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残角静置于庭园核心,其上古拙扭曲的纹路在源点灰暗的天光下,更显深邃神秘。鹿笙盘坐于前,心神尽数沉浸其中,与《弈天筹》一同,日复一日地解析着这些仿佛承载着万古寂灭之秘的刻痕。
起初进展缓慢,那些纹路如同天书,每一道弧线、每一个转折都蕴含着远超她当前理解层次的法则真意。她只能凭借归墟同调(大成)的境界,以及寂灭令带来的同源感应,去细细体味那纹路中流淌的、属于最古老时代的寂灭韵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她对源点环境道韵吸收的日益加深,那层阻隔在她与石碑真意之间的薄纱,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弈天筹》的光辉稳定地笼罩着石碑,无数细小的推演符文如同星河流转,将那些残缺的纹路不断拆解、组合、模拟。渐渐地,一些基础的、构成那些复杂纹路的基本“笔画”或者说“符文单元”,被逐渐识别、理解。
这些基础符文单元,与现今流传的任何符文体系都迥然不同,它们更加贴近法则的本源,直指“终结”、“虚无”、“回归”等概念的核心。鹿笙发现,之前从那“摇篮”泄露信息中获取的“彼岸之钥”构造图的某些部分,其底层逻辑,正是由这些更为古老的基础符文单元演化、组合而成!
这就如同掌握了字母,便能尝试拼读单词一般。
当第一个基础符文单元被她成功解析、理解其代表的“静寂”含义时,仿佛连锁反应被触发,后续的解析速度陡然加快!
越来越多的符文单元被破译,它们相互勾连,开始构成具有一定意义的“词句”。那石碑残角上原本杂乱无章的纹路,在鹿笙的“眼”中,逐渐变得有序,仿佛一篇用寂灭文书写的、残缺的古老碑文。
《弈天筹》将解析出的信息不断汇总、重构:
「信息重构进度:39%」
「内容解析(部分):
……于终末之刻,见归路崩摧,星海泣血……吾等奉‘守护者’之遗志,燃尽残魂,铸此‘源点’为基,维系最后‘灯塔’不灭……
……‘钥’已碎,散于诸界,待缘法重聚……‘摇篮’非终,乃启程之碑……
……后来者,若持‘钥’至此,当知此地乃‘归墟之眼’,寂灭之心……循此心脉,可达……(信息缺失)」
……慎之,慎之,非彻悟寂灭真谛者,勿近‘眼核’……”
断断续续的信息碎片,却如同惊雷,在鹿笙心中炸响!
“归墟之眼”?“寂灭之心”?
这片源点,竟然是被称为“归墟之眼”的存在?是寂灭法则的“心脏”所在?!
“摇篮”并非最终目的地,而是一座“启程之碑”?要启程前往何处?
“钥”碎散诸界,需要重聚?而重聚之后,持之来到这“归墟之眼”,才能循着所谓的“心脉”,去往某个地方?
那“眼核”又是什么?为何警告非彻悟寂灭真谛者勿近?
信息依旧残缺,但透露出的内容,已彻底颠覆了鹿笙之前的认知!
星痕阁、幽冥船会他们争夺“摇篮”,恐怕根本不知道“摇篮”背后还连着“归墟之眼”,更不知道“摇篮”本身可能只是一个“中转站”或者“资格认证点”!他们争夺的,或许只是浮于表面的力量遗产,而真正关乎“归路”、“彼岸”的核心秘密,就藏在这“归墟之眼”中!
而她,阴差阳错,竟在“摇篮”的帮助下,直接来到了这最终的核心之地!
激动之余,那“非彻悟寂灭真谛者,勿近‘眼核’”的警告,也让她心生凛然。这“归墟之眼”绝非善地,潜藏着连留下石碑的古老存在都郑重告诫的危险。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那石碑残角。解析出的信息指明,需要“循此心脉”,而这“心脉”的线索,恐怕就隐藏在这石碑更完整的记载,或者对这片“归墟之眼”更深层次的探索之中。
目前解析出的信息,已经指明了方向,但也带来了更多的谜团与更高的要求——彻悟寂灭真谛。
鹿笙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路要一步一步走。既然知道了方向,那么当下最重要的,依旧是提升实力,加深对寂灭本源的领悟。
她将已解析出的基础符文单元牢牢记住,并开始尝试以自身灵力模拟、勾勒。每一个符文的成功复现,都让她对寂灭法则的感知清晰一分,庭园小世界的归墟意境也随之变得更加纯粹、深邃。
同时,她也开始更加有目的地探索庭园之外、那无形壁垒允许范围内的区域,希望能找到更多类似的石碑碎片,或者其它与“心脉”、“眼核”相关的线索。
寂灭源点的宁静之下,暗流涌动。鹿笙知道,她触摸到的,可能是一个远超想象的古老大局。而她这个意外的闯入者与持钥人,已然置身于这局中。
潜修未止,探秘启新程。于归墟之眼,窥见古前路,亦知前路艰。手中之钥,眼前之碑,指向那湮灭归途后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