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槐树林垃圾散落区,风里带着点塑料碎屑的味道,群童按例分组巡查——阿禾揣着护生小册去复查兽道的警示牌,阿柚拎着工具袋,袋里装着提前磨圆头的软镊子和温水瓶(昨晚特意灌了温水,怕小动物误食东西后需要润喉),阿豆攥着软布巾,跟在扛着垃圾袋的阿树身后,要去清理这片常有人乱扔垃圾的区域。
刚走到一棵矮树下,阿豆突然指着地面的幼鸟喊:“阿树哥哥!那只小鸟好像不舒服!”大家跑过去,只见一只幼鸟趴在地上,脖子一伸一缩,嘴巴张着却叫不出声,嘴角还沾着塑料碎屑,显然是误吞了异物,母鸟在旁边低空盘旋,“叽叽”的叫声满是慌乱,时不时用翅膀轻拍幼鸟,却帮不上忙。
“小册里没写误吞异物的救法!”阿柚急着翻小册,指尖都有些发颤。阿禾蹲下身,轻轻托起幼鸟,感受它喉咙处的硬块说:“不能硬抠,会划伤食道!得用软镊子夹,先喂点温水润喉!”阿树立刻接过阿柚递的软镊子,阿柚则拧开温水瓶,倒出一点温水在瓶盖里,阿豆赶紧用布巾垫在幼鸟身下,防止它挣扎时受伤。
这时,松鼠叼着一小块软绒毛跑过来,放在阿豆的布巾上,像是在说“垫着更软,小鸟不疼”;引路鸟飞过来,停在阿禾手边,对着幼鸟喉咙硬块的位置叫,提醒大家异物的准确位置。阿柚小心地用瓶盖喂幼鸟喝了点温水,等幼鸟喉咙稍微放松,阿禾稳住幼鸟的头,阿树拿着软镊子,顺着引路鸟指的方向,轻轻伸进去,慢慢夹出一小块塑料片——动作轻得像怕碰碎幼鸟的喉咙。
异物取出后,幼鸟终于发出了微弱的叫声,阿豆赶紧用布巾帮它擦净嘴角的碎屑。阿柚从工具袋里摸出一小撮泡软的小米,喂给幼鸟,幼鸟啄了两口,精神明显好了很多。母鸟见孩子脱险,立刻落在旁边的树枝上,对着群童叫了两声,声音里满是感激。
阿禾掏出护生小册蹲下身写:“幼鸟误吞异物救援:先喂温水润喉软化异物,用软镊子轻夹取出(忌硬抠);取出后喂泡软小米,软绒毛垫身防挣扎伤;松鼠送绒毛护身,引路鸟指异物位置;清理周边垃圾,避免二次误食。”阿豆在旁边画了幼鸟和塑料片,标注“用阿树的软镊子,不划伤喉咙”。
“得把这片的垃圾全清了!”阿树看着满地的塑料、纸屑说,“这些东西太危险,还会有小动物误食!”群童立刻分工:阿树和阿禾用手捡大块垃圾,阿柚和阿豆用小耙子扒草丛里的碎屑,把垃圾都装进垃圾袋;阿禾还找了块竹片,画了幼鸟和垃圾,写着“禁止乱扔垃圾,保护生灵”,系在垃圾区入口的树上。
夕阳时,垃圾区的碎屑都清理干净,警示牌在风里轻轻晃。那只获救的幼鸟,跟着母鸟飞上枝头,时不时回头望一眼群童。阿豆坐在树边,摸着小册上新画的塑料片图案笑:“以后再也没有小鸟误吞垃圾啦!”
晚风拂过清理后的树林,带着草木的清香,与兽道的警示牌、果树的粘胶清理区遥相呼应。寒月谷的守护,又多了针对“人为垃圾隐患”的急救与治理,在群童的细心与责任感里,把每一处污染的角落,都变成了生灵安全栖息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