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前的最后一天,苏软桃和春杏忙着收拾铺面,把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把餐具擦得锃亮,还在门口摆了两盆兰草(萧璟渊送的),铺面看起来温馨又雅致。
“姑娘,这木桌太重了,我们搬不动,怎么办?” 春杏看着墙角的木桌,皱着眉说。这木桌是萧璟渊特意让人从江南运来的,质地坚硬,却也格外沉重,她们两个姑娘家,怎么也搬不动。
苏软桃也皱起了眉,这木桌要摆在靠窗的位置,方便客人欣赏街景,可她们力气太小,实在搬不动。就在这时,门口传来李三的声音:“软桃姑娘,春杏姑娘,我来帮你们!”
苏软桃抬头一看,李三扛着个工具箱,笑着走进来:“我刚收拾完水果摊,看到你们在搬桌子,就过来帮帮忙。我力气大,这点活不算啥!”
“李大哥,真是太谢谢你了!” 苏软桃惊喜地说,“这桌子太重了,我们正发愁搬不动呢。”
“客气啥,都是街坊,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李三放下工具箱,走到木桌前,弯腰扛起木桌,脚步踉跄地往靠窗的位置走。木桌确实很重,他的脸憋得通红,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喊一声累。
苏软桃和春杏跟在后面,心里过意不去:“李大哥,慢点,别累着,实在不行就歇会儿。”
“不累!这点活不算啥!” 李三笑着说,把木桌稳稳地放在靠窗的位置,又转身帮她们搬椅子、擦灶台,忙得团团转。
他干活虽笨,却格外认真。灶台擦得锃亮,连缝隙里的污垢都清理得干干净净;桌椅摆得整整齐齐,间距适中,方便客人进出;地面扫得一尘不染,还特意用清水拖了一遍,透着淡淡的清香。
“李大哥,你歇会儿,喝杯茶。” 苏软桃递过一杯茶,心里满是感激 —— 李三总是这样,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默默帮忙,从不求回报。
李三接过茶,喝了一口,笑着说:“谢谢姑娘。对了,我从家里带来了一筐新鲜水果,放在门口,开业当天给客人免费尝,沾沾喜气。”
“真的吗?太谢谢你了,李大哥!” 苏软桃说,“你总是这么照顾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了。”
“不用谢,我就是觉得你这小馆开得不容易,能帮就帮一把。” 李三说,心里却想着 —— 摄政王交代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好,保护好苏姑娘,不能让她受半点委屈。
他趁着苏软桃和春杏不注意,悄悄走进后厨,把灶台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安全隐患;又走到门口,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记住了几个可疑的身影,心里盘算着要是他们敢来闹事,他就第一时间上前制止。
萧璟渊来送开业物料的时候,看到李三在帮忙,满意地点点头 —— 李三虽然憨厚,但办事可靠,有他在隔壁,苏软桃的安全多了层保障。
“李大哥,辛苦你了。” 萧璟渊说,“以后软桃在这儿开店,还要多劳你照看。”
“应该的!应该的!” 李三赶紧说,“萧公子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软桃姑娘,要是有人敢来闹事,我第一个不答应!”
萧璟渊笑了笑,没再多说,只是把带来的物料递给苏软桃:“这是我让御厨准备的新鲜食材,开业当天用,保证新鲜;还有这些灯笼,是江南样式的,挂在门口,添点喜气。”
苏软桃接过物料,心里暖暖的:“谢谢你,阿渊,你想得真周到。”
夕阳西下时,铺面终于收拾好了。门口挂着江南样式的红灯笼,木牌上的 “桃记小馆” 四个字在灯光下泛着光,墙上贴着栩栩如生的桃花剪纸,桌上铺着浅蓝色的桌布,整个铺面温馨又雅致,像江南的小馆,让人一看就觉得亲切。
“好了,终于收拾好了。” 苏软桃松了口气,脸上满是成就感。
“姑娘,明天就要开业了,我们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好好招待客人。” 春杏说。
“好。” 苏软桃点点头,和春杏、李三道别后,跟着萧璟渊回了清桃院。
路上,萧璟渊看着苏软桃,轻声说:“软桃,明天开业,别紧张,有我在,还有李大哥和春杏,我们都会帮你。”
“嗯,我知道了。” 苏软桃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 —— 明天,她的小馆就要开业了;明天,她的梦想就要实现了;明天,她在京城的新生活,就要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