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初,腊戌前线,中国驻印军第一集团军总指挥部。
腊戌战役已进入决定性阶段,中国驻印军各部如同收紧的铁钳,从多个方向不断挤压着日军的生存空间。在新一军于城北、东北方向连续攻克南道、芒般等据点,兵锋直指腊戌城垣之际,集团军总司令李锦审时度势,决定再出一记重拳,进一步撕裂日军的防线。
他的目光落在了地图上腊戌西北方向,一个名为纳秀(Naxiu)的区域。此地虽非核心主阵地,但地势关键,若能攻克,既可与新一军在城北的攻势形成犄角之势,又能威胁腊戌守军的西北侧翼,甚至可能切断其与更西部残敌的联系。
“新一军在正面打得很好,压力已经给足。现在,需要在日军的软肋上,再捅一刀。”李锦指着纳秀,对身旁的新二军军长沈德威说道。“沈军长,你的部队素以防守坚韧着称,但攻坚拔点,同样需要‘磐石’般的意志和力量!”
沈德威胸膛一挺,声音洪亮:“总司令,我新二军攻守兼备!请下令!”
“好!”李锦命令道,“着你部,立即抽调有力之一部,从新一军右翼(西侧)展开,向纳秀地区发起进攻!务必攻克该地,与我新一军形成协同夹击之势,进一步动摇腊戌守敌的防御体系!”
“是!我立刻让105师316团上,配属师属炮兵一个营及工兵部队!”沈德威雷厉风行。
李锦随即转向集团军参谋长陈瑜及各直属部队指挥官:“此次攻势,并非孤军作战。集团军直属部队,需全力配合各战线!”
“炮兵司令部,周振邦将军!”
“到!”
“统筹火力,既要保障新一军主攻方向,也要有效支援新二军对纳秀的进攻,形成交叉火力覆盖,让日军首尾难顾!”
“是!”
“工兵司令部,刘毅将军!”
“到!”
“确保各进攻轴线道路畅通,舟桥部队随时待命,保障部队机动和后勤补给!”
“明白!”
“通信与电子战司令部,林修远将军!”
“到!”
“保持全域通信畅通,加强对日军通信的侦听与干扰,尤其注意其指挥部与纳秀等外围据点间的联系!”
“是!”
“后勤、卫生、防空等部门,按预定方案,全力保障前线所需!”
“是!”众直属部队指挥官齐声领命。
一张以纳秀为新的发力点,协同整个腊戌战场的更大进攻网络,迅速铺开。
新二军105师316团,代号“虎贲团”,以其防守稳固、作风顽强而闻名。接到进攻纳秀的命令后,全团官兵斗志昂扬,决心在进攻战中同样打出“虎贲”的威名。
团长(上校,石国栋)深知纳秀日军必依托地利固守。他派出多个侦察小组,仔细摸清了纳秀的地形和日军布防情况。纳秀主要由一片连绵的丘陵和山坳中的一个小村落组成,日军约一个大队(可能不满编)利用丘陵制高点和村落房屋,构筑了层层阵地。
石团长制定了“中央突破,两翼卷击”的战术:
主攻: 一营配属团属迫击炮连、一个工兵排,沿相对平缓的中央谷地向纳秀村及核心高地突击。
左翼: 二营负责清剿左侧山脊线的日军警戒阵地,并掩护主攻营侧翼。
右翼: 三营负责迂回至右侧高地侧后,切断日军退路并阻援。
师属炮兵营提供全程火力支援。
攻击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开始。师属炮兵营的105mm榴弹炮和团属迫击炮,将纳秀高地炸得烟尘滚滚。
一营在主攻方向发起了冲击。日军抵抗异常顽强,机枪火力从精心伪装的火力点中喷射而出,掷弹筒和迫击炮弹也不断落下。
“火力掩护!爆破组上!”
“火箭筒!敲掉那个碉堡!”
战斗从一开始就极为惨烈。一营士兵们迎着弹雨前进,用手中的武器向日军阵地倾泻火力。工兵在枪林弹雨中奋力排雷,用爆破筒炸开铁丝网。日军往往战斗到最后一刻,宁死不降,给进攻部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左翼二营的战斗同样激烈,他们在山林间与日军反复争夺每一个山头。右翼三营的迂回也遭遇了日军的层层阻击,进展缓慢。
石国栋团长在前沿指挥所密切关注战局,不断调整部署,呼叫炮火支援,重点打击新发现的日军火力点和预备队位置。集团军直属炮兵的火力也适时加入,对纳秀纵深目标进行压制。
关键时刻,火焰喷射器再次成为打破僵局的利器。在攻击一处依托岩洞和坚固民居的核心阵地时,一营的喷火兵在战友掩护下,抵近喷射,炽热的火龙将日军据守的工事化为炼狱,终于打开了突破口。
在“虎贲团”浴血奋战的同时,集团军直属部队也在各自的战线上默默支撑着全局。
炮兵司令部: 周振邦中将坐镇中央,协调着上百门火炮的怒吼。反炮兵雷达单位成功捕捉到日军一个隐蔽的炮兵阵地开火,立刻招致毁灭性的覆盖打击。炮弹不仅落在纳秀,也持续落在腊戌城北新一军当面的日军阵地上,让日军无法判断主攻方向。
工兵司令部: 刘毅中将指挥的工兵部队,不仅是修路架桥的能手,更是布雷排雷的专家。他们保障了通往纳秀进攻出发阵地的道路畅通,并在新二军侧翼布设了防御性地雷场,防止日军小股部队袭扰。
通信与电子战司令部: 林修远中将领导的电子战部队,如同无形的帷幕,笼罩着战场。他们对日军指挥通信频道进行着持续干扰和监听,不仅迟滞了日军命令传递,还偶尔模仿日军上级口吻,向纳秀守军下达错误的指令,加剧了其混乱。确保己方通信畅通的同时,也在不断破译着日军的往来电文,为前线指挥官提供了宝贵情报。
后勤与卫生司令部: 庞大的后勤车队日夜不停,将弹药、食品、药品运抵前线。野战医院里,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地抢救着从各战线送下来的伤员,无论是新一军、新二军还是直属部队的弟兄,都得到了竭尽全力的救治。
防空部队: 尽管日军空军已难成规模,但防空部队依旧警惕地监视着天空,高射炮和机枪阵地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空中威胁,保障着地面部队的头顶安全。
在“虎贲团”官兵的英勇奋战和集团军直属部队的有力支援下,纳秀之战的天平逐渐倾向中国军队。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争夺,316团最终攻克了纳秀核心高地及村落,歼灭日军大部,残敌向腊戌城区方向溃退。
石国栋团长向军部报告:“我团已攻克纳秀,毙伤俘敌二百余人,缴获一批军械物资。我部正巩固阵地,清扫战场。”
纳秀的易手,意味着腊戌西北方向的门户被打开,新二军的兵锋首次直接威胁到腊戌城防的侧翼。这与新一军在城北、东北方向的持续压力相互呼应,使得腊戌守敌陷入了真正的三面受敌的困境,合围之势更为严密。
李锦在指挥部收到捷报,满意地对参谋长陈瑜说:“新二军这一拳打得好!直属部队的配合也到位了!现在,腊戌城内的敌人,该感到真正的窒息了。命令各部,巩固既得阵地,加强侦察,准备对腊戌城区发起最后的总攻!”
纳秀之战,虽是一场师团级别的外围战斗,却充分展现了中国驻印军高效的多军种协同、现代化的诸兵种合成作战能力。从正面强攻到侧翼突击,从炮兵覆盖到电子压制,从后勤保障到医疗救护,这支军队已然脱胎换骨,成为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铁拳,即将给予缅北日寇最后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