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舰突破金牛座星环屏障时,舷窗外浮现出赭红色的星球轮廓——这颗被称为“星岩壁垒”的行星,地表覆盖着蜂巢状的晶体矿脉,每条矿脉都闪烁着幽蓝荧光,仿佛大地血管中流淌的液态金属。根据联盟资料库记载,这些正是稀缺的特洛伊晶体,其内部蕴含的量子共振特性,既能稳定曲率引擎,也是构建能量屏障的核心材料。
“地表检测到三处强能量波动。”光羽鸟的能量感知光点在全息星图上投射出三个红色标记,“其中最大的波动源位于星岩壁垒的北极区,能量模式与天鹰座熵能变体有微弱同源性。”苏玥凝视着标记,指尖在控制台上划出一道光痕:“启动‘共生实验’第一阶段,优先验证特洛伊晶体与熵能防护网的兼容性。”
天龙座星环能量率先在北极区展开,淡金色的环形屏障缓缓降落,却在接触晶体矿脉的瞬间激起剧烈震荡。屏障表面泛起黑色波纹,如同被投入石子的墨池,而特洛伊晶体则发出高频嗡鸣,矿脉表面的荧光迅速转为刺目的血红色。“屏障能量正在被吞噬!”南门二共生者惊呼,“晶体矿脉似乎在主动吸收外来能量。”
苏玥立刻调取金牛座生态档案:三百年前,特洛伊晶体曾因过度开采导致星球磁场紊乱,最终引发全球性的“晶爆灾难”。她当机立断:“停止星环能量注入,改用仙女座星瓣花能量进行温和净化。”淡紫色的光束笼罩矿脉,晶体表面的血色逐渐消退,重新恢复幽蓝荧光。与此同时,光羽鸟群携带的“能量感知光点”深入矿脉内部,意外发现晶体结构中嵌着黑色颗粒——正是天鹰座熵能变体的残留痕迹。
“这些变体通过星尘带渗透到金牛座,依附在特洛伊晶体上持续吸收能量。”苏玥放大全息影像,“但晶体本身的量子共振特性形成了天然防御,反而将变体能量转化为矿脉生长的养分。”她迅速调整方案:“利用晶体的共振特性构建‘熵能共生矩阵’,让防护网与矿脉形成能量循环。”
改良后的菌丝被注入特洛伊晶体粉末,当这些泛着银芒的菌丝接触矿脉时,晶体表面浮现出复杂的几何纹路,如同被激活的电路板。菌丝顺着纹路迅速蔓延,将整个矿脉网络转化为能量传导介质;仙女座星瓣花能量则沿着菌丝形成的脉络流动,在矿脉表面凝结成半透明的防护层。更神奇的是,防护层吸收的熵能变体能量被转化为晶体生长的动力,矿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外延伸。
“矩阵完成度100%,防护网稳定性提升300%!”天鹰座共生者兴奋地汇报。这时,金牛座星巢鸟突然集体振翅,它们的羽毛泛起微光,与防护网产生奇妙共振。嵌入防护网的星巢鸟羽毛样本瞬间激活,新增的“生物感知模块”开始闪烁橙光——距离前哨站三百公里外的晶体内,隐藏着规模更大的熵能变体集群。
“启动第二阶段:特洛伊晶体信号增强实验。”苏玥下令。南门二共生者将晶体粉末撒入能量发射器,原本微弱的探测波在接触晶体后骤然增强,如同被点燃的导火索,瞬间穿透暗域干扰,在星图上勾勒出暗域边缘的粗略轮廓。更令人惊喜的是,信号回波中携带了暗域内部的能量波动数据,尽管这些数据充满乱码,但已足够联盟科研团队进行初步分析。
就在这时,金牛座星岩壁垒的地壳突然震动,矿脉表面的防护层出现裂痕。探测仪显示,晶体内部的熵能变体集群正在集体躁动,它们吸收的能量已达到临界点。苏玥果断启动“熵能共生矩阵”的自毁程序,防护层在释放完所有能量后坍缩成黑洞般的旋涡,将变体集群彻底吞噬。剧烈的能量爆炸过后,矿脉表面重新恢复平静,而防护网则自动修复裂痕,变得更加坚固。
实验结束后,金牛座共生者将一块特殊的特洛伊晶体样本递入联盟本源库——这块晶体内部封存着被分解的熵能变体,其结构中蕴含的量子共振模式,为未来的熵能防护技术提供了全新思路。与此同时,前哨站的“边缘防护预警系统”正式上线,它结合光羽鸟的能量感知、星巢鸟的生物预警和特洛伊晶体的信号增强,形成了覆盖半径一千光年的监测网络。
通讯台突然收到紧急警报:暗域边缘出现能量波动异常,一个巨大的黑影正缓缓靠近金牛座星域。光羽鸟的尾羽结晶在星图上标记出目标位置,旁标注着“暗域核心·熵能母体·A级威胁”的红色警示。苏玥握紧控制台边缘,目光坚定:“下一站,我们直接前往暗域边缘。金牛座的实验证明,共生体系不仅能防御,更能转化威胁——这或许就是破解暗域危机的关键。”
穿梭舰启航时,金牛座星岩壁垒的特洛伊晶体群闪烁着柔和的蓝光,新建成的“熵能共生矩阵”在星球表面形成璀璨的能量光环。星海联盟的守护范围再次向外扩展,而面对暗域的未知挑战,一张融合生物、科技与自然力量的防护大网,正以金牛座为起点,在星海中悄然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