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麋集边缘,陋巷茶寮。
茶汤寡淡,水汽氤氲,模糊了侯三脸上那份刻意堆砌的热切与眼底深藏的一丝焦躁。他第三次主动寻来,时机恰好卡在约定之日,这份“执着”本身,就让林轩(鹿笙)心中的警惕又提三分。
“林道友,三日已过,沉骨坡机缘不等人啊。”侯三搓着手,语气带着催促。
林轩放下粗陶茶杯,目光平静无波,仿若古井深潭。他并未接话,只是静静看着侯三,沉默带来的压力,让侯三额角微微见汗。此乃谈判技巧,逼对方先亮底牌。
半晌,林轩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侯道友,明人不说暗话。沉骨坡若真是古修洞府,岂会沉寂至今?万骨坑凶名在外,林某需要更实在的保障。”他精准地切入核心,质疑合作的真实性,将风险摆在明面。
“道友这是信不过我?”侯三强笑。
“非是不信,乃合作需坦诚。”林轩摇头,抛出深思熟虑的三问,“一,此图除你,还有谁知?二,沉骨坡具体险处何在?三,遇险如何应对,收益如何细分?” 这三个问题,直指信息垄断、风险认知和利益分配,既是试探,也是划定边界。
侯三眼珠微转,答得避重就轻:“图乃祖传,应无二家。风险嘛,无非低阶阴傀、地煞陷阱,以道友修为,不足为惧。遇险自当互助,收益五五平分,发现宝物各取所需。”
林轩心中冷笑,面上却适时露出一丝“被说服”的沉吟,继而提出反制条件:“既如此,林某也有两求。一,立简易灵契,约法三章,互不加害。二,此行由林某主导,侯兄负责引路辨识。” 灵契为绳,主导权为缰,意在将不可控因素降至最低。
侯三脸上闪过挣扎,但瞥见林轩筑基九层的气度,想到可能存在的机缘,终是咬牙应下:“好!”
当下,双方以神识烙印立下灵契,约定基本互助条款。微弱约束即成,侯三急问动身之时。
“不急。”林轩摆手,气定神闲,“万骨坑阴煞潮汐有律,需择其平缓时。三日后子时,北门外枯槐树下汇合。侯兄可备些寻常辟邪之物,以备不测。” 他故意延后三日,既显谨慎,也为自身留足布局余裕,子时阴盛,亦合其利用极端环境之习惯。
侯三记下匆匆离去。望着其背影,林轩眼中平静化为深邃冰潭。他根本未全然信这侯三,此次合作,实为 “将计就计” 之策。侯三欲拿他当探路石,他便借此“残图”与“情报”,亲赴万骨坑外围,一则验证地脉是否因青玄宗之变而生异动,二则窥探侯三及其背后是否另有乾坤。
然而,就在侯三离去不久,静室之内,林轩启动了冷却完毕的“衍卦符”。精血点落,清辉流转,卦象直映心神:
“泽中有火,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东北晦明,西南血光。静观其变,动必雷霆。”
“革”卦! 泽火相激,主大变将至!卦象昭示,青玄宗之乱非比寻常,乃秩序颠覆之兆(革故鼎新),凶险中蕴藏着巨大机遇(元亨利贞),但必须等待最佳时机(己日),且行事需合正道(贞)。东北方向(青玄宗)局势晦暗难明,而西南(万骨坑)则直显“血光”大凶之兆!策略明确:暂宜静观,待时机成熟,则需动若雷霆!
“西南血光……沉骨坡之行,果真险地。”鹿笙深吸一口气,压下因卦象印证而起的凛然。但“东北革局”的机遇,与侯三这条意外牵出的、位于万骨坑东北边缘的“沉骨坡”线索,隐隐形成了一种微妙关联。这或许正是“危”中藏“机”的体现?
“此行目的需调整。”她瞬间决断,“首要目标非寻宝,而是借侯三之‘桥’,实地勘察万骨坑东北边缘在‘革’局下的真实状况,并摸清侯三底细。若事不可为,凭借灵契约束与提前准备,脱身应当不难。”
心念既定,她立刻行动。再次检查“煞髓护心丹”与“隐寂符”,又赶制数张一次性的“警示符”、“迷雾符”。同时,《弈天筹》全力推演新方案:基于“血光”警示,重点模拟遭遇远超预期的凶险(如强大阴煞、或其他埋伏)时的撤退路线与反制手段;基于“革”卦,思考如何利用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
三日后,子夜。月隐星稀,寒风萧瑟。
枯槐树下,侯三早已等候,身旁果不其然多了一人——个身形瘦小、眼神飘忽的练气修士。
“林道友,这位王道友精于匿迹,特请来相助。”侯三介绍道。
林轩目光扫过,心中了然,这便是对方的后手。他面色如常,淡淡点头:“人多也好,照应周全。出发。” 棋局已启,棋子入场。他这执棋者,需引导棋局走向,而非被棋子所困。
三人身影悄无声息地没入夜色,向着沉骨坡方向潜行。林轩神识高度集中,不仅留意四周环境,更时刻关注着侯三与那王姓修士的细微举动。《弈天筹》于识海中默默运转,计算着每一步的吉凶概率。
今夜之行,是凶是吉?是落入陷阱,还是窥得“革”局先机?潜龙之行,始于足下,每一步都关乎能否在这“泽火革”之大变局中,寻得那“豹变”腾飞之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