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门大比的气氛如同逐渐升温的炉火,灼烧着青玄门外门数千弟子的心。演练场上日夜喧嚣,坊市中人流如织,连带着藏经阁的人也比平日多了几分。在这片日益沸腾的景象中,废旧材料堆放点却依然是那个被遗忘的角落,死气沉沉。
石历(鹿笙)的生活轨迹依旧规律得近乎刻板。清晨前往堆放点处理废料,午后至藏经阁杂书区整理打扫,夜晚则回到小屋“刻苦”修炼那进展缓慢的《锐金诀》和练习制符。在外人看来,这个资质驽钝的散修,似乎完全不受大比热潮的影响,或者说,他有自知之明,深知那等盛事与自己无缘。
然而,在这极致的低调之下,变化正在细微处发生。
这一日,鹿笙在清理一批符箓堂送来的废弃符纸和凝结的朱砂残渣时,动作微微一顿。她指尖拂过几张因灵力勾勒失败而灵气全无、结构却意外呈现出某种奇异扭曲轨迹的废符,识海中《弈天筹》自然推演,竟与那卷无名脉络图中几个偏僻络脉的走向隐隐契合。
“符箓……亦是能量轨迹的显化。”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掠过。她之前制符,多是为了维持“石历”的人设,以及练习对灵力的微操。但此刻,她意识到,符道或许能与她正在构建的五行内循环体系相结合。
寻常符箓,引动外界天地灵气。而她,是否可以尝试绘制一种“内符”?以自身五脏五行之气为墨,以经脉为纸,勾勒出强化内循环、甚至辅助施展特定能力的“体内符阵”?
这个想法极为大胆,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但《弈天筹》的推演能力给了她尝试的底气。她没有立刻实践,而是开始更加有目的地收集那些绘制失败、但结构奇特的废符,以及符箓堂丢弃的一些关于基础符纹理论的残破笔记。在杂书区整理时,也格外留意那些涉及上古符纹、巫祝祷文等非主流能量运用方式的只言片语。
数日积累与推演,她决定进行一次小心翼翼的尝试。目标并非攻击或防御,而是最简单的——“聚灵”,但非聚集外界灵气,而是引导、加速体内五行循环自身产生的能量流转。
夜深人静,她以指代笔,引动一丝微弱的心火之气(源于黑莲,兼具毁灭与转化之性)为“火墨”,以肾阴之水气(蕴含金行真水)为调和,小心翼翼地在掌心劳宫穴附近的一条细微络脉中,按照推演出的最佳轨迹,缓缓“绘制”。
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内力凝而不发,还需精准控制轨迹,对神识的消耗极大。数次失败,气息险些岔道,都被她以强大的控制力强行导正。直到天际微明,一个结构简单却内蕴玄奥的微小“符纹”终于在她掌心络脉中初步成型。
她心念微动,尝试激发。
嗡!
掌心微微一热,体内原本缓缓自行运转的五行循环,速度陡然加快了近一成!虽然持续时间仅有短短三息,那内符便因结构不稳而消散,但效果却真实不虚!
“成功了!”鹿笙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这证明她的思路可行!内符之道,虽前路漫漫,却无疑是一条潜力无穷的蹊径,能极大增强她对自身力量的掌控和运用效率。
就在她沉浸于新收获的喜悦时,外界的风波却悄然临近。
这日,她在藏经阁整理时,隐约听到两名低阶弟子议论,说刑堂似乎在暗中排查一批近期流入坊市的、来路不明的修炼资源,似与之前西山矿洞的旧案有关。鹿笙心中微凛,立刻联想到自己之前处理掉的钱枫储物袋和那份篡改过的《庚金诀》。虽然她自认手脚干净,但刑堂显然并未完全放弃线索。
几乎是同时,《弈天筹》传来预警,一股隐蔽的探查神识再次扫过堆放点区域,比之前更加仔细,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树欲静而风不止……”鹿笙暗道。她必须尽快将自己从可能的嫌疑中彻底摘出去。
次日,她“偶然”在与一位负责废料登记的执事闲聊时,提起自己前段时间整理废料,好像看到过几块带着陈旧血迹、式样古怪的金属碎片,当时觉得晦气,就随手扔进废弃金属堆里准备统一处理了。她描述得含糊,却恰好与钱枫可能使用的法器特征有几分模糊的吻合。
这番“无心之语”,很快通过那执事传到了刑堂耳中。当刑堂弟子赶到堆放点,在那堆积如山的废弃金属中艰难翻找时,石历(鹿笙)正远远地躲在一边,脸上带着底层杂役特有的、对官差事务的敬畏与茫然。
他成功地又抛出了一个烟雾弹,将调查者的视线引向了那片真正如同大海捞针的废弃金属海洋。而他自己,则继续扮演着那个与这一切毫无瓜葛的、卑微的散修。
当晚,小屋之内。鹿笙指尖再次凝聚五行之气,尝试绘制更复杂一些的“内符”。窗外,宗门大比的预热活动已经开始,演武场方向传来隐隐的欢呼声。
热闹是他们的,她自有她的天地。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微末处见真章。宗门大比是台前的争锋,而她,正在幕后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更为隐秘和强大的力量网络。那一闪而逝的内符微光,或许将照亮一条截然不同的修行之路。潜龙之隐,在于藏锋,更在于育势。当体内符阵大成之日,或许便是她石破天惊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