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界通道传闻一
晨雾刚漫过青石板路的纹路,药庐的竹帘就被风掀起一角。林越正低头碾着草药,听见院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抬头时,见是镇上的老邮差,怀里揣着封泛黄的信,信封边缘都磨出了毛边。
“从南疆来的,辗转了三个月呢。”老邮差抹了把汗,指尖在信封上点了点,“听说那地界最近不太平,总有人说瞧见光带从山眼里钻出来,像条银蛇似的,缠着月亮转。”
林越拆开信时,纸页上的字迹还带着点潮意。是南疆的旧识写的,说澜沧江畔的山民近来夜不敢出门,说那座叫“断龙崖”的山坳里,每到亥时就裂开道缝隙,里头淌着淡紫色的光,能闻见檀香混着草木的清气。有胆大的樵夫凑近过,说听见缝隙里有丝竹声,像极了古籍里写的灵界乐章。
灵界通道传闻二
“他们说那是灵界的通道开了。”信里这么写着,字缝里都透着惊奇,“前日有只白狐从缝里跑出来,尾巴上缀着星子似的光,见了人也不怕,就蹲在石头上看月亮,天亮了才跳回缝里去。”
正看着,院门外又热闹起来。卖花的阿婆挎着篮子经过,嗓门亮得像铜铃:“听说了吗?青云山的道长昨夜观星,说紫微星旁多了颗客星,亮得能照见云彩——老辈人说,这是灵界的门要开了呢。”
药炉上的水“咕嘟”冒泡,林越把信纸凑近了些,水汽模糊了最后几行字。大意是说,有位云游的僧人路过断龙崖,在崖壁上题了句“两界风烟共一炉”,引得山民们天天去烧香,盼着能从通道里讨点灵界的福气。
灵界通道传闻三
午后去镇西头的书铺,掌柜的正翻着本缺了页的《山海异志》,见了林越就招手:“你看这段——‘灵界通道开时,必有异香绕山,异鸟衔珠,凡人若有机缘,得见通道中影,可求一桩心愿’。这不就应了南疆的传闻?”
书页上还夹着片干枯的凤凰花瓣,是去年林越从南疆带回来的。他捏起花瓣,忽然想起那时在澜沧江上乘船,船家说过,灵界和人间原是连着的,就像河的两岸,只是后来水涨了,桥才隐了去。如今水落了些,桥影便又露出来了。
暮色漫过窗台时,林越把信折好,夹进《山海异志》里。窗外的蝉鸣渐渐歇了,天边浮着朵淡紫色的云,像极了信里写的通道光带。他忽然觉得,那些传闻或许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天地这么大,总有些缝隙,藏着不为人知的光亮,等着被人撞见,然后变成故事,在晚风里轻轻摇晃。
隔壁的绣娘正哼着新编的小调,调子软软的,带着点期盼:“月芽儿弯,星子闪,灵界的门儿悄悄开,一朵云儿飘过来,载着心愿落窗台……”林越听着,忽然想去断龙崖走一趟。说不定站在那道缝隙前,真能听见两界的风,在一块儿说着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