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空气带着金属锈蚀和尘埃的味道,渗入“远行者”号的每一处破损缝隙。舰桥内,应急灯投下摇曳不定的惨白光芒,映照着周孜婷紧绷的侧脸。她嘴角残留着一丝未擦净的血迹,胸腹间翻江倒海的剧痛被强大的意志力死死压制。巨大的观察窗外,虚空回响之环那两轮嵌套旋转的幽蓝巨环占据了整个视野,冰冷、古老、神性的威严如同实质般压迫着舰内每一个幸存者的神经。在这宇宙级造物面前,伤痕累累的“远行者”号渺小得如同尘埃,倾斜着深陷在黑色岩海之中,舰体覆盖着厚厚的粉尘与熔融痕迹,像一头濒死的巨兽。
“报告舰长,”刘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的感知能力在星环持续的微弱辐射下被严重压制,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维生系统压力临界,氧气循环效率降至65%,二氧化碳浓度缓慢上升。空气净化单元超负荷运转,无法完全过滤星环辐射带来的未知微粒和刺激气体。建议全员佩戴基础过滤面罩。”
周孜婷的目光扫过舰桥下方忙碌却压抑的众人,微微颔首:“执行。军洛,核心区防御和内部秩序?”
军洛左手掌缠着厚厚的渗血绷带,左肩的动作略显僵硬,但站姿依旧挺拔如松。“核心区(舰桥、引擎室、医疗舱、晶源库)防御圈已建立,三层交叉火力点。火情基本控制,主要泄露点已临时封堵。战斗队轮值协助医疗、损管。秩序…尚可,但‘逻辑抹杀余波’影响在扩大,有人出现短暂失忆和方向感错乱。”
“加强巡逻,设立静思休息点,强制非关键岗位轮休。”周孜婷的指令清晰而冷静,“能源状况?”
“最坏的消息。”刘颖调出数据,全息投影闪烁不定,“晶源主管道在迫降反冲时爆裂,主能量输出降至危险阈值18%,仅能维持维生、基础照明、医疗舱核心设备及最低限度防御传感器。备用电池组耗尽70%。引擎主体无致命损坏,但无足够能源重启,护盾系统熔毁核心,修复…暂无可能。”她顿了一下,声音更低,“通讯阵列…彻底毁坏,导航系统…离线。我们完全聋了,也瞎了。”
孤岛。绝对的孤岛。周孜婷的心沉了下去,但脸上毫无波澜。“优先保障医疗舱能源供应。林露,内部通讯恢复进度?”
林露正埋头在一堆裸露的线路和烧焦的模块中,额角挂着汗珠。“基础的有线通讯网络正在抢修,舰桥到医疗舱、引擎室、晶源库的线路已通,但信号不稳定。无线通讯…星环的干扰太强,所有频段都被压制,修复…需要时间和…奇迹。”她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充满血丝,但闪烁着学者的坚韧。
“奇迹…”周孜婷低声重复,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舰桥通往医疗舱的通道方向。那里,正进行着另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医疗舱内,气氛比舰桥更加凝重。刺鼻的消毒水气味混合着血腥和焦糊味。鸿宇躺在中央的生命维持平台上,脸色灰败如纸,身上插满了导管和传感器线。体外循环装置发出低沉的嗡鸣,将暗红色的血液抽出、过滤、再输回他冰冷的身体。胸腔引流管里,暗红色的积液缓慢滴落。他的呼吸极其微弱,全靠呼吸机维持。心电监护仪上,代表生命迹象的线条脆弱地起伏着,随时可能拉平。
“血压40\/20,还在降!”
“血氧饱和度82%!补氧流量加大!”
“胸腔引流速度减慢,怀疑内部凝血块堵塞!”
“VAE流信号…更微弱了!医生!”
主治医师陈宇峰额头布满汗珠,声音嘶哑地指挥着抢救。护士们动作迅捷却掩饰不住脸上的焦虑。鸿宇的伤势太重了:开放性气胸导致肺部严重受压,多发性肋骨骨折像破碎的篱笆插在胸腔,内出血源尚未完全找到,失血性休克深度,右腿股骨可怕的开放性骨折暴露着森白的骨茬…更致命的是,那维系着他最后一线生机的、来自dmt装置的微弱VAE能量流,如同风中残烛,忽明忽暗。
赵娜坐在轮椅上,被固定在医疗舱角落。她的左臂打着简陋的外固定支架,脸色苍白如雪,嘴唇因失血而干裂。脑震荡带来的眩晕和恶心感一阵阵袭来,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胸腹的挫伤。但她那双总是冷静分析数据的眼睛,此刻死死地、一眨不眨地盯着鸿宇,仿佛要将自己的生命力通过视线传递过去。她拒绝了镇静剂,拒绝了休息的提议,固执地守在这里。
“娜姐,喝点水吧。”林露不知何时走了进来,将一杯温水递到赵娜嘴边,声音带着哽咽。她刚刚向周孜婷汇报了那个石破天惊的发现。
赵娜机械地抿了一口,目光没有离开鸿宇。“他…怎么样?”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见。
“陈医生在尽全力…”林露说不下去。就在这时,心电监护仪发出一阵尖锐的警报!那条代表心率的曲线陡然变得细碎、混乱,然后猛地向下坠落!
“室颤!准备除颤!200焦耳!充电!”
“快!强心剂静推!”
“VAE流…快消失了!稳定它!”
医疗舱瞬间陷入更紧张的混乱。赵娜的身体猛地前倾,被安全带勒住,她死死咬住下唇,尝到了血腥味。周孜婷的身影出现在舱门口,她没有进来,只是站在光影交界处,看着里面与死神搏斗的景象,握着口袋中那块冰冷金属碎片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徽章尖锐的棱角硌着掌心,带来清晰的痛感,提醒着她另一个沉重的秘密和牺牲。
舰桥临时指挥室(紧邻医疗舱)。周孜婷、军洛、刘颖、林露四人聚集。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
“就是这个。”林露将那块已经清理过的暗银色金属薄片小心地放在桌上。蚀刻的星辰轨迹环绕箭头的徽记,在应急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材质分析确认是二十年前星舰常用合金。徽记数据库比对结果:100%匹配‘星标深空探险队’,由赵启明将军统领。”
一片死寂。军洛的眉头拧成了疙瘩。刘颖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看向医疗舱方向。周孜婷拿起徽章碎片,指尖拂过那古老的纹路,仿佛能感受到二十年前那支勇闯深空的舰队残留的温度和绝望。
“鸿宇的鞋底…dmt控制室残骸…”刘颖喃喃道,“难道…控制室在撞击时,撕裂了更深层埋藏在地下的…‘开拓者号’的残骸?”
“可能性极高。”林露的声音带着震撼后的冷静,“黑岩星…这片死寂之地,是‘星标舰队’的…坟墓?”
“二十年前,他们抵达了这里。”周孜婷的声音低沉而凝重,如同敲击在每个人心上,“遭遇了回响之环…然后…消失了。官方记录是‘全员失踪’。”她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这个发现,暂时列为最高机密。仅限于我们四人知晓。在赵航状态稳定前,在鸿宇脱离危险前,在确认舰体基本安全前,不得泄露。碎片,由我保管。”
“舰长,”军洛沉声道,“这意味着…回响之环的威胁等级,远超我们预估。它可能已经吞噬过人类和其他外星最顶尖的探索力量。”
“也意味着,”刘颖接口,努力平复着自己的生物感知被压制的不适,“黑岩星…这片看似死寂的星球,可能埋藏着先驱者留下的…线索,或者…警告。”
“警告…”周孜婷凝视着窗外那永恒旋转的幽蓝巨环,“我们已经在陷阱之中了。当务之急,是活下去。林露,继续尝试修复内部通讯和基础扫描。刘颖,寻找一切可能的替代能源方案。军洛,核心区防御不能松懈,同时准备一支精干小队,一旦条件允许,对迫降轨迹附近区域进行初步地表探索,目标:寻找其他资源迹象,以及…确认‘开拓者号’残骸的可能性。”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医疗舱内传出一阵压抑的惊呼,随即是除颤器释放能量的沉闷“砰”声!心电监护仪上,那条代表鸿宇生命的线条,在剧烈的颤抖后,顽强地、却又无比微弱地重新开始起伏。
警报声没有停止,但调门低了一些。赵娜紧绷的身体微微放松,靠在轮椅背上,闭上眼睛,一滴冷汗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周孜婷紧紧握着徽章碎片,冰冷的金属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温度。
希望,如同黑岩星上那些散发着冷光的晶体,微弱,却固执地存在着。而头顶的回响之环,投下冰冷无情的注视。
另一边---
鸿宇的生命体征在鬼门关前被暂时拉了回来,但监护仪上那微弱起伏的线条,依旧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医疗舱内气氛依旧凝重如铅。陈宇峰医生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急性心衰暂时缓解,但内出血源不明,休克深度未改善,VAE流…比之前更弱了。他现在就像走在最细的钢丝上,任何一点波动…”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鸿宇需要更稳定的环境、更先进的设备,而这两样,“远行者”号目前都无法提供。
赵娜在药物作用下短暂昏睡过去,但即使在睡梦中,眉头也紧紧蹙着,仿佛仍在对抗着dmt控制室那崩塌的炼狱。
舰桥内,能源危机的阴云笼罩着每一个人。应急灯光似乎都暗淡了几分。刘颖站在主能源控制台前,全息屏上刺眼的红色警告条和不断下滑的能量储备百分比,像毒蛇一样噬咬着她的神经。
“舰长,”她的声音带着一种生物工程学家面对非生命系统时的挫败感,但更多的是寻求解决方案的执着,“晶源管道修复进度…低于预期。断裂点结构变形严重,内部能量污染导致焊接极其困难。按照目前速度,至少需要72小时才能恢复最低安全输出水平,但这还是在没有新的星环扫描干扰的前提下。”她顿了顿,调出一个新的界面,上面是着陆后对黑岩星地表的初步扫描数据。“但是…我们并非完全没有希望。”
屏幕上,显示出舰外那广袤的黑色岩海,以及点缀其上、如同巨型森林般矗立的暗紫色、幽蓝色、银白色能量晶体簇。它们散发着冷冽的光芒,在回响之环幽蓝的背景光下,显得格外诡异而神秘。
“这些晶体簇,”刘颖指着扫描图谱,“蕴含的能量密度…高得惊人!远超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稳定矿物能源。光谱分析显示,其能量形式非常特殊,结构异常稳定,与星环辐射能量存在某种…尚未探明的共振关联。理论上…”她的眼中燃起一丝科学家发现新大陆的光芒,“如果能够安全采集并找到转化方法,它们蕴含的能量,足以支撑我们修复关键系统,甚至…重启主引擎!”
“安全采集?转化方法?”周孜婷冷静地反问,“刘博士,你评估过风险吗?晶体的辐射水平?触碰的稳定性?星环能量关联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辐射在可防护范围内,初步接触扫描显示晶体结构物理性质稳定,没有自爆倾向。”刘颖快速回答,“最大的未知是星环关联。我的专业领域无法精确预测这种能量耦合的后果。但舰长,我们没有时间等待晶源管道缓慢修复了。医疗舱需要稳定能源,维生系统需要冗余,防御传感器需要更多电力来提前预警星环扫描…鸿宇博士…等不起。”她最后一句,声音很轻,却重重砸在周孜婷心上。
周孜婷沉默了几秒,目光扫过众人。军洛眼神坚毅,微微点头,表示战斗队随时可以行动。林露也抬起头,眼中是学者的支持。
“批准进行小规模、高度谨慎的探索行动。”周孜婷做出决断,“军洛,你亲自带队。队员:你挑选三名精锐战斗队员,刘颖派一名能源工程师(王工),再加一名地质专家(孙工)。目标:评估最近一处小型晶体簇(坐标已标记)的安全性、能量特性、可开采性;初步侦查周边环境,特别是我们迫降滑行轨迹延伸方向,寻找任何异常点或…人类活动痕迹。记住,安全第一!任何异常,立即撤回!”
“明白!”军洛沉声领命。
一小时后,舰体右舷c层撕裂口附近,一个临时加压气闸被建立。军洛小队五人穿戴整齐:基础防护服(防辐射、保温、内置简易氧气循环系统),携带冷兵器(高周波切割刀、合金短棍)、地质锤、辐射计量仪、简易取样工具、抗干扰记录仪以及攀爬索具。
“检查装备!通讯测试!”军洛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频道传来,沉稳有力。他活动了一下受伤的左肩,疼痛被忽略。
“王工就绪!”
“孙工就绪!”
“李锋(战斗队员)就绪!”
“张强(战斗队员)就绪!”
“出发!”气闸内门打开,一股比舰内更加冰冷、干燥、带着强烈金属锈蚀和尘埃气息的风灌了进来。小队依次踏入黑岩星的地表。
视野瞬间开阔,也瞬间被无垠的死寂和压迫感填满。脚下是坚硬、冰冷、墨黑色的岩石,光滑得如同打磨过,却又布满了细微的、仿佛熔融后又急速冷却形成的波纹。目光所及,是广袤无垠的“黑色岩海”,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那些高耸入云的、纯粹由黑色岩石构成的陡峭山脉。唯一的光源,是头顶那永恒旋转、散发着幽蓝光芒的虚空回响之环,将一切都笼罩在一种冰冷、非自然的光晕中。巨大的晶体簇如同沉默的巨人,散落在岩海之上,高达数十米,散发着暗紫、幽蓝、银白的冷光,构成了一片诡异而壮观的“晶体森林”。空气中弥漫着微弱的臭氧般的刺激气味。
“这地方…真他妈安静得让人心慌。”战斗队员李锋低声嘟囔了一句,声音在头盔里显得有些闷。
“保持警戒!孙工,王工,按计划行动。李锋、张强,左右翼掩护。”军洛下达指令,声音通过短距抗干扰通讯器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他率先迈步,踏上了这片陌生的焦土。脚下岩石坚硬异常,行走时需要格外小心以防滑倒。稀薄的空气让体能消耗明显加快。
小队谨慎地朝着最近一处相对矮小(约十几米高)的幽蓝色晶体簇前进。地质专家孙工边走边用地质锤敲击着黑色岩石,采集样本放入密封袋。“舰长,岩石样本初步观察,”他通过通讯器汇报,“非常致密坚硬,成分不明,但结构…不像是天然形成的地质构造。更像是…某种极端高温熔融物瞬间冷却凝固的产物。类似于…超高速撞击或近距离巨大能量爆发的冲击岩。”
“能量爆发…”周孜婷在舰桥重复着这个词,联想到“开拓者号”可能的结局,心中警铃更甚。“继续观察。”
靠近晶体簇,能源工程师王工手中的辐射计量仪数值稳定在安全范围。“辐射水平:γ射线轻微超标,β射线本底水平,可防护。”他一边汇报,一边小心翼翼地靠近晶体基座,取出一个非接触式的能量扫描探头。
就在探头即将触碰到那幽蓝晶体表面时,王工突然“咦”了一声。“等等…晶体内部能量读数有异常波动!不是整体的,是…局部的脉冲?指向性很强!”他调整着探头方向。
几乎同时,军洛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眼前的景象似乎扭曲了一下,思维出现了一瞬间的空白。“逻辑抹杀余波增强!”他立刻警觉地低吼,“王工,后退!”
王工也感受到了不适,连忙后撤几步。辐射计量仪的读数依旧稳定,但那种精神层面的干扰却真实存在。
“脉冲方向?”军洛强忍着不适问。
王工指着扫描仪屏幕上的矢量箭头:“…指向…那边!”他指向的方向,是迫降滑行轨迹延伸出去的一片区域,那里有几块巨大的黑色岩脊交错,形成一片相对低洼的地带。
军洛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那片区域。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战术指挥官,他对地形有着天然的敏锐。在那片洼地的边缘,靠近一块断裂岩脊的底部,黑色粉尘的覆盖似乎有些不自然,隐约透出一点非岩石的反光。
“李锋、张强,保持警戒。孙工,王工,跟我来。”军洛果断改变方向,朝着那处可疑点走去。他每一步都踩得很稳,受伤的肩膀在防护服下隐隐作痛,但被他完全忽略。
靠近目标点。军洛抽出高周波切割刀,小心地刮开表面的黑色粉尘。下面露出的,是一块扭曲变形、边缘撕裂的金属板!金属板的材质明显不同于“远行者”号的新型合金,显得更厚重、更…古老。上面残留着模糊不清的喷漆痕迹,依稀能辨认出一个残缺的数字编号轮廓。
“发现人工制品!”军洛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和激动,“金属板,严重变形,材质…疑似旧式星舰装甲!”
舰桥内,周孜婷、刘颖、林露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林露立刻开始调取历史舰船数据库进行模糊匹配。
就在这时,林露急促的声音在军洛小队每个人的耳机里响起,带着强烈的干扰杂音:“警告!舰桥侦测到回响之环能量波动急剧升高!第三波扫描能量特征正在凝聚!强度预测…未知!预计抵达时间…30分钟内!重复,30分钟内!立即撤回!立即撤回!”
“撤!”军洛没有丝毫犹豫,果断下令。他一把抓起那块沉重的金属板,入手冰冷刺骨。“原路返回!快!”
小队成员立刻转身,以最快速度向舰体撕裂口方向撤退。脚下的黑色岩石光滑异常,在紧张的气氛下更易打滑。头顶,回响之环的光芒似乎变得更加刺眼,那幽蓝的几何纹路如同活过来一般,加速流淌。无形的压力如同潮水般开始从四面八方涌来。
“逻辑抹杀余波”的影响在撤退途中明显增强。孙工脚下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被旁边的李锋一把扶住。王工感觉手中的仪器屏幕开始出现雪花,读数跳动。军洛咬紧牙关,集中全部意志力对抗着那种思维被干扰、记忆片段乱闪的诡异感觉,同时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巨大的晶体簇阴影,仿佛那里随时会扑出未知的危险。
当他们终于连滚带爬地冲回撕裂口气闸内,沉重的舱门在身后轰然关闭锁死时,所有人都大口喘着粗气,汗水浸透了内衬。王工手中的辐射计量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外部辐射水平在扫描波抵达前已经开始飙升!
军洛将那块冰冷、扭曲的金属板重重地放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抬头看向舰桥方向,头盔面罩后的眼神锐利如鹰。
“舰长,我们回来了。带回…这个。”他顿了顿,声音带着战斗后的疲惫和凝重,“还有…星环的‘邀请函’到了。”
舰桥内,周孜婷的目光落在那块布满岁月和灾难痕迹的金属板上,又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中那块小小的徽章碎片。三十分钟的倒计时,如同死神的脚步,在每个人心头沉重地敲响。二十年前的秘密,正从这片焦黑的土地下,向他们露出狰狞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