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跃迁到未探宇宙膜区域时,舷窗外的星空骤然变成暗红色——下方的“熵隙星球”表面布满蜿蜒的黑色裂缝,正是新扰动源的核心,裂缝中不断涌出淡灰色的“熵能孢子”,像烟雾般飘向周围的星球,所到之处,反熵植物瞬间枯萎。赵师兄的探测仪疯狂跳动:“裂隙的熵值高达5熵\/J!孢子会快速复制,不出三天,周围五片星域都会被污染!”
林砚握紧融合了晶簇碎片与共鸣纹的共生核心,核心突然与裂隙产生共振,投射出裂隙的内部结构:“裂隙深处有个‘熵能核心’,是所有孢子的源头!而且……”他指着共振画面里的金属装置,“那里有旧文明的实验残骸,扰动源应该是旧文明‘熵能转化实验’的残留,实验失控后形成了永久裂隙!”
苏清寒立刻放出雷磁蜂群,分成两队:一队携带碎星文明的“孢子净化剂”,飞往附近被污染的星球;另一队组成“反熵屏障”,暂时挡住孢子扩散的路径。但裂隙涌出的孢子越来越多,屏障很快出现细小的缺口:“屏障撑不了多久!得尽快封印裂隙,光靠净化没用!”
此时,跨文明支援的信号接连传来:茧族的反熵膜飞船率先抵达,在熵隙星球外围展开巨大的膜罩,进一步拦截孢子;星环文明的“平衡调节舰”则对准裂隙,释放出稳定的反熵能量,减缓裂隙扩大的速度;碎星文明的净化机器人也降落在被污染星球,配合蜂群清理孢子。
“旧文明的实验残骸里有‘裂隙封印装置’!”赵师兄突然破解了残骸的残留数据,“需要用‘动态平衡能量’激活——反熵能量和无害熵能的比例要实时调整,因为裂隙的熵值一直在变!林砚,你的核心能和共鸣纹联动,刚好能实时校准比例!”
林砚立刻带着核心降落到裂隙边缘的实验残骸旁,将核心嵌入封印装置的接口。核心的紫光与共鸣纹的青光交织,随着裂隙熵值的波动,不断调整能量比例:当裂隙熵值升高时,增加0.2熵\/J的无害熵能;当熵值降低时,强化反熵能量。苏清寒则守在装置旁,用雷磁蜂群驱散靠近的高浓度孢子。
半小时后,封印装置终于启动,一道环形的平衡能量场顺着裂隙蔓延,逐渐将熵能核心包裹。当能量场完全闭合时,裂隙停止涌出孢子,表面的黑色纹路开始消退,周围的暗红色星空也慢慢恢复正常。赵师兄检查数据后松了口气:“裂隙被暂时封印了!但需要定期用核心校准能量,不然还会复发——我们可以在这设个长期观测站,让跨文明轮流值守!”
茧族使者提议:“附近被孢子污染的星球还需要修复,我们的反熵植物培育技术刚好能用上!”星环文明则主动承担观测站的建设:“我们的空间站技术成熟,一周就能建好!”林砚看着各文明忙碌的身影,突然明白预言里“动态共生”的含义——不是靠某一方守护,而是所有人根据危机变化,实时调整支援方式。
飞船准备离开熵隙星球时,林砚发现核心表面多了一道新的纹路——是裂隙封印装置留下的“熵能调节纹”,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动态熵危机,核心能更快校准能量。苏清寒笑着拍了拍核心:“这下对付新危机更顺手了!下次要是再遇到实验残留,我们就是‘旧文明锅铲队’!”
赵师兄调出下一个坐标——是被孢子污染最严重的“绿芽星球”:“先去帮绿芽星球恢复植被,然后再回平衡中枢汇报情况。”林砚点头,握紧核心:“每一次解决危机,都是一次平衡的实践。”前方的星空中,绿芽星球的轮廓在淡灰孢子中隐约可见,一场跨文明的星球修复行动,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