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的日头正烈,望台的铜铃突然急响——是护阵的白光亮了,有野熊闯到谷口,还撞歪了两块阵石,李叔带着人赶去时,野熊已经往灵田跑,传讯塔刚通知到一半,灵田的孩子就吓得往暖棚躲,乱成一团:“没个能统一管事儿的地方,险情来了各跑各的,太险了!”
苏清寒帮小竹整理聚贤阁的经验册,怀里的齿轮突然急颤,青铜光往谷东飘去,星核的白光追得快,在晒得发烫的土路上拖出淡红光带——光带停在座半塌的石阁前,阁门挂着断了的铜铃,里面堆着朽坏的木牌,刻着“急”“援”的残字。
“是旧应急阁!”王伯拎着应急铜锣赶来,手里攥着张卷边的图谱,“这阁以前专管险情!望台报险、护阵告警,都在这儿汇总,再派人事先备着灭火桶、赶兽叉,地震后阁顶塌了,木牌朽了,就没人统筹了,我还留着应急调度图谱呢!”
孩子们听说能“管险情”,立刻抱着自家的小水桶跑过来:“我们帮着搬灭火桶!让险情一来就有办法!”
走近了才看清,阁内应急符文石嵌在北墙石台里,裂着十字缝,表面蒙着尘,刻着的“应”字符文快被晒得褪色;木牌散在地上,有的断了角,上面的“援”“防”字只剩一半;星核的白光扫过石面,光带在缝里亮了亮——石中藏着“联动灵气”,能连望台、护阵、传讯塔。
“先修阁架,再炼灵气!”苏清寒把齿轮贴在符文石上,青铜光钻裂缝,尘灰簌簌掉,“应”字符文慢慢显红;阿水用星核白光托住断木,塌了的阁顶慢慢拼合,朽坏的木牌也立起来,牌上的字透出淡光。
“图谱能用上!”王伯展开应急图谱,上面画着险情应对:野闯用赶兽叉、失火用灭火桶、断水先开灵泉备用水,“以前险情来,照着图谱派活,一点不乱!”小竹掏出蓝光石板覆在符文石上,蓝光缠青铜光,符文石突然亮了——望台的紫光、护阵的白光、传讯塔的金光,全在石面上显了影,能实时看各点情况。
村民们立刻动手:男人们扛来新木加固阁架,还在阁内摆了应急架,上层放赶兽叉、灭火桶,下层堆着伤药、草绳;女人们把灵泉备用水装进水桶,摆到阁门口,又缝了些应急布袋,装着干粮;孩子们帮着擦木牌、挂铜锣,小豆子还在阁旁画了“指引纹”,让大家一有事就往这儿来。
傍晚时,应急阁突然亮红光——望台传讯:谷西草坡着火了!苏清寒立刻按图谱调度:李叔带男人们拿灭火桶去灭火,张婶带女人们在灵田边挡火,传讯塔响短铃通知大家远离,护阵关谷西入口防火势扩散。没半个时辰,火就灭了,灵田一点没伤着。
李叔擦着汗笑:“这下有谱了!险情来不用慌,照着阁里的调度来,又快又稳!”
苏清寒靠在应急架旁,指尖贴符文石,青铜光映出“应”字符文——林砚曾说“应字是兜底,险情来了有办法,共生才不怕意外”;黑娜轻语:“应急不是怕,是有准备,这才是共生的稳。”
夜色降临时,应急阁的淡红光连起所有设施的光,像层安心的护膜。村民们轮流在阁里值守,孩子们帮着检查应急物资,阿水记录调度数据——山谷的共生守护,又多了层“险情统筹、快速应对”的兜底保障,把意外都挡在了有序的准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