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驶入废弃实验站星域时,舷窗外漂浮着数十座半损毁的金属舱体,淡黑色的熵能雾气从舱体裂缝中渗出,在星空里凝结成扭曲的絮状物。赵师兄的探测仪刚锁定信号源,屏幕就弹出警告:“前方三座实验舱存在‘意识熵化’反应!能量波动与暗物质实验站同源,但多了生物脑波的频率!”
林砚的共生核心突然震颤,投射出其中一座舱体的内部影像:舱壁上布满旧文明的实验记录,中央的培育槽里残留着淡紫色的粘稠液体,液体表面浮动着微弱的光影——那是被熵能绑定的意识残片,正随着熵雾的流动不断变形。“是‘熵能-意识共生实验’!”苏清寒盯着影像,“旧文明想让意识直接操控熵能,结果失控了,这些意识残片会主动吸附活性能量,一旦靠近飞船会触发系统紊乱!”
跨文明团队立刻分工:碎星文明的机械臂先切断实验舱的外部能量导管,防止熵雾扩散;茧族展开“意识隔离反熵膜”,在舱体周围形成屏障,阻断意识残片的吸附力;苏清寒放出搭载“意识疏导波”的雷磁蜂群,从舱体裂缝渗入,尝试安抚熵化意识;林砚则带着核心靠近信号最强的主实验舱,准备同步平衡场压制熵能。
刚靠近主实验舱,飞船突然剧烈摇晃,蜂群传回的画面里,培育槽中的意识残片凝聚成半透明的人影,发出刺耳的精神尖啸——赵师兄的仪器疯狂跳动:“它们在攻击蜂群!这些意识残片已经融合成‘熵化意识体’,把活物当成了能量宿主!”话音未落,三座实验舱突然同时亮起红光,舱体之间的熵雾形成能量链路,将飞船团团围住。
紧急时刻,林砚发现主实验舱顶端的“意识锚点发生器”仍在运转,只是表面覆盖着厚层熵垢。“锚点是关键!旧文明用它稳定意识,现在熵垢让它反向输出混乱信号!”他立刻让碎星文明的工程师携带“熵垢溶解剂”出舱,同时将共生核心调至“意识同步模式”,核心的紫光穿透舱壁,与锚点发生器产生微弱共鸣。
工程师刚清理完熵垢,发生器突然爆发出刺眼的白光,熵化意识体的尖啸瞬间减弱。苏清寒抓住时机,让蜂群释放高强度疏导波:“它们在恢复清醒!这些意识残片是旧文明的实验员,记忆还没完全消散!”蜂群传回的片段记忆显示,旧文明曾试图用意识锚点控制熵潮,却因实验员无法承受熵能负荷,导致意识与熵能绑定,最终关停了实验站,但未彻底销毁锚点。
就在主实验舱的熵能开始减弱时,赵师兄突然大喊:“所有实验舱是互联的!主锚点被激活后,其他舱体的意识体正在向这里聚集,能量强度要超过核心的压制极限了!”林砚立刻将核心贴在主锚点上,同时调用平衡中枢的远程能量支援:“用核心模拟旧文明的‘意识锚定程序’,把所有残片集中到主舱,再用反熵膜封存!”
茧族迅速将分散的隔离膜合并成巨型穹顶,将三座实验舱完全笼罩;碎星文明的机械臂向穹顶注入高浓度反熵能;苏清寒的蜂群则引导意识残片顺着能量链路流入主实验舱。当最后一缕意识残片被吸入培育槽,林砚启动核心的“意识固化”功能,淡紫色液体逐渐凝结成晶体,将意识残片稳定在其中——穹顶内的熵雾瞬间消散,探测仪恢复正常。
进入主实验舱后,林砚在控制台的残损硬盘中找到了关键日志:“熵潮源头并非单纯的能量紊乱,其核心存在‘高维意识扰动’,实验舱的意识锚点能短暂定位扰动源,但需‘归墟坐标’激活深层探测……”日志末尾附着一串星图坐标,与终焉之核投射的熵潮源头方向高度重合。
“归墟坐标!”赵师兄快速比对数据,“这坐标指向银河系边缘的‘时空褶皱区’,那里的维度壁垒最薄,很可能就是熵潮的真正起点!”碎星文明则在清理其他实验舱时,发现了旧文明遗留的“意识锚点发生器蓝图”——这种装置能优化共生核心的意识同步功能,可用于探测高维扰动。
所有实验舱被彻底关停,意识锚定晶体被妥善封存,旧文明的实验数据同步上传至平衡联盟数据库。林砚握紧共生核心,核心已成功吸收锚点的技术参数,意识同步精度提升了40%。“清理完隐患,终于能直面熵潮源头了!”苏清寒望着舷窗外的星图,“下一站就是归墟坐标,这次一定要揭开高维扰动的秘密!”
飞船朝着银河系边缘跃迁,控制台屏幕上,归墟坐标的光点正随着核心的波动微微闪烁——那是旧文明未完成的探索,也是跨文明联盟守护平衡的终极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