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下旬 ,八莫前线,中国驻印军第一集团军前进指挥部
八莫城已被中国驻印军团团围困,攻城战正激烈进行。城内日军第56师团残部在师团长松山佑三的督战下,依托坚固工事和城内建筑负隅顽抗,做困兽之斗。然而,围城并非简单的四面合围,确保围城部队侧翼安全,彻底孤立城内之敌,同样至关重要。
集团军总司令李锦的目光并未仅仅停留在硝烟弥漫的八莫城墙。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八莫以北,沿着密支那-八莫公路(简称密八公路)向南滑动,最终停留在莫马克(mogok,位于八莫以北)至庙堤(mytikyina)之间的广袤区域。这片位于公路以东的丘陵林地,星罗棋布地散布着十数个日军小型据点。
“八莫城内的鬼子还在做梦,指望这些外围据点能给他们提供策应,甚至幻想通过这些据点维持一条脆弱的补给线或退路。”
李锦的声音冷静而带着一丝嘲讽,他用指挥棒敲打着地图上公路以东的区域,“这些钉子,虽然不大,但就像鞋里的沙子,不拔掉,走路总是不舒服。现在,是时候彻底清理干净了。”
指挥部内,众将领神情肃然。
“情报显示,”参谋长陈瑜补充道,“这些据点大多由日军第56师团后勤单位、溃兵、以及少量宪兵和伪军混合驻守,兵力从一个小队到一个中队不等。他们依托山林、村落废墟构筑了野战工事,主要任务是监视公路以东我军动向,袭扰我运输线,并在必要时为八莫城内提供有限支援或传递信息。”
李锦点头,目光扫向麾下将领,命令清晰而果断:
“命令!” “新一军孙立人部!”
“到!”
“着你部新30师(欠一团继续参与围城),配属集团军直属山炮一营、工兵一部,立即沿密八公路以东,由北向南(庙堤向莫马克方向)或由南向北(莫马克向庙堤方向)推进,将公路以东,莫马克以北至庙堤间所有日军据点,逐一拔除,彻底肃清该区域之敌!完成后,沿公路以东建立稳固防线,彻底锁死日军任何向东逃窜或获取补给的企图!”
“是!保证完成任务!”孙立人领命,眼中闪烁着清剿作战的锐利光芒。
“第七军楚南河部!”
“到!”
“你部继续加强对八莫城的主攻压力,尤其城东方向,要做出强攻姿态,牢牢吸住日军主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支援其外围据点!”
“明白!”
“集团军炮兵司令部,周振邦将军!”
“到!”
“根据需要,为拔点作战提供及时、精准的火力支援。特别是对坚固据点,不要吝啬炮弹!”
“是!”
“特种作战司令部,王大山将军!”
“到!”
“派出侦察小组,为先头部队提供更精确的据点位置、兵力、工事情报,并监控八莫城内日军动向。”
“侦察小组已就位!”
“后勤部门,保障清剿部队弹药充足,特别是手榴弹、迫击炮弹和火箭筒!”
“是!”
行动开始。新30师86团担任先锋,他们没有沿着公路推进,而是直接钻入了公路东侧的茂密丛林和起伏的丘陵之中。特战旅派出的侦察兵如同幽灵般穿梭在林间,为部队指引方向。
第一个目标是一个代号“野猪窝”的小型据点,位于一个山腰的背阴面,利用天然洞穴和土木工事构筑,驻扎着日军约一个小队和十余名伪军。
“团长,前面就是‘野猪窝’,鬼子哨兵两个,明堡一个,暗堡疑似两个,入口在洞穴里。”侦察兵向86团团长汇报。
“好。一营负责主攻,二营迂回至侧后,切断其退路并向八莫方向警戒。炮兵连,准备迫击炮!”
部队悄然展开。几门81mm迫击炮迅速架设。
“目标,日军明堡,三发速射,放!”
“嗵!嗵!嗵!”迫击炮弹划着弧线,精准地落在日军机枪堡上,顿时将其炸毁。
枪声就是命令!
“打!”一营长一声令下,全营的轻重机枪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如同雨点般泼向日军阵地,压制得日军抬不起头。
步兵们趁机发起冲击。日军从暗堡和洞穴中疯狂射击,掷弹筒的小炮弹也不时落下。
“火箭筒!敲掉左边那个暗堡!”
“咻——轰!”一枚巴祖卡火箭弹钻入暗堡射孔,里面顿时没了声息。
另一处,日军伪军试图从洞穴另一个出口逃跑,正好撞上迂回过来的二营机枪阵地,顿时被撂倒一片,剩下的狼狈缩了回去。
战斗没有悬念。一营士兵迅速接近洞穴入口,用火焰喷射器向里面喷吐火龙,接着投入手榴弹。惨叫声过后,残余的日伪军举手投降。
“野猪窝”被轻松拔除。
接下来的一个据点则棘手得多。该据点代号“竹节蛇”,位于一片竹林和橡木混合的林间空地,日军利用粗大的树木和坚固的巨石,构建了数个极其隐蔽且坚固的火力点,并以交通壕相连。驻军约一个加强中队,配有重机枪和步兵炮。
86团先头连一开始吃了亏。他们按常规战术发起攻击,结果陷入日军交叉火网的陷阱,伤亡十余人被迫退了下来。
“妈的,这伙鬼子有点门道!”连长骂咧咧地报告,“火力点太隐蔽,直射火力很难打中!”
团长亲自赶到前沿观察。 “不能硬冲。”他放下望远镜,“呼叫师属山炮营!给他们精确坐标,用曲射火力把这些乌龟壳一个个砸开!还有,让工兵准备炸药包和爆破筒!”
师属山炮营的75mm山炮被推了上来。在侦察兵和前线观察员的精确引导下,山炮发挥了巨大作用。
“轰!”
“轰!”
炮弹如同长了眼睛,准确落在日军依托巨木或巨石构建的火力点上,虽然不能每次都直接摧毁,但剧烈的爆炸和震动足以有效压制日军,并摧毁其伪装。
炮火掩护下,工兵和突击组匍匐前进,靠近日军工事。
“爆破组,上!” 一名工兵抱着炸药包,利用弹坑和树木掩护,敏捷地冲到一个地堡下,拉响导火索后迅速滚开。
“轰隆!”一声巨响,地堡被炸上了天。
对于特别坚固的目标,则采取火焰喷射器覆盖的方式。
“呼——”炽热的火焰灌入日军藏身的坑道和射击孔,里面立刻传出非人的惨嚎和东西燃烧的噼啪声。
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逐个拔点,“竹节蛇”据点终于被啃了下来。日军大部分被歼,仅少数逃脱。
清剿行动顺利推进,一个接一个的日军据点被拔除。新30师部队稳步向莫马克方向压缩。
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据点,位于莫马克以北约5公里的一处高地上,紧邻密八公路,代号“路障”。这里原本是一个小村镇,日军将其彻底堡垒化,驻扎有一个中队部、两个小队和一个炮兵分队(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任务是直接控制公路段,并作为附近区域的支撑点。
攻克此地,就意味着彻底截断莫马克以北的公路交通。
这次,86团集中了全团的兵力,并得到了师属山炮营的全力支援。 团长决定采取正面牵制,侧翼主攻的战术。
“二营正面伴攻,吸引火力!一营、三营从东西两翼迂回包抄!山炮营,优先打掉日军的步兵炮和重机枪阵地!”
战斗打响。二营在公路方向发起攻击,果然吸引了日军主要火力。日军的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和二挺重机枪疯狂开火,封锁了公路。
然而,东西两翼的一营和三营却进展神速。他们穿过丛林,克服了日军设置的一些零星障碍,突然出现在据点侧后方!
“杀啊!”战士们发出震天的怒吼,从两个方向同时突入日军阵地。
日军顿时腹背受敌,阵脚大乱。其侧翼和后方工事相对薄弱,很快被突破。中国士兵们冲入村镇废墟,与日军展开激烈的近战和巷战。
日军中队长见大势已去,试图点燃堆放的物资后向八莫方向溃逃,但刚冲出村子,就被负责堵截的二营机枪火力打了回去。
最终,经过约三小时的激战,“路障”据点被彻底攻克。两门步兵炮被缴获,守军几乎被全歼。中国士兵们迅速清理战场,并立即在公路沿线及东西两侧制高点上构建防御工事,设置了路障和雷场。
随着“路障”据点的陷落,密八公路莫马克以北至庙堤段以东区域的所有日军据点被全部肃清。新30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建立起一道坚实的东部屏障。
孙立人向指挥部报告:“总司令,职部已顺利完成清剿任务。密八公路以东,莫马克至庙堤间,已无敌踪。公路交通已被我彻底截断。”
李锦看着地图上那片已然全部标注为蓝色的区域,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命令新30师,巩固阵地,严防日军小股部队渗透或反击。现在,八莫城的东面,也彻底清净了。”
消息传到八莫城内日军指挥部,松山佑三的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原本还指望外围据点能起到一点牵制作用,或者能为师团本部保留一条极其渺茫的退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泡影。他现在真正成了一支陷入绝对重围的孤军,外无援兵,内乏粮弹,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驻印军通过这次干净利落的侧翼清剿作战,不仅保障了围攻八莫主力的侧后安全,更是将八莫日军彻底变成了瓮中之鳖,锁死了其最后的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