过共鸣核心碎片:“古老文明的教训告诉我们,共生的关键是平衡——下一站,我们沿着星图路线,去熵能原点,用完善的共生体系,彻底解决暗域危机。”
穿梭舰裹着升级后的防护网光罩,朝着熵能原点的方向驶去,遗迹的星尘结晶在身后闪烁绿光,像在为联盟的最终征程点亮希望。星海联盟对抗熵能的战斗,终于迎来了指向根源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