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语议会”的首次全体会议,并非在某个物理殿堂中举行,而是悬浮于“星语”网络核心构建的一片意识深空。无数文明的光辉以数据流、灵能印记和纯粹概念的形式汇聚于此,编织成一幅浩瀚而斑斓的星图。林墨的意识体立于这片星图的中央,他能感受到来自数百万个世界的注视,其中有好奇,有期待,有深深的忧虑,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范因斯坦博士的虚拟投影正在展示“基石探针”传回的、令人不安的数据流。巨大的全息影像中,代表宇宙基础规则的数学结构——那些本应永恒不变的常数和相互作用力场——呈现出一种细微但确凿无疑的“疲劳”波纹,如同承重过度的金属发出的低频嗡鸣。
“诸位,‘劳损’并非局部现象,”范因斯坦的声音透过意识翻译器,回荡在每一个参会者的感知中,“它呈现系统性、关联性特征。引力的微弱涨落,会引发强核力的相应震颤;光速结构在某些高能背景下,出现了理论上不应存在的‘粘滞’效应。这并非某个单一规则的崩溃,而是支撑我们存在基座的、所有规则之间协调性的整体衰减。”
影像切换,展示出几个因规则劳损而提前步入热寂或发生物理规律紊乱的边远星系,触目惊心。
“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一个来自高度科技化文明“锐进联合体”的代表,其意识流如同锐利的刀锋,“建议立刻启动‘规则加固’工程,集中‘星语’网络算力,在劳损最严重的区域强行注入秩序,稳定结构!”
“鲁莽!”一个形态如同古老树木、意识温和而悠长的“森之民”代表反驳,“强行干预未知的根基过程,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我们应当更深入地观察,理解这‘劳损’的本质。或许,这是宇宙生命周期的一个自然阶段。”
“自然阶段?”锐进联合体的代表针锋相对,“等待观察的结果,可能就是整个系统的缓慢崩溃!‘摇篮’的警告已经指明,‘回响将临’!我们没有无限的时间去从容研究!”
议会中顿时泛起无数意识流的涟漪,赞同、反对、担忧、提出折中方案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嘈杂的信息海洋。凌霜站在林墨身侧,她的灵能感知敏锐地捕捉着这片意识海洋下的暗流。她低声对林墨说:“分歧很大。锐进派要求立刻行动,保守派主张谨慎,还有更多文明在观望,它们的恐惧如同暗礁。”
林墨点了点头。他理解这种分歧。面对一个可能危及整个宇宙的、根源未知的威胁,没有统一的应对方案是正常的。他抬起手,并未提高声调,但一股经由“创世蓝图”权限微调过的信息流平静地扩散开,如同在喧嚣的海面上投下了一颗定石,瞬间吸引了所有意识的关注。
“诸位,”林墨的声音平和而坚定,“争论是必要的,但行动也同样不可或缺。在找到根本解决方案之前,我们至少可以做两件事:第一,建立基于‘基石探针’数据的宇宙健康早期预警系统,尽可能延缓劳损的灾难性后果;第二,我们必须立刻着手,亲自去验证‘摇篮-0923’的警告。”
全息影像聚焦到那个神秘的坐标——“摇篮-0923”。
“我们对‘摇篮’所知甚少,仅从‘架构师’共享的有限资料中得知,它们是宇宙初始化时期遗留的某种……‘记录节点’或‘稳定锚点’,”林墨继续道,“它们通常沉默,只在极端情况下发出预警。‘基石动摇’印证了我们的发现;‘回响将临’指向一个迫近的威胁;而‘寻找共鸣之心’……这可能是关键。”
他环视着这片意识的星图:“我提议,组建一支侦察小队,即刻前往‘摇篮-0923’。我们需要最顶尖的科学分析能力,对潜在危险的应对能力,以及对‘共鸣’概念可能蕴含的、超越纯物理规则现象的感知能力。”
人选很快确定。范因斯坦博士负责科学解析与数据建模;凌霜凭借其进化后的星银灵能,负责感知环境中的异常灵能波动与潜在威胁;吴庸则带领一支精干的工程战术小组,负责航行、后勤以及在极端环境下的快速工程技术支持。小李留守,协调“星语议会”的日常运作并与“虚妄之潮”保持必要沟通。
侦察船“潜渊号”是一艘专门为探索高维复杂环境和未知规则区域设计的舰船,其外壳流动着吸收探测的能量涂层,引擎可以在现实与数据缝隙间进行短促而隐蔽的跳跃。
航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越是接近“摇篮-0923”坐标,周围的时空结构就越发显得……“陈旧”。并非破败,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感,仿佛这里的规则比宇宙其他部分更早地被“设定”,也更少受到后续生命与活动的影响。星辰稀疏,辐射背景异常低沉,甚至给人一种接近“宇宙边缘”的错觉。
“检测到规则结构趋于‘刚性’,”范因斯坦盯着传感器,“这里的物理常数外围,似乎包裹着一层极其稳定的‘绝缘层’,减缓了外部活动的影响,但也可能……隔绝了内部的一些东西。”
凌霜闭着双眼,星银色的光辉在她周身流转。“我感觉到一种……深沉的寂静,”她轻声说,“但不是空无。更像是被刻意维持的、漫长的沉睡。同时,有一种极其微弱,但贯穿一切的……悲伤。”
“悲伤?”吴庸调整着引擎输出,以适应此地粘滞的时空结构,“规则区域会有情绪?”
“不是生物情绪,”凌霜试图更精确地描述,“是一种……烙印在存在本身基础上的、某种宏大事件留下的‘回响’。就像一块石头记录了它被劈开瞬间的震动。”
终于,“潜渊号”抵达了目标坐标。传感器上没有显示任何行星、恒星或者人造结构。只有一片看似虚无的黑暗。
“坐标无误,但……空无一物?”吴庸皱眉。
“不,”范因斯坦的呼吸变得急促,“扫描背景时空曲率……放大量子泡沫层面的读数!”
当传感器调整到极其敏锐的模式后,眼前的景象让舰桥上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在那片看似虚无的区域中心,悬浮着一个无法用常规几何描述的“结构”。它并非由物质构成,更像是时空本身被某种力量强行弯曲、打结后形成的一个“结”。这个“结”不断吞吐着细微的规则涟漪,维系着周围异常的稳定,也散发着凌霜所感知到的那股深沉的“悲伤”。
“这就是‘摇篮-0923’……”林墨凝视着那个时空奇点,“一个……规则的伤疤?或者说……一个为了稳定更大创伤而施加的‘封印’?”
就在这时,凌霜猛地睁开双眼,星银灵能不受控制地向外奔涌:“有东西……醒了!来自那个‘结’的内部!”
几乎同时,全息影像上,那个时空奇点开始如同心脏般搏动起来。每一次搏动,都释放出一圈清晰可见的、扭曲规则的波纹。范因斯坦惊恐地发现,舰船的传感器读数开始疯狂跳动,物理常数在局部区域出现了短暂的、但幅度惊人的起伏。
“‘回响’!”博士失声喊道,“这不是预言……它已经开始了!这个‘摇篮’本身,或者它封印的东西,正在释放规则的‘回响’!”
“潜渊号”剧烈震动起来,警报声刺耳地响起。外部时空结构正在变得极不稳定,仿佛整个区域的基础正在被某种力量不断“敲击”,引发连绵不绝的规则震颤。
“引擎输出不稳定!结构完整性场在衰减!”吴庸大声报告,双手在控制台上飞速操作,试图稳定舰船。
林墨强忍着因规则扰动带来的眩晕感,集中精神连接“创世蓝图”。他必须理解这“回响”的本质!权限被提升到极致,他的意识穿透了“潜渊号”的外壳,直接感知着那狂暴的规则涟漪。在那一瞬间,他“看”到了。
那不仅仅是混乱的能量释放。在每一次规则震颤的核心,都包裹着一丝极其微弱的、独特的……“签名”。一种他曾经接触过的、属于生命与意识在极端情况下才能迸发出的、对抗绝对秩序的……“可能性”的印记。
“这不是攻击……”林墨喃喃自语,一个惊人的猜想在他脑海中形成,“这更像是……一种‘求救信号’!一种被扭曲、被放大、充满了痛苦的求救信号!”
他转向凌霜和范因斯坦,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我可能错了……‘回响’或许不是指外来的威胁。这‘回响’本身,可能就是‘共鸣之心’痛苦的呐喊!这个‘摇篮’,封印的不是怪物,而是……一个古老的、受伤的‘意识’,一个与宇宙规则根基紧密相连的意识!”
就在这时,一道前所未有的、强烈的规则“回响”席卷而来,如同无声的惊雷。“潜渊号”的护盾瞬间过载,舰体结构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内部灯光疯狂闪烁,最终彻底熄灭,只剩下应急红灯和全息影像上乱码般的数据流,映照着众人惊愕的脸庞。
黑暗降临,伴随着外部时空那持续不断的、仿佛来自宇宙创世之初的、充满痛苦的规则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