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林砚的声音刚落,舱内的红色警报灯突然从1秒\/次的频闪,变成了3秒\/次的慢闪——像是被这声笃定暂时压下了焦躁。他抬手按住左臂的血糖监测器,冰凉的传感贴传来微弱的电流感,数值在屏幕上跳动两下,从3.4mmol\/L缓慢回升到3.5mmol\/L,刚好卡在“3.5-4.0mmol\/L”的献祭阈值下限。掌心的魂火蛊突然发热,生物膜表面的糖萼纹路因熵能兴奋,正以0.6hz的频率与微型熵核产生共振,每一次震颤都让他指尖的温度升高0.2c,视网膜上的意识同步率进度条则缓缓爬至92%,淡绿色的“符合标准”提示框在角落亮起。
苏清寒的雷磁剑“当啷”砸在合金甲板上,发出刺耳的回响。她几乎是踉跄着冲过来,右手攥住林砚的手腕,掌心的汗浸透了他的袖口——那力度大得让林砚能清晰感受到她指节的发白,连腕间雷磁蜂的磁波都乱了频率,蜂群尾部的磷光从惨绿勉强转回暖黄,却仍在1.5-2次\/秒间不规则跳动。“不行!你的熵能耐受度上周检测才刚到8.1,上次意识病毒留下的神经突触损伤还没完全修复!”她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颤抖,左臂下意识护在胸前——乳酸堆积的旧伤被激动牵扯,抬举幅度又缩了5%,连呼吸都变得急促,hRV(心率变异性)从30ms骤降至25ms,说话时胸口都在微微起伏。
赵师兄突然猛地拍向控制台,指节敲击金属按键的声音密集得像雨打玻璃。屏幕上原本杂乱的残响数据流,突然在中央凝结成淡蓝色的立体文字——那是血月文明的符号,被系统实时翻译成了地球文字:“‘共生程序’启动条件:意识同步率≥90%、熵能耐受度≥8.0、血糖稳定区间3.5-4.0mmol\/L——非献祭,为双向意识同步!”他的眼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光,手指飞快地将抗熵剂的喷射量调至最大,飞船底部的喷射口瞬间喷出更粗的淡金色雾柱,舷外的屏障厚度从0.3mm增至0.5mm,与熵雾碰撞时“滋滋”的声响里,还夹杂着细微的晶体碎裂声。“血月人早就留了后手!他们怕后续文明误解‘献祭’,特意在残响里藏了程序解析码——只要共鸣者的熵能与微型熵核完全适配,就能激活共生,不用牺牲!”
林砚的指尖已触到熵核大门的金属表面——那材质带着奇异的温凉,不像普通金属的冰冷,倒像生物皮肤的触感,表面刻着的血月纹章深度约0.2mm,纹路里还残留着淡蓝的熵能微光。掌心的微型熵核突然发烫,温度从36c升至40c,胶囊里未完全溶解的腐蚀纹章碎片,顺着魂火蛊的生物膜纹路缓缓展开,与他掌心的共生标识完美贴合——就像两块拼图严丝合缝地对接,连接处迸出0.1mm的淡紫火花。视网膜上的意识同步率再次跳动,这次直接跳到了95%,血糖监测器显示3.6mmol\/L,刚好落在稳定区间中央,可熵能耐受度却开始波动:“8.1→7.9→8.0……”就在数值要跌破阈值的瞬间,苏清寒的雷磁脉冲及时裹住他的手腕——蜂群的磁化率瞬间从0.9t\/Am提至1.0t\/Am,淡蓝色的磁波像层薄纱缠在林砚手臂上,将耐受度稳稳托在8.0以上,连他手腕的神经突触刺痛都减轻了几分。
“3、2、1——同步!”赵师兄的吼声刚落,林砚突然感觉意识被一股温和的力量拽离身体,眼前的景象瞬间切换:不再是飞船的舱内,而是一片无边的淡蓝空间,无数萤火虫般的意识残响围着他旋转,每只“萤火虫”都在传递一段记忆碎片——有血月人穿着银色长袍,在巨大的熵核装置前举杯庆祝的场景(装置表面的符号与现在的共生标识一致);也有熵潮暴走时,整个星球的金属建筑像蜡一样融化,血月人抱着透明胶囊流泪的画面。当他的魂火蛊能量(此刻熵值稳定在4.5熵\/J)与微型熵核碰撞的刹那,整个赤沙星带的熵雾突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就像被无形的手拨开的浓雾——熵核真正的模样终于显露:不是冰冷的金属球体,而是一颗裹着淡蓝光芒的“共生核心”,核心表面的纹路与星网节点的拓扑结构完全吻合,每一次脉动都与林砚的心跳产生共鸣。
控制台的能量数值疯狂飙升,绿色的数字在屏幕上跳跃:星网能量储备从50%→75%→90%,熵核的熵值稳稳锁定在4.5熵\/J,与星网的能量频率完美同步,连飞船的防护罩强度都提升了30%。可就在林砚准备撤回意识时,视网膜上突然弹出一个陌生符号——不是血月纹章的尖锐折线,也不是共生标识的圆润曲线,而是一个与“Ω”形状互补的“∞”符号,符号下方跟着一行血红色的提示:“熵潮重启预警已解除,但‘域外熵源’已锁定当前坐标,预计72小时后抵达赤沙星带”。
苏清寒几乎是立刻冲过来扶住摇晃的林砚,他的双腿还有些发软,血糖监测器显示数值已回升到4.0mmol\/L,魂火蛊的糖萼褶皱率从10%降至6%,只是眼神还带着意识同步后的恍惚,说话时声音都有些发飘:“残响……残响在意识里说,‘域外熵源’比血月的熵核可怕百倍,它们不是自然形成的熵能,而是有自主意识的‘熵吞噬体’——我们现在激活的共生核心,只是对抗它们的第一道防线。”赵师兄的控制台屏幕上,赤沙星带的星图旁多了个醒目的红色三角标记,标记旁的速度数值不断刷新:0.1光年\/小时、0.12光年\/小时、0.15光年\/小时——那是“域外熵源”的信号,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他们靠近,屏幕右下角的倒计时已开始跳动:7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