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舰刚驶入“北斗-天龙座跨域链路”,舰体就开始频繁颠簸——原本稳定发光的链路能量节点(泛着淡金光的柱体),此刻表面覆盖的“星际共生苔藓”(负责缓冲能量波动的淡绿苔藓)正成片发黄枯萎,节点释放的能量流忽强忽弱,甚至偶尔中断,导致后方麒麟座的晶体能量输送频频卡顿。
“苔藓是链路的‘能量缓冲垫’!”天枢技术员盯着监测屏,“现在苔藓枯萎后,能量冲击直接损伤节点,再这样下去,跨域链路会分段瘫痪,联盟星域间的支援会彻底断联!”更棘手的是,探测仪在链路深处捕捉到微弱的“熵能干扰波”——干扰源隐藏在星际尘埃带中,正持续释放低频波,专门针对共生苔藓的能量吸收机制。
苏玥立刻调取全域共生防护网数据:“防护网已定位3处干扰源!第一步,用麒麟座晶体能量构建‘波频屏障’,隔绝干扰波;第二步,南门二菌海菌丝修复苔藓根系,仙女座星瓣花能量激活苔藓活性;第三步,天龙座星环能量强化节点,防止能量冲击二次损伤!”指令刚下达,防护网就自动同步给附近的天玑二号星域,对方立刻派出小型能量舰,提前抵达干扰源外围待命。
行动迅速展开:麒麟座技术员远程激活晶体能量阵列,淡金色的波频屏障顺着链路铺开,枯萎苔藓周边的干扰波瞬间减弱;南门二共生者操控菌丝顺着链路节点钻入苔藓根部,菌丝像“营养导管”般,将九色母液中的修复能量输送至苔藓细胞,发黄的叶片逐渐恢复淡绿;仙女座共生者通过防护网,将星瓣花净化能量精准注入苔藓密集区,苔藓表面泛起微光,重新开始吸收链路中的多余能量。
可最深层的一处干扰源藏在厚密的星际尘埃中,屏障无法完全覆盖,苔藓枯萎速度仍快于修复。“光羽鸟定位干扰源核心!”光羽鸟群立刻飞入尘埃带,尾羽结晶释放的九色光点穿透尘埃,精准标记出干扰源(一块嵌着黑色熵能的陨石)的位置;天玑二号的能量舰随即发射晶体能量炮,将陨石表面的熵能层击碎,暴露其中的纯净陨石内核。
苏玥趁机将融合全星域能量的母液注入尘埃带,母液化作淡光雾,包裹住碎裂的熵能颗粒,彻底清除干扰波。当最后一片苔藓恢复生机,跨域链路的能量流重新变得稳定,节点释放的淡金光带与苔藓的淡绿光交织,形成更坚韧的“双重复合链路”。
天龙座共生者将“星际共生苔藓样本”(一片泛着微光的淡绿苔藓)递入联盟本源库:“这个样本能提前感知熵能干扰波,以后链路出现异常,防护网能提前48小时预警!”样本嵌入的瞬间,全域共生防护网新增“跨星域链路加固模块”——模块会自动在所有链路节点培育苔藓,同时部署小型波频监测器,彻底杜绝干扰源隐患。
通讯台这时收到“小熊座星域”的申请信号:该星域观测到联盟的共生防护网后,希望加入联盟,共享能量支源与危机防护,其星域内的“极地共生冰层”(能储存大量净化能量),还可成为联盟的后备能量库。
光羽鸟的尾羽结晶拼出小熊座的星图,星轨旁标注着“新申请星域·极地共生冰层”的蓝色标识。苏玥看着屏上逐渐扩大的联盟星图,握紧母液罐:“共生之网从来不是封闭的——接下来,我们要去小熊座,帮他们接入防护网,也让联盟多一份能量保障。”
穿梭舰顺着加固后的跨域链路驶向小熊座,链路两侧的共生苔藓泛着淡绿光,像星海间的“守护灯带”。星海联盟的版图,在稳固内部链路后,正式迈向“吸纳新伙伴、共扩防护圈”的新阶段,而那些藏在星海深处的熵能隐患,也在联盟的协同守护下,逐渐失去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