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叶上的晨露还没干,阿禾就举着片沾着泥的树叶跑过来,拽着小师弟的衣角喊:“小师兄!蚂蚁都爬到石头上啦,密密麻麻的!”
小师弟顺着阿禾指的方向看去——平日里藏在草丛里的蚁群,正排成黑线往高处的岩石爬,每只蚂蚁都叼着米粒大的食物。阿瑶突然想起护生小册里补记的“生灵预警”:“苏师姐说过,蚂蚁搬家要下雨!”话音刚落,几只灰纹引路鸟低低掠过头顶,翅膀几乎擦到槐树枝,叽叽的叫声比平时急促得多。
“是暴雨要来了!”小师弟立刻吹响哨子,清脆的哨声在槐树林里传开。大师兄扛着麻绳跑过来时,松鼠已经叼着片湿漉漉的树叶冲到他脚边,对着药田的方向不停晃尾巴——那里有刚搭好的新巢,还住着待产的母鸟。
众人立刻分工:大师兄带着二师姐加固树杈上的竹筐巢,用麻绳缠了三道,还在巢外罩了层油布(上次染蚕丝剩下的,能挡雨);小师弟和三师妹往低洼处的草丛撒干草,垫高小动物的藏身地;阿瑶举着丝囊在前面照路,冰蓝光扫过之处,受惊的兔子、刺猬都跟着往高处跑;阿禾则学着松鼠的样子,用小树枝把散落在地上的鸟蛋轻轻拨到树叶堆里,嘴里念叨着“别怕,我护着你们”。
林苏赶来时,正看见小鹿带着鹿群往槐树林深处的山洞走——那是谷里最干燥的避雨处。苏清寒递过一捆晒干的蒲公英:“把这个铺在山洞里,又软又防潮,生灵们住着暖和。”林砚则指着远处的溪流:“我去加固溪边的预警纹,要是溪水涨了,纹会亮金光,大家就知道往更高处挪。”
刚把最后一只刺猬抱进山洞,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阿瑶靠在洞口,看着外面的雨幕,突然发现丝囊的蓝光在轻轻晃——是之前救的那只小松鼠,正顶着片槐树叶,叼着颗野果往山洞跑,身后还跟着几只躲雨的小鸟。
“它冒着雨来送吃的!”阿瑶连忙接过野果,把松鼠揣进怀里暖着。小师弟笑着摸了摸松鼠的头:“上次我们救它,这次它帮我们报信,还想着给大家带吃的,这就是共生啊。”
雨下到正午时,山洞里已经聚满了生灵:母鸟在铺着蒲公英的竹筐里孵蛋,兔子和刺猬挤在干草堆里,小鹿舔着湿漉漉的绒毛,松鼠则蹲在阿禾手边,陪着他数鸟蛋。三师妹趁机在护生小册上补记:“暴雨前预警信号:蚁搬家、鸟低飞、松鼠叼湿叶;避雨首选槐树林山洞,需铺蒲公英防潮。”阿禾凑过去,在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雨滴。
傍晚雨停时,众人跟着松鼠去检查巢——所有巢都被油布和麻绳护得好好的,竹筐里的鸟蛋一颗没破,甚至有枚蛋轻轻动了动,像是要孵化了。溪边的预警纹还泛着淡金光,提醒大家溪水还没退。林砚看着护生小册上新添的内容,感慨道:“现在不只是我们护着生灵,它们也在帮我们守着寒月谷,这才是真正的‘共生无界’。”
夕阳穿透云层时,禁阁晒架上的护生小册被雨水洗得发亮,新添的字迹和图画在余晖里暖融融的。阿瑶抱着松鼠坐在槐树下,看着山洞里的生灵陆续出来活动,突然对小师弟说:“以后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我们都能和它们好好过日子了。”
小师弟点点头,掌心的蓝光与丝囊的光轻轻碰在一起。他知道,寒月谷的守护早已不是零散的举动——从生灵预警到众人协作,从幼童参与到经验传承,人与生灵早已织成一张密不可分的网,这张网藏在槐树叶里,躲在雨幕中,落在每一页护生小册上,成了寒月谷最安稳的日常,最长久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