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沿“共生维护航线”抵达霜脉宇宙时,舷窗外的雾能流比上次巡护时更显浓稠——霜脉族族长已在停泊点等候,周身裹着加厚的雾能护罩:“每年这个时候是‘浓雾季’,今年雾能密度比往年高,部分浅层监测节点灵敏度跟不上,局部雾区结了‘雾晶’,挡住了导航信号,族里的采集队都绕路走了!”
林砚激活第八枢核,共生核心瞬间与霜脉的雾能流共振,掌心浮现出淡蓝的雾能分布图:“不是熵乱,是节点的‘环境适配参数’没跟上浓雾季的变化,雾晶反射了信号,导致监测失灵——正好用上次岩脉的适配经验,这次再补个‘季节校准’!”
苏清寒早把“雾净孢子”升级成“敏雾孢子”——孢子内裹着霜脉族提供的“雾晶溶解液”,既能化掉雾晶,还能在节点表面形成“雾能感应膜”,提升灵敏度。“刚才已经和霜脉族的雾能学者确认过,孢子在浓雾里能存活更久,精准度没问题!”
德尔塔的技术小队搬出“季节校准仪”,连接霜脉的监测网:“把浓雾季的雾能密度、温度、结晶周期数据输进去,校准仪能自动生成节点的适配参数,以后到季节就自动调整,不用再手动改!”
分工围绕“季节适配”展开:
1. 林砚携枢核与霜脉族向导深入浓雾区,用共生核心标记结雾晶的节点,同步传递位置数据给苏清寒;
2. 苏清寒操控无人机,将敏雾孢子精准喷向雾晶,孢子化作淡蓝雾团,雾晶瞬间溶解,节点表面亮起薄蓝膜;
3. 德尔塔带领队员,给每个节点加装“季节传感器”,再导入校准参数,节点屏幕上的“浓雾季模式”自动亮起;
4. 雾脉守护者用自身雾能疏导局部过浓的雾流,防止新雾晶形成;光脉守护者释放弱蓝光,给节点的感应膜充能,提升信号强度;风脉守护者吹散节点周边的雾团,方便小队安装传感器。
不到一个时辰,结雾晶的节点全恢复正常,导航信号重新覆盖整个霜脉宇宙。霜脉族族长捧着凝结的“雾序晶”送给林砚:“这晶里记录了霜脉千年的浓雾季数据,能帮其他有季节波动的宇宙做校准!”通讯器里,星核族正好发来消息:“下次巡护我们这吧,星核能量快到‘活跃季’了,提前用你们的季节校准仪试试!”
林砚翻开“共生手册”,在“季节适配”章节添上霜脉的经验,又把雾序晶的数据同步给所有宇宙的监测网。德尔塔则更新了维护航线:“下一站光脉,再下一站星核,按季节顺序巡护,效率更高!”
当舰队驶离霜脉宇宙时,霜脉族用雾能编织出巨大的“雾之帆”,映着舰队的金光飘向远方——这不是紧急救援,而是像邻里间“帮着调个设备”的日常。林砚看着枢核上实时跳动的各族监测数据,突然觉得“共生常序”比终极胜利更温暖:不是每次都要对抗灾难,而是你帮我校准季节参数,我给你分享维护经验,在细碎的协作里,让整个共生网络稳稳地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