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琰还朝带来的欢庆气氛尚未完全消散,一股更加紧张、更加肃杀的氛围已然如同无声的潮水,悄然淹没了大靖朝廷的核心。乾元殿后殿的灯火,几乎彻夜未熄。帝后二人与少数几位绝对心腹的重臣,在绝对的机密状态下,反复推演、完善着那个代号为“惊蛰”的总攻计划。
西郊猎苑发现火药痕迹的消息,像是一把抵在咽喉的利刃,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墨渊的“百日之期”绝非虚言恫吓,那所谓的“京都地火”,很可能是一场蓄谋已久、意图将帝国中枢付之一炬的疯狂盛宴。时间,成为了最奢侈也最紧迫的资源。
“不能再等了!”萧景琰一拳砸在铺满地图的案几上,眼神锐利如即将出鞘的宝剑,“必须在墨渊准备好之前,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惊蛰’行动,即刻开始!”
旨意如雷霆般下达,庞大的帝国战争机器,在帝后的共同执掌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与隐秘性,开始轰然运转。
陆上:铁腕清剿
京畿大营、皇城司、刑部暗探,多股力量被迅速整合,由萧景琰亲自掌控,秦岳与凌云具体执行。一张无形的大网,首先撒向了那些已被标记的、分散在内陆各处的墨家据点。
行动在深夜同时展开。
位于京畿百里外,一个看似普通的货运码头仓库区。这里表面上是往来商船堆放杂货之地,实则是墨家一个重要的物资中转站。 “行动!”随着带队校尉一声低喝,无数黑影如同鬼魅般从夜色中涌出,瞬间控制了所有出入口。仓库内,正在连夜清点、准备转运一批“特殊矿石”的墨家人员猝不及防,试图抵抗者被迅速格杀,余者尽数成擒。搜查之下,不仅起获了大量违禁的金属原料、打造了一半的机关零件,更在一处暗格里找到了与西郊猎苑往来传递信息的密信和部分火药配方笔记!
几乎在同一时间,江南繁华之地,苏杭运河畔一座奢华的园林别院。这里是墨家渗透官场、结交权贵的重要据点,主人是一位致仕的盐运使,与周文正往来密切。 “圣旨到!查抄逆党,闲杂人等不得妄动!”皇城司缇骑如狼似虎地闯入,打破了园林的宁静。那位前盐运使还在睡梦中便被拖起,面对搜出的与墨家往来的账册、信函以及藏匿的巨额不明财产,面如死灰。从其口中,初步撬开了指向周文正及朝中另外几名官员的线索。
类似的场景,在数个州府同时上演。萧景琰以雷霆万钧之势,犁庭扫穴,短短数日之内,便拔除了墨家在内陆经营的十数个重要或次要据点,抓获相关人员数百,缴获物资、罪证无数。行动之迅猛、精准,极大地震慑了那些与墨家有所勾连的势力,也暂时切断了墨渊可能获得的外部支援和信息渠道。
然而,对于最重要的目标——西郊猎苑,萧景琰却投鼠忌器,暂时按兵不动。猎苑范围太大,内部情况不明,且已确认存在大量火药,贸然强攻,万一引爆,后果不堪设想。他命令凌云率领最精锐的探子与机关师,在外围布下天罗地网,日夜监视,寻找潜入或安全进攻的最佳时机。
海上:怒涛奇袭
就在陆上清剿行动如火如荼之际,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茫茫大海上,由墨云舟主导,联合朝廷秘密派遣的特遣舰队,正如同耐心的猎豹,潜伏在“海蛇窟”外围的浓雾与礁石之间。
墨云舟站在经过伪装的旗舰“逐风”号船头,独臂握着一架经过改造的、可用于雾中观测的“窥远镜”,紧紧盯着那片被诡异迷雾笼罩的群岛。他脸色凝重,海风吹动他空荡荡的左袖,更添几分孤寂与决绝。
“侯爷,”副将赵破虏低声道,“朝廷援军已到,我们兵力大增,何时动手?弟兄们都快等不及了!”
墨云舟放下窥远镜,摇了摇头:“赵将军,稍安勿躁。‘海蛇窟’非比寻常,你看那水道,明暗礁石交错,漩涡暗流丛生,更有他们布下的水下铁索、倒钩。强行闯入,我们的船尚未靠近,便已损毁大半。”
他指着自己绘制并不断完善的草图:“必须等一个时机。根据连日观察,每逢大潮之日,东南方向那条被称为‘一线天’的最狭窄水道,水位会上涨,暗礁显露较少,且他们的巡逻艇会因潮汐影响而改变路线,出现短暂的防御空隙。那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他看向身后几名从将作监挑选来的机关高手:“诸位,届时,需要你们潜入水下,清除关键位置的障碍。‘海狼’快船负责搭载死士,紧随其后,利用空隙突入,直扑其核心船坞与物资仓库!‘镇海’舰则在后方提供弩炮掩护,并堵住出口,务求全歼!”
“属下明白!”众人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与紧张的光芒。
等待是煎熬的。海上的天气变幻莫测,浓雾时聚时散,偶尔能看到黑莲舰只的身影在雾中若隐若现。墨云舟凭借着对墨家行事风格的了解和对海况的精准把握,如同最老练的猎人,默默计算着潮汐、风向和敌人的规律。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潮水大涨的夜晚,时机到了!
“传令!‘惊蛰’行动,海上部分,开始!”墨云舟独臂一挥,声音斩钉截铁。
数艘轻便的“海狼”快船,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滑入水中,船身涂抹了吸光的黑色涂料,船桨也用布包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声响。船上满载着精通水性和格斗的死士,以及那几名机关高手。
与此同时,“逐风”号与另一艘“镇海”舰“破浪”号,巨大的弩炮缓缓调整角度,对准了“海蛇窟”的几个了望塔和可能的火力点。
中枢:运筹帷幄
京城,坤宁宫偏殿。这里仿佛成为了整个帝国的信息枢纽与后勤心脏。
沈清辞身孕已足九月,行动愈发不便,但她依旧坚持每日处理政务,只是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坐榻之上。面前的书案上,堆积着来自陆上各清剿据点的战报、缴获清单,以及各地后勤补给的申请文书。
“娘娘,江北道呈报,清剿行动中缴获的粮食、布匹,部分可用于冲抵当地军需,是否准允?”户部郎中躬身请示。
沈清辞快速浏览着文书,提笔批复:“准。但需登记造册,明确去向,事后由户部统一核算,不得挪用、克扣。”
“娘娘,岭南八百里加急,韩世忠将军询问,南疆驻军部分换防事宜……”兵部官员呈上文书。
“着韩将军按既定章程办理,优先保障边境稳定。换防路线及时间,需严格保密,以防残余势力骚扰。”沈清辞批示道,思路清晰,毫不拖泥带水。
她不仅要处理因“惊蛰”行动而产生的各类突发政务,还要协调庞大的后勤供应——从陆上清剿部队的粮草、赏银,到海上舰队可能需要的弹药、药品补给,事无巨细,皆需她最终拍板。她展现出惊人的精力与统筹能力,将千头万绪的事务梳理得井井有条,确保了前方行动无后顾之忧。
同时,她通过凌云,时刻掌握着西郊猎苑和周文正府邸的最新动向。猎苑依旧平静,但那平静之下,仿佛蕴藏着更大的风暴。周文正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称病告假,闭门不出,但其府邸周围的监视并未发现异常人员进出,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陛下那边情况如何?”沈清辞间歇时,向檀云询问。
“回娘娘,陛下刚传来消息,陆上据点清剿已基本完成,收获颇丰。陛下正与秦将军、凌云他们商议下一步对猎苑的行动方案。陛下让奴婢转告娘娘,务必保重凤体,京城内务,托付娘娘了。”
沈清辞点了点头,抚着剧烈胎动的腹部,轻声道:“告诉陛下,臣妾一切安好,让他放心应对猎苑之事。”
她望向殿外,目光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落在了那波涛汹涌的南海之上。云舟,你们……开始了吗?
仿佛是为了回应她的牵挂,一名浑身湿透、显然是经过长途泅渡才悄然返回的信使,被秘密带到了沈清辞面前。他是墨云舟派回,汇报海上行动最新进展的。
“娘娘,”信使喘息着,脸上带着亢奋与疲惫,“侯爷他们……已于昨夜子时,趁大潮发动突袭!‘海狼’小队成功潜入‘海蛇窟’,与敌接战!侯爷亲率‘逐风’、‘破浪’二舰,正与闻讯赶来的黑莲舰队主力在外围激战!战况……十分激烈!”
消息终于传来!海上之战,已然打响!
沈清辞的心猛地揪紧。她知道,墨云舟那边,面对的是经营已久、熟悉地形的强敌,是一场硬仗。而陆上,萧景琰对西郊猎苑的最终行动,也迫在眉睫。
海陆并进,两条战线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坐镇中枢,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紧张气息。帝国的命运,正系于这双线作战的胜负之间。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信使道:“本宫知道了。你下去好生休息。传令水师后续预备队,做好接应准备!另,将此消息,速报陛下知晓!”
信使退下后,沈清辞独自靠在软枕上,感受着腹中孩子不安的踢动,仿佛也感应到了外界的紧张。她轻轻抚摸着腹部,低声呢喃:“孩子,别怕。你的父皇,你的舅舅,还有这大靖无数的忠勇将士,正在为你的未来,浴血奋战……”
然而,就在她试图平复心绪之时,腹中突然传来一阵不同于往常的、规律性的紧缩剧痛,让她瞬间脸色发白,冷汗涔涔而下。
“娘娘!您怎么了?”檀云吓得魂飞魄散。
沈清辞紧紧抓住榻边,指节泛白,强忍着痛楚,声音却异常镇定:“怕是要……提前发动了。去……去唤稳婆和太医……快!”
就在这海陆大战最关键的时刻,就在帝国命运悬于一线的关头,监国皇后沈清辞,竟要提前临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