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宴的日子定在腊月初八,离着还有十天,萧璟渊就开始安排宾客邀约的事 —— 朝臣、宫廷的人由王府的人负责送信,而他最在意的,是把江南的张阿婆接来京城。
“秦风,你亲自去江南一趟,务必把阿婆平安接来。” 萧璟渊坐在王府的书房里,仔细叮嘱,“马车要铺厚厚的软垫,备上阿婆爱吃的江南点心 —— 比如她常给软桃做的桂花糕,还有暖手炉,路上冷,别让阿婆冻着。”
秦风躬身应下:“王爷放心,属下一定照顾好阿婆,按时带回京城。”
苏软桃知道后,心里满是感动。她坐在桃记的前厅,手里拿着阿婆上次寄来的笋干,想起小时候阿婆总在冬天给她晒笋干,说 “春天用它炖肉,鲜得很”。现在她要办订宴,阿婆能来,就像母亲也在身边一样,让她心里踏实。
“姑娘,你别担心,秦风大人办事稳妥,阿婆肯定能平平安安来的。” 春杏端来一杯热茶,放在她手边,“等阿婆来了,咱们带她逛朱雀街,吃桃记的药膳,让她看看你在京城过得好。”
苏软桃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
七天后,秦风的马车终于到了京城。苏软桃早早地就站在朱雀街的街口等,萧璟渊陪在她身边,手里还提着个食盒,里面装着刚做好的当归羊肉汤 —— 知道阿婆怕冷,喝碗热汤能暖身。
马车停下,车门打开,张阿婆穿着件新做的蓝布棉袄,由秦风扶着下来。她看到苏软桃,眼睛一下子亮了,快步走过来,拉住她的手:“软桃!我的乖孩子,终于见到你了!”
“阿婆!” 苏软桃扑进阿婆怀里,声音带着点哽咽,“路上冷不冷?有没有不舒服?”
“不冷,秦风大人照顾得好,马车里暖烘烘的,还有我爱吃的桂花糕。” 阿婆笑着说,目光落在萧璟渊身上,满意地点点头,“这位就是萧公子吧?常听软桃说,果然是个稳重的后生。”
萧璟渊走上前,恭敬地递过食盒:“阿婆,路上辛苦您了,这是软桃给您做的当归羊肉汤,您趁热喝点。”
“哎,好,好。” 阿婆接过食盒,拉着苏软桃的手,往桃记走,“我这次来,给你带了好东西,是你娘以前穿的旧棉袄,我一直帮你收着,现在你要订婚了,刚好给你做嫁妆,沾沾娘家的气。”
苏软桃心里一暖,眼眶瞬间红了。母亲的旧棉袄,她以为早就丢了,没想到阿婆一直帮她收着。那棉袄是母亲亲手做的,蓝布面,里面填着新的棉花,还带着淡淡的皂角香,是她小时候最温暖的回忆。
到了桃记,阿婆看着满店的江南元素 —— 墙上的江南风景画、桌上的竹椅、窗边的兰草,笑着说:“软桃,你把小馆开得这么好,你娘肯定很骄傲。”
萧璟渊帮阿婆安排了住处,就在桃记旁边的小院,里面摆着江南样式的家具,还种了棵小小的桂树,是他特意让人移栽的,说 “阿婆想家了,就能看看”。
晚上,苏软桃给阿婆煮了荠菜豆腐羹,萧璟渊陪她们一起吃。阿婆问起订宴的事,苏软桃一一细说,从桃苑的布置到喜宴的菜单,阿婆听得认真,偶尔点头:“好,都好,只要你们开心,比什么都强。”
席间,温书生也来了,他特意送了幅亲手写的书法,上面是 “桃香伴余生” 五个字,笔锋清雅,像江南的春水。“苏姑娘,萧王爷,恭喜你们,这字虽不名贵,却是我的心意,祝你们往后余生,像这字一样,清雅绵长。”
萧璟渊接过书法,笑着道谢:“温公子的字,比名贵的字画更珍贵,我们会好好珍藏。”
御厨张师傅也派人送来了贺礼 —— 一套精致的瓷碗,碗底刻着 “渊桃同心” 四个字,说是 “祝两位订婚快乐,以后用这碗吃药膳,更显心意”。
苏软桃看着满室的贺礼,看着身边的萧璟渊和阿婆,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场订宴,不仅有王府的规格,更有江南的乡情、旧友的祝福、桃记的烟火气,是她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