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流逝,乔英子重返复读班已经近两周,生活被繁重的课业和雷打不动的康复训练填满,忙碌却充实。
而方一凡的寒假也终于走到了尾声,南艺的校园在召唤他再次远行。
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
经过春节后那段艰难曲折的反复和挣扎,在所有人,尤其是方一凡近乎执拗的陪伴和鼓励下,乔英子的康复情况不仅稳步回到了除夕前的水平,甚至比之前更加坚韧了一些。
手部的稳定性、站立的持续时间,这些冰冷的指标数据在缓慢却坚定地向上爬升,更重要的是,她眼中那种自我厌弃的绝望感淡去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平静的、接受现状并与之抗争的坚定。
为了庆祝这份来之不易的进步,也算是给即将返校的方一凡饯行,乔方两家决定在家中小聚。
傍晚,乔家客厅里灯火通明,充满了欢声笑语和食物的香气。
宋倩和童文洁联手张罗了一桌丰盛的菜肴,远远超出了日常的规格。
方圆和乔卫东则忙着开饮料,摆碗筷,脸上都带着轻松愉悦的笑容。
林磊儿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大人们忙碌,嘴角也噙着腼腆的笑意。
乔英子坐在轮椅上,被方一凡推到了餐桌旁特意留出的空位。她今天气色看起来不错,穿着一件柔软的暖色毛衣,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淡淡的、若有若无的红晕。她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看着身边至亲至爱的人们,温暖的安全感包裹着她。
方一凡围着餐桌打转,一会儿偷吃一块排骨,一会儿又凑到乔英子耳边低声说句什么,逗得她忍不住抿嘴浅笑。
离别的愁绪似乎被刻意压抑在热闹之下,谁都不愿率先触碰。
餐桌上,气氛热烈。大家聊着家常,聊着工作,聊着在大学里的趣事,默契地避开了那些沉重的话题。
乔卫东更是兴致高涨,开了瓶好酒,和方圆小酌了几杯。
酒过三巡,乔卫东的脸颊微微泛红,他放下酒杯,目光落到正细心给乔英子夹菜的方一凡身上,眼神变得复杂而充满感激。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平时洪亮了几分:
“凡凡啊,”他开口,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乔叔这杯酒,得敬你。”
方一凡正剥着一只虾,闻言愣了一下,连忙放下虾,有些无措地摆手:“乔叔,您这是干嘛......”
“你听乔叔说完,”乔卫东摆摆手,语气郑重起来,“这个年,我们家......唉,多亏了有你。英子她...”他看了一眼低着头的乔英子,声音有些哽咽,“她那段时间的样子,我跟你宋阿姨看着,心里跟刀割一样,晚上整宿整宿睡不着,又怕给她压力,不敢多说,都快憋疯了...要不是你,及时赶回来,那么耐心地开导她、陪着她、逼着她,乔叔真不知道她现在会是什么样。”
他端起酒杯,眼眶有些发红:“乔叔谢谢你,真的谢谢你!你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说着,就要仰头喝下。
方一凡吓得赶紧站起来,脸涨得通红,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乔叔!您别!真别这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我跟英子...我们......”他急得语无伦次,求救似的看向方圆和童文洁。
宋倩也站了起来,眼里含着泪花,情绪同样激动:“老乔说得对。凡凡,阿姨也得好好谢谢你。那段时间,我...我差点就撑不住了,是你给了英子力量,也等于给了我们力量。”她拿起饮料杯,“阿姨以茶代酒,敬你。谢谢你为我们英子做的一切。”
面对乔卫东和宋倩如此郑重其事的感谢,方一凡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像是被架在火上烤。
他做的那些,在他看来是理所应当、心甘情愿甚至求之不得的事,却被长辈们如此隆重庆谢,这让他感到莫名的惶恐和窘迫。
“叔叔,阿姨,你们真的言重了”他窘迫得耳根都红了,“我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我就是...就是陪着她而已。你们这样,我,我下次都不敢来了。”
看着他手足无措的尴尬样子,童文洁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老乔,宋倩,你们的心意孩子知道了。你看你们把凡凡给吓的。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再说就生分了。”她笑着给方一凡解围,“快坐下吃饭,菜都凉了。”
方圆也笑着附和:“就是,方一凡脸皮薄,经不住你们这么夸。再说下去,这小子尾巴该翘上天了。”
乔卫东和宋倩这才意识到可能给了方一凡太大压力,连忙顺着台阶下,但眼神里的感激之情却丝毫未减。
方一凡这才松了口气,偷偷瞄了一眼乔英子,发现她也正看着自己,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和歉意。他悄悄对她做了个鬼脸,示意自己没事。
这个小插曲过后,餐桌上的气氛重新活跃起来,但某种淡淡的、离别的愁绪终究还是弥漫了开来。
饭后,大人们转移到沙发上喝茶聊天,林磊儿也乖巧地坐在一旁。厨房里,洗碗机嗡嗡作响。
乔英子看着正低头玩手机的方一凡,轻声开口:“方猴儿。”
“嗯?”方一凡立刻抬头。
“陪我去阳台站一会儿好吗?屋里有点闷。”
方一凡愣了一下,随即立刻点头:“好!”他站起身,熟练地走到她身后,推起轮椅。
经过沙发时,他对大人们说:“爸,妈,叔叔阿姨,我推英子去阳台透透气。” 大人们了然地点头,目光慈爱地看着他们。
方一凡推着乔英子,穿过客厅,推开通往阳台的玻璃门。初春的夜风还带着明显的凉意,瞬间包裹了两人,吹散了屋内的暖意和喧闹。
阳台很宽敞,摆放着几盆耐寒的绿植。城市的夜景在眼前铺展开。
方一凡将轮椅固定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扶着乔英子的手臂,帮助她借助阳台栏杆的力量,慢慢地的站起来。
这个过程对她来说依旧不易,需要调动全身的力量和注意力,她成功地靠着自己和栏杆的支撑,站稳了。
两人并肩靠在冰凉的金属栏杆上,沉默地看着远处的夜景。夜风拂过,吹动了乔英子的发丝。
离别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
过了一会儿,方一凡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不像平时那样跳脱,低沉而温和,融在夜风里。 “英子,”他侧过头,看着她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柔和的侧脸轮廓,“明天...我就得回南京了。”
乔英子的目光依旧望着远方,轻轻“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握着栏杆的手,却微微收紧了些。
“春季学期不像秋天,没什么长假期了。”方一凡继续说着,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疚和无奈,“五一可能也就几天,来回跑太折腾下次回来,估计...就得等到你高考的时候了。”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转过身,正对着乔英子,表情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和郑重:“但是英子,你相信我,等到你高考那天,我一定回来!我一定请假回来陪着你!就像我们之前说好的那样,在考场外面等着你,给你加油!谁拦着都不好使!”
他的承诺,坚定而有力。她终于缓缓转过头,迎上他的目光。他的眼睛亮得惊人,里面盛满了不容置疑的真诚和决心。
乔英子看着他,看了很久,她微微弯起了嘴角,那是一个很浅很淡,却无比真实的笑容。 “嗯。”她又轻轻应了一声,“我知道。你放心吧。”
她顿了顿,将目光重新投向远方闪烁的灯火,声音平静却充满了力量:“我会好好的。按时上课,认真做康复,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她像是在向他保证,又像是在对自己宣誓,“你不用担心我。你在南京,也要好好的。专心上课,好好跳舞,按时吃饭,别总熬夜打游戏。”
她罕见地说了这么长一串,语气像个小大人似的叮嘱他,带着一种温柔的霸道。
方一凡听着,心里酸酸涩涩,又暖暖胀胀。他重重点头:“嗯!我保证!你也是,不许偷懒,不许逞强,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发微信,视频也行!我24小时开机!”
“知道啦。”乔英子轻声应着。
又是一阵沉默......
“方猴儿。”乔英子忽然又轻声唤他。
“在呢!”
“南京的星星,好看吗?”她望着夜空,北京城的灯火太亮,只能看到几颗寥落的星子。
方一凡也抬起头,看向那片稀疏的星空:“好看,比北京看到的亮多了。尤其是紫金山天文台那边,特别清楚。等你来了,我晚上陪你去看。”
“好。”乔英子浅浅地笑了,“说定了。”
两人又在阳台上站了很久,直到夜风越来越凉,乔英子忍不住轻轻打了个哆嗦。
方一凡立刻察觉:“冷了?我们进去吧。”
“嗯。”
他小心翼翼地扶着她,帮她重新坐回轮椅,细心地帮她整理好腿上的毯子,然后推着她,返回了温暖而热闹的客厅。
客厅里,大人们的谈笑声依旧。看到他们回来,目光都汇聚过来,带着询问和慈爱。
“外面凉吧?快喝点热茶暖暖。”宋倩连忙起身。
方一凡笑着应和,将乔英子推到合适的位置。
离别的愁绪似乎被阳台上的夜风吹散了些,又被屋内的温暖冲淡了些。
方一凡知道,明天的分别依然会不舍,但此刻,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他看向乔英子,她也正看着他,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