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舰队抵达theta宇宙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环绕星球的淡蓝色星环——那是theta特有的“星环共生体”,像一层柔软的能量膜,既保护星球,又与地下星脉实时交换能量。theta守护者迎上来时,语气带着焦虑:“我们的星脉和星环是‘双生系统’,之前试装简易监测器时,星环突然开始枯萎,星脉能量波动也变乱了——要是监测器和星环冲突,我们宁愿暂时放弃监测,也不能毁了星环!”
林砚走到星环下方的观测点,指尖触碰星环落下的微光,立刻感受到细微的能量排斥:“监测器的常规能量频率太‘硬’,星环共生体是柔性能量结构,就像用硬针戳软膜,肯定会受刺激。”苏清寒放出一缕火种能量,试着融入星环,淡蓝光晕瞬间柔和了些:“火种的能量是‘自适应’的,或许可以把监测器的能量源改成‘星脉-火种混合频率’,既不干扰星环,又能捕捉星脉数据。”
德尔塔立刻调出监测器的结构图:“改造不难,但需要先找到星环和星脉的‘共生接口’——只有在接口处安装,监测器才能同时适配两者。”theta守护者眼睛一亮:“星球两极有‘星环锚点’,那是星环和星脉连接的核心!但锚点周围的能量流很不稳定,靠近容易被能量卷走。”
分工迅速落地:1. 林砚带着探测仪去北极锚点,绘制能量流轨迹,找到安全安装区;2. 苏清寒和theta的技术人员一起,用星脉矿粉调整监测器的能量模块,混入火种能量核心;3. 德尔塔带领小队搭建临时能量屏障,护住锚点周围,为安装保驾护航。
林砚在北极锚点摸索时,突然遭遇能量乱流,探测仪险些脱手——她立刻激活第八枢核,金色光盾顺着能量流展开,才稳住身形:“锚点下方3米处有个能量缓冲带,这里的频率最温和,适合装监测器!”
另一边,苏清寒的改造也遇到难题:混合能量总在监测器里“打架”。她索性将火种能量压缩成细丝,缠绕在星脉矿粉制成的能量芯上:“这样火种能跟着星脉能量走,不会互相排斥!”当第一台改造后的监测器被德尔塔的小队送进锚点缓冲带时,星环的淡蓝光晕不仅没枯萎,反而泛起一层微光——屏幕上实时跳出星脉的能量数据,稳定又清晰。
可就在安装第二台时,南极锚点的星环突然出现一道裂痕,星脉能量骤降:“是锚点能量失衡了!得用星环母株的能量补!”theta守护者抱着一盆掌心大小、泛着金光的植物跑过来——那是星环母株的幼苗。苏清寒立刻将火种能量注入幼苗,林砚则引导幼苗的根须扎进锚点:“让母株和监测器同步吸收星脉能量,互相平衡!”
随着幼苗扎根,南极锚点的裂痕慢慢愈合,星环重新恢复完整。当两台监测器同时运行,theta的星脉-星环双生系统数据在舰队控制台清晰跳动时,theta守护者长舒一口气:“我们学会改造监测器了!以后其他锚点,我们自己就能装!”
林砚刚想点头,舰队的通讯器突然响起——是来自Iota宇宙的紧急信号:“我们的星脉里检测到陌生的‘暗能量丝’,它们在吞噬星脉能量,而且……正在向其他宇宙扩散!”
苏清寒和德尔塔对视一眼,立刻调整航线:“下一站,Iota宇宙。这次的暗能量丝,可能比熵能结晶更棘手。”舰队再次起航,theta星球的星环在身后闪烁,像一枚温柔的信号灯——那是“长效守护”的又一个印记,却也预示着新的挑战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