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八的璟王府桃苑,一大早便热闹起来。十几株桃树上挂满了桃花灯笼,红色的灯笼映着灰褐色的枝桠,像冬夜里绽放的桃花;宴厅的浅粉色桌布上,绣着小小的桃花纹,桌角摆着苏软桃母亲的旧食谱复刻本,用红绸带系着,格外醒目;“药膳体验区” 里,林阿妹、赵小莲和周虎已经准备好了桃花酥、桂花糕,香气飘满了整个桃苑。
宾客们陆续到来 —— 太后穿着明黄色的宫装,被宫女搀扶着,看到桃苑的布置,笑着说:“这布置满是江南味,软桃肯定喜欢。”;张阿婆坐在主位旁,穿着新做的蓝布棉袄,手里握着苏软桃的手,眼里满是笑意;户部尚书夫妇也来了,尚书夫人看到 “药膳体验区” 的桃花酥,忍不住拿起一块尝了尝,点头说 “确实好吃,苏姑娘的手艺名不虚传”。
萧璟渊穿着玄色常服,腰间系着玉带,站在桃苑门口迎宾客。看到苏软桃走来时,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 她穿着浅粉色的衣裙,发间系着阿婆帮她系的桃花结,手里拿着母亲的旧食谱复刻本,像从江南画里走出来的姑娘。
“软桃,你来了。” 萧璟渊走过去,牵住她的手,指尖带着温热,“你今天真好看。”
“你也很好看。” 苏软桃耳尖一红,轻声说。
晚宴启幕时,桃苑里的桃花灯笼都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映着宾客的笑脸,格外温馨。萧璟渊牵着苏软桃走到宴厅中央,手里拿着那本母亲的旧食谱复刻本,声音沉稳而温柔:
“各位长辈,各位朋友,今天是我和软桃订婚的日子,我想借这本食谱,跟大家说几句话。软桃从江南来,带着她母亲的手艺,带着对药膳的初心,在京城开了桃记小馆。她做的每一碗药膳,都藏着真诚;她守的每一份初心,都让我敬佩。”
他看向苏软桃,眼里满是爱意:“我曾说,要护她的药膳梦,今天我想说,往后余生,我不仅要护她的梦,更要陪她一起 —— 桃香满院时,与她共食一碗药膳;风雨来临时,与她共撑一把伞。我萧璟渊,以摄政王的身份起誓,此生唯爱苏软桃一人,不负她,不负她的初心。”
宾客们响起热烈的掌声,张阿婆擦着眼泪,笑着说:“好,说得好!”
苏软桃握着萧璟渊的手,眼泪也落了下来,却笑着说:“我从江南来,带着娘的食谱,原本只是想把她的手艺传下去,没想到会遇到阿渊,遇到这么多支持我的人。今天我想说,药膳是我的初心,阿渊是我的归宿。往后余生,我会继续用心做药膳,传扬江南的味道;也会用心爱阿渊,陪他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我苏软桃,此生不负药膳,不负萧璟渊。”
话音刚落,秦风端着托盘走过来,托盘上放着两枚桃花形状的婚戒 —— 男戒刻 “渊” 字配竹纹,女戒刻 “桃” 字配桃花纹,戒圈内侧都刻着 “药膳为媒,余生为契”。
萧璟渊拿起女戒,轻轻戴在苏软桃的无名指上,轻声说:“软桃,余生请多指教。”
苏软桃拿起男戒,戴在萧璟渊的手上,笑着说:“阿渊,余生请多指教。”
桃花灯笼的暖光映着两枚婚戒,映着两人相握的手,宾客们的掌声再次响起,连之前反对的户部尚书,也笑着鼓掌,对身边的夫人说:“苏姑娘不仅手艺好,心性也通透,王爷没选错人。”
订宴的药膳一道道端上来 ——“同心莲子羹” 里的莲子成对,“锦绣桃花酥” 的花瓣层叠,“江南腌笃鲜” 的鲜味漫开,宾客们尝着药膳,说着祝福的话,桃苑里满是欢声笑语。
李三忙着给宾客添茶,春杏帮着招呼女眷,徒弟们在 “药膳体验区” 演示做桃花酥,张阿婆拉着太后的手,说软桃小时候的趣事,太后听得津津有味。
夜色渐浓,晚宴接近尾声。萧璟渊牵着苏软桃,站在桃苑的桃树下,看着满院的宾客,看着挂满灯笼的桃树,心里满是幸福。
“软桃,” 萧璟渊轻声说,“今天开心吗?”
“开心,” 苏软桃点点头,靠在他肩上,“有阿婆在,有大家在,有你在,我很开心。”
桃花灯笼的光映在他们身上,像撒了层暖金。苏软桃知道,这场订宴,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 她和萧璟渊的爱情,会像这满院的桃香一样,绵长而温暖;她的药膳梦,会在萧璟渊的陪伴下,越走越远,让江南的味道,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