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雨总是细绵绵的,周虎站在分店的铺面门口,看着工匠们正在安装门窗,心里满是期待 —— 这铺面是萧璟渊帮忙选的,临街又靠近扬州的江南同乡聚居区,面积比京城的总店还大些,足够摆下十张桌子,还有个小后院,能用来放食材。
“周大哥,这门窗的荷花纹刻好了,您看看合不合心意?” 木匠张师傅放下手里的刻刀,指着刚刻好的荷花纹,线条流畅,花瓣栩栩如生,是按周虎给的图纸刻的 —— 图纸是苏软桃从京城寄来的,上面画着江南常见的荷花纹,旁边还写着 “门窗要留透气缝,夏天通风”。
周虎走过去,仔细看了看,笑着说:“好!跟图纸上一样,张师傅您手艺真好。” 他想起软桃在信里说的 “江南的门窗要秀气,刻上荷花或兰草,才有江南味”,现在看着这荷花纹,果然有了几分江南的感觉。
张师傅笑着说:“这图纸画得细致,我按图施工就行。对了,后厨的灶台您想怎么砌?是按扬州的样式,还是按您说的江南样式?”
“按江南样式,” 周虎笃定地说,“软桃姑娘说,江南的灶台矮一点,操作起来方便,还能贴瓷砖,好打扫。她还寄了张江南旧馆灶台的照片,您照着砌就行。”
他从怀里拿出一张照片,是软桃特意洗出来的 —— 照片上是苏软桃母亲的旧馆灶台,砖石砌成,贴着白色的瓷砖,旁边还放着个小小的陶罐,里面插着炊具。张师傅接过照片,点点头:“好,我一定照原样砌,保证周大哥满意。”
接下来几天,周虎忙着和工匠们沟通装修细节,每天都要跑好几趟铺面,有时忙到天黑才回小院。阿明看着他累得满头汗,劝道:“周大哥,您歇会儿吧,装修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不行,软桃姑娘把分店交给我,我得用心,” 周虎擦了擦汗,手里还拿着张装修清单,上面列着 “墙面挂瘦西湖画”“门口摆兰草”“后厨设透明窗口”,都是软桃交代的,“这些细节不能错,得亲自盯着。”
墙面要挂的瘦西湖画,是周虎特意去扬州画院请画师画的,画里的白塔、五亭桥栩栩如生,挂在店里,客人一进来就能看到江南的风景。门口的兰草,是从江南运来的,周虎每天都要浇水,怕它们蔫了 —— 软桃说 “兰草是江南的象征,摆门口能让同乡想起家乡”。
最特别的是后厨的透明窗口,周虎特意让工匠用玻璃做了个大窗口,客人坐在前厅就能看到后厨制作药膳的过程。他记得软桃说 “透明窗口能让客人看到食材新鲜、制作干净,更放心”,还举了京城总店的例子,说 “很多客人就是因为看到后厨干净,才常来吃”。
装修快结束时,周虎收到了苏软桃寄来的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本母亲的旧食谱复刻本,封面是红色的,上面绣着小小的桃花。软桃在信里说:“把这本食谱挂在店里,既是对娘的纪念,也能让客人知道,咱们的药膳有传承,有初心。”
周虎拿着食谱,走到铺面的正厅,找了个显眼的位置,用钉子小心地挂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食谱上,红色的封面格外醒目,他看着食谱,仿佛看到了软桃在京城用心整理食谱的样子,心里满是感动 ——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扬州分店开好,不辜负这份传承,不辜负软桃的信任。
装修完成的那天,周虎站在铺面门口,看着 “桃记药膳馆(扬州分店)” 的木牌挂起来,门窗上的荷花纹在阳光下闪着光,门口的兰草翠绿,正厅的瘦西湖画和旧食谱相得益彰,心里满是成就感。他给苏软桃写了封信,附上几张装修好的照片,信里说:“姑娘,分店装修好了,很有江南味,等试营业时,肯定能让扬州人喜欢。”
寄完信,周虎坐在铺面前的台阶上,看着扬州的街景,想象着试营业时客人满座的样子 —— 他们喝着当归羊肉汤,吃着春笋虾饺,说着 “这味道像江南的家”,而他,会站在柜台后,笑着给客人介绍药膳,像软桃在京城做的那样,把江南的味道和温情,传递给每一个来店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