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抵达星涡文明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围绕“星涡”旋转的星环枢纽——枢纽由三层环形甲板组成,外层布满银色的“星涡能量捕捉板”,本应流淌着淡蓝反熵能,此刻却有近半捕捉板泛着刺眼的红光,枢纽中央的“能量核心柱”更是不断传出金属扭曲的声响。
星涡文明的首领带着工程师匆匆迎上:“枢纽靠捕捉星涡的反熵流运转,但最近星涡进入‘熵反熵交替期’,能量波动幅度是平时的3倍!老旧的捕捉板跟不上波动,开始出现熵能反流,再这样下去,核心柱会过载爆炸,甚至引爆星涡的不稳定能量!”
赵师兄立刻登上枢纽的控制舱,连接核心柱的数据库,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像波浪般剧烈起伏:“捕捉板的调节阈值还是10年前的参数!现在星涡的波动峰值超过阈值50%,必须重新编写调节程序,让捕捉板能实时适配波动!”但数据库的加密等级极高,赵师兄尝试破解时,控制舱突然断电——是熵能反流触发了应急保护。
苏清寒当机立断,放出雷磁蜂群:“蜂群带着晶簇碎片的能量,能临时给控制舱供电!另外分出一队,用碎星文明的‘金属修复剂’加固捕捉板,防止它彻底崩裂!”蜂群立刻行动,微型电极接入控制舱电路,淡蓝能量流重新点亮屏幕;另一队蜂群则背着修复剂,沿着枢纽外层飞行,在红光闪烁的捕捉板裂缝处精准喷洒,裂缝很快被银色凝胶覆盖。
林砚握着融合了星涡能量校准模块(星涡文明提前准备的适配装置)的共生核心,走到能量核心柱旁。核心刚贴近柱体,就与星涡的能量波动产生共鸣,投射出实时波动图谱:“核心能同步星涡的波动数据!赵师兄,我把数据传给你,你根据这个调整捕捉板的阈值!”
赵师兄接收到数据后,手指飞快敲击键盘,将捕捉板的调节阈值从“固定值”改为“动态跟随值”——当星涡反熵能增强时,阈值自动升高;熵能短暂抬头时,阈值降低并启动反熵缓冲。就在程序即将加载完成时,星涡突然爆发一股“熵暴脉冲”,枢纽外层的捕捉板瞬间红光满溢,核心柱的警报声尖锐刺耳:“脉冲能量超过预期!捕捉板要撑不住了!”
“我们来了!”通讯器里传来茧族和羽族的声音——茧族的反熵膜飞船立刻飞到枢纽外侧,展开巨大的膜罩,挡住脉冲的大部分能量;羽族的小型飞船则释放出原生反熵能量,像萤火虫般围绕捕捉板飞行,中和溢出的熵能。林砚趁机将核心的校准能量注入核心柱,与赵师兄的程序同步加载,当最后一块捕捉板的红光褪去、恢复淡蓝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危机解除后,星涡首领将“星涡能量同步器”送给三人:“有了这个,共生核心能直接从星涡获取稳定反熵能,以后应对波动危机更方便!”同时,平衡中枢传来通知:“各文明的反熵枢纽都已完成升级,邀请你们回中枢参加‘动态平衡协议修订会议’,制定长期应对扰动的方案!”
苏清寒看着星涡缓缓旋转的淡蓝能量流,笑着说:“从应对危机到制定规则,我们越来越像‘平衡管理员’了!”赵师兄调试着星涡能量同步器:“修订协议能让协作更高效,以后再遇到新扰动源,就不用临时协调了。”林砚握紧核心,核心与同步器融合,光芒更盛:“动态平衡不是一成不变,协议也需要跟着文明发展调整——这才是真正的永续守护。”
前方的星空中,通往平衡中枢的白光通道明亮展开,通道两侧,各文明的飞船正朝着同一方向汇聚——一场决定跨宇宙平衡未来的会议即将召开,也是他们平衡守护之旅的重要新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