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舟穿过虫洞时,时空枢纽的金属穹顶已在视野中展开——这座曾被孢子雾侵蚀的时空核心,此刻外壁的裂纹已愈合大半,只剩几缕极淡的暗能残影,像蛛网般贴在银灰色的舱壁上。林砚操控光舟缓缓降落在核心平台,刚踏出舱门,脚底就传来细微的震动:枢纽仍在自主修复,但核心深处的能量波动,还残留着始祖暗能的余温。
“先清理残留暗能。”苏清寒取出冰魄玉-暗晶融合体,此刻的融合体已不再是单纯的玉石形态,裂痕中的星图流转着金紫交织的光,触碰到空气时,表面泛起细密的能量涟漪。她踮脚将融合体举向枢纽核心——那是个悬浮在平台中央的透明球体,内部曾嵌着林母留下的青铜镜碎片,如今只剩空荡的能量槽。
当融合体嵌入槽位的瞬间,整个枢纽突然陷入短暂的寂静。下一秒,金紫色的光从核心炸开,顺着枢纽的能量管道蔓延至每个角落,舱壁上的暗能残影遇光即化,化作星尘般的光点飘散。林砚抬手触碰身边的控制台,屏幕瞬间亮起,星盘的界面上多了个“暗能阈值监测”的新模块,所有校准点的实时数据以数据流的形式滚动,红色的“预警线”清晰标注在每个坐标旁——只要暗能浓度超过阈值,枢纽就会自动向未来时空缓冲带发送信号。
“预警机制激活了。”苏清寒的声音带着一丝轻颤,她看着融合体表面的星图与枢纽能量共振,形成一圈圈扩散的光纹,“母亲当年没能完成的事,我们做到了。”林砚握住她的手,指腹触到她掌心细微的汗——这段跨越时空的守护,终于在此刻有了坚实的落点。
就在这时,星盘突然发出“嘀嘀”的轻响,屏幕角落弹出一个极小的信号窗口:不是已知的频率,而是与时空缓冲带同源的波动。苏清寒凑近细看,窗口里竟映出三百年后断桥的模糊画面:穿校服的少女正低头摸耳后,淡金色的莲花印记在阳光下闪了闪;男孩从口袋里掏出裂玉,玉佩的裂痕与此刻枢纽核心的星图完美重合,他对着手机屏幕皱眉,屏幕上“西湖底暗能异常:0.1%”的字样格外清晰。
“是时空共鸣。”林砚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看着画面里的少年少女并肩走向湖边,像极了当初的自己和苏清寒,“融合体不仅是预警器,还是信息通道——它在把现在的封印数据,同步给未来的‘我们’。”话音未落,信号窗口突然弹出一行小字,是未来男孩在手机上输入的:“玉佩在发烫,你耳后的印也亮了,是不是和西湖有关?”——字迹青涩,却让此刻的两人相视而笑。
离开枢纽前,林砚最后检查了一遍控制台,发现时陨星带、雾时海的坐标旁,都多了个小小的“稳定”标识,标识旁还缀着几缕细碎的光粒——那是此前他们修复过的星域发来的反馈信号,像远方的星辰在挥手。苏清寒靠在舱门边,望着枢纽穹顶逐渐亮起的金光,突然说:“不知道杭州城现在怎么样了,母亲当年应该很想护住这里吧。”
光舟抵达杭州上空时,答案铺展在他们眼前:西湖的金色薄膜已悄然延伸,像一层透明的光晕,笼罩着整座城市。地面上,市民们如常行走在街头,孩童在西湖边的草坪上追逐,没有人察觉头顶这层守护的光——只有湖边的老柳树,枝条上沾着几缕金芒,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回应时空深处的守护。
“去断桥看看吧。”林砚操控光舟低空掠过湖面,金色薄膜在船身下泛起涟漪,触到冰魄玉时,竟折射出三道重叠的光影:最外层是三百年前,林母抱着襁褓中的林砚,将半块古镜沉入湖底,耳坠上的并蒂莲耳钉闪着微光;中间层是此刻的他们,牵手站在船头,冰魄玉的星图映在湖面;最内层是三百年后,校服少年将裂玉贴向湖面,少女耳后的莲花印记与湖底雕像的光共鸣。
光舟停在断桥边,林砚和苏清寒踏上积雪未消的桥板。苏清寒弯腰摸向石缝里的并蒂莲耳钉,耳钉此刻已完全融入石面,只留下淡淡的莲花印记,与她后颈的印记遥相呼应。林砚看向湖底,透过清澈的水,能看见青铜祭坛上的雕像——他们的身影在金色薄膜下显得格外清晰,指尖的金光仍在缓慢跳动,像是在守护这个跨越三百年的约定。
“阶段性的使命完成了。”苏清寒轻声说,风吹起她的发丝,带着西湖的湿润气息,“接下来,就是等三百年后的‘我们’,接过这把钥匙。”林砚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小小的金属片,上面刻着冰魄玉的星图,“我把融合体的能量频率刻在了上面,埋在桥边的梧桐树下——未来的他们,总会找到的。”
两人并肩站在断桥尽头,望着湖面倒映的星河。光舟的尾迹在天空中渐渐淡去,冰魄玉的星图在林砚掌心缓缓转动,映出三百年前的坚守、此刻的守护,还有未来的希望。西湖的风轻轻吹过,带着时光的温柔,仿佛在说:这场跨越三百年的轮回,不是终点,而是守护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