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外的杀戮并未持续太久。
在“铁荆”系统无情的绞杀和毒雾的迟滞作用下,那两百多头丧尸,包括其中凶悍的赤瞳变异体,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就被彻底解决。
原本嘈杂的嘶吼和碎裂声逐渐平息,只剩下风雪吹过林间,以及那片区域弥漫着尚未完全散去的淡淡紫色雾气,还有满地狼藉、正在被积雪缓缓覆盖的残骸。
围墙上的居民们看得心潮澎湃,议论纷纷,脸上充满了自豪与安全感。
直到苏离清冷的声音通过扩音设备响起,才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
“战斗结束。防卫队注意,待毒雾完全消散后,派出小队,穿戴好防护装备,收集晶核,同时统计‘铁荆’区域的植物损耗与损伤情况。”
“是!指挥官!”陈墨立刻领命,开始安排人手准备。
苏离随即下令打开侧门。
门外,那十几名劫后余生的异能者依旧惊魂未定,或坐或站,贪婪地呼吸着新城内相对洁净、温暖的空气,望着那扇缓缓开启的金属门,眼神复杂。
苏离走下围墙,来到门口。
陈墨和石坚带着几名队员护卫在侧。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这群狼狈不堪的幸存者。
他们大多身上带伤,衣衫破烂,脸上混杂着疲惫、后怕,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惊——显然,刚才“铁荆”发威的场景深深烙印在了他们脑海里。
“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苏离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群人中,一个看起来像是领头的中年男人挣扎着站起来。
他脸上有一道疤痕,眼神中还残留着些许警惕,但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苏离的敬畏。
“我……我叫吴锋。我们……我们原本是附近几个小据点的幸存者,后来据点被尸群攻破,我们就凑在一起,在野外流浪,靠狩猎落单丧尸和搜寻废墟勉强过活。”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身后紧闭的大门和高耸的围墙,语气带着一丝苦涩和自嘲:
“我们之前就隐约听到过关于‘新城’的传言,说这里有好吃的,有秩序……但我们不太敢信。
这世道,哪有什么真正的净土?我们怕……怕这里也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好人的幌子,实际上跟以前那些吃人的基地没什么两样,进去了就失去自由,甚至更糟……”
旁边一个年轻些的女人接口道,声音带着哭腔:
“所以我们一直犹豫,没敢直接过来。
直到今天,我们在一片废墟里找物资时,不小心引来了刚才那群丧尸,数量太多了,我们根本对付不了,只能拼命跑……慌不择路,就想到了这个传说中的‘新城’方向,算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吴锋叹了口气,接过话头,语气复杂:
“说起来,我们引来了尸群,给贵基地添了麻烦,这是我们的过错,我们认。
但……阴差阳错,也正好……算是帮贵基地测试了一下外面这片林子的威力?”他说这话时,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脸上露出一丝尴尬。
他身后的同伴们也纷纷低下头,有的面露愧色,有的则偷偷观察苏离的反应。
陈墨在一旁听着,心中明了。
在末世,这种警惕和犹豫太常见了。磐石基地初期,何尝不是如此?引丧尸过来固然是错,但他们也确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地验证了“铁荆”防御系统的强大,某种程度上,算是递上了一份不算太好看的“投名状”。
苏离沉默了片刻,她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审视着眼前这群人。
他们有过错,但也有在绝境中挣扎求生的本能,以及……还算坦诚的态度。
“引来丧尸,是过。”苏离终于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淡,“能在绝境中想到此地,并活下来,是你们的本事。至于测试……”
她微微停顿,目光扫过远处那片重归寂静、却暗藏杀机的林地,“就算没有你们,‘铁荆’也需要实战数据的反馈。功过相抵。”
她的话让吴锋等人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苏离的话锋一转:
“新城有新城的规矩。这里提供秩序与庇护,换取的是劳动、服从和贡献。没有不劳而获,也没有挑战规则的特权。
愿意遵守,就留下,接受安排。不愿意,现在可以离开,自寻生路。”
她的条件清晰而冷酷,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吴锋和同伴们快速交换了一下眼神。
经历了刚才的死里逃生,亲眼见识了新城恐怖的防御力和内部井井有条的环境,他们哪里还有别的选择?
自由固然可贵,但在随时可能丧命的野外,所谓的自由不过是绝望的另一种形式。
“我们愿意留下!遵守规矩!”吴锋率先表态,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带他们下去登记,检查身体,分配临时住所和任务。”苏离对身旁的后勤人员吩咐道。
看着这群新成员被带走,苏离转身,对陈墨等人道:“通知各部门负责人,一小时后,指挥中心开会。”
一小时后,指挥中心。
苏离、陈墨、李哲、温瑶、方小敏、林博士、石坚,以及负责后勤的老周等核心成员齐聚一堂。
苏离没有绕圈子,直接切入主题:
“今天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外面还有像吴锋他们这样的人,宁愿在风雪和丧尸中冒险,也不愿轻易依附某个势力。
他们或许是多疑,或许是想保留自主,但这也说明,并非所有幸存者都愿意立刻加入一个像我们这样有严格规则的基地。”
李哲推了推眼镜,接口道:
“指挥官的意思是,除了吸纳人口,我们或许还可以考虑另一种与外界交互的方式?”
“没错。”苏离点头,“基地目前晶核储备虽然有一定积累,但异能者提升、能量防御罩、以及未来的扩张,都需要大量晶核作为能源和资源。
同时,我们的‘沃土计划’和养殖业已经能稳定产出富余的粮食和部分基础物资。”
她环视众人:“我在考虑,是否在确保基地自身安全和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对外有限度地开放物资交易。
用我们富余的食物、药品、甚至是一些基础的武器护甲,向外来的、不愿意加入但需要资源的幸存者或小队,交换晶核,或者其他我们需要的特殊材料、技术、情报。”
这个提议让在座众人都陷入了思考。
陈墨首先发言,带着谨慎:
“交易确实能吸引外部资源,快速积累晶核,减少我们自身外出狩猎的风险和消耗时间,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内部建设和防御上。
但是,风险也不小。如何确保交易安全?如何防止交易点被大规模尸群或者心怀叵测的大型势力盯上?”
石坚表示赞同:“陈队说的对。而且,交易对象的筛选也很重要,万一引来饿红了眼、铤而走险的家伙,容易出乱子。”
温瑶从医疗角度提出担忧:“如果开放交易,接触外部人员,疾病防控也需要格外注意。”
方小敏则想到了另一方面:“如果交易开展,或许我能通过植物感知,辅助判断一些外来者是否带有恶意?”
林博士更关注技术层面:“交易如果能换来一些稀有的实验材料或者破损的科技造物,对研究帮助会很大。但需要建立严格的检验流程。”
老周从后勤角度补充:“物资调配和定价需要一套详细的规则,不然容易出问题。”
李哲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利弊都很明显。我认为可以尝试,但必须建立在绝对安全可控的前提下。
比如,设立一个距离主基地有一定安全距离、但又在‘铁荆’防御范围内的固定交易点;
限定交易时间和人数;
交易由防卫队全程监控;制定明确的交易物品清单和价格表;对交易对象进行初步筛选和登记。”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逐渐深入。大家都明白,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它能加速新城积累,也可能带来新的威胁。
苏离静静地听着所有人的发言,末了,才总结道:
“大家的意见都很重要。此事关系重大,不必急于立刻决定。李哲,你负责综合各方意见,草拟一份详细的《对外交易可行性评估与风险管控方案》。
陈墨、石坚,你们负责从防卫角度提出安全预案。
老周,你核算一下我们可用于交易的物资底线和初步定价思路。其他人有任何想法,都可以随时补充。”
她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新城要走下去,不能只固守自保。如何在风险与机遇之间找到平衡,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