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基地内部,压抑的气氛几乎凝固成了实质。
每一次有人被带走“见面”,都会在幸存者中引起一阵无声的恐慌浪潮。
这天下午,又一个倒霉蛋被点名带走了。
是个脾气火爆的力量强化系异能者,据说因为顶撞了监工。
牢房里的人们眼神麻木地看着他被拖走,仿佛在看一个即将被送上流水线的零件。
几个小时后,他被扔了回来,像一袋破布般瘫在角落,手腕内侧多了一个熟悉的、扭曲的黑色烙印。
他眼神空洞,之前那股桀骜不驯的劲儿消失得无影无踪。
陈墨几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机会!必须冒险一试!
接下来的半天,他们利用一切机会,艰难又隐蔽地靠近那个人。
送水时“不小心”洒在他旁边,扶他起身时低声快速说一句“我们都一样”,
甚至让方小敏假装摔倒撞到他,趁机传递一丝微弱的、共情的情绪波动——不是怜悯,而是同病相怜的痛苦和不甘。
起初,那人毫无不在意。
但就在傍晚分发那点少得可怜的食物时,陈墨趁乱将藏的半块额外饼干塞进他手里,并用几乎听不见的气声急速说道:
“我们知道烙印的事,我们想反抗,需要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那人身体几不可查地僵了一下,空洞的眼神里似乎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
他机械地嚼着食物,手里却将那半块饼干死死攥住。
夜深人静,当牢房里大多数人都陷入疲惫的昏睡或麻木的清醒时,那个人影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地挪到了陈墨他们附近的阴影里。
“为什么…还要问…”他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带着一种深深的绝望和…一丝残留的不忿,
“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反抗?呵…没人能反抗他…”
“不试试怎么知道?”陈墨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我们和你一样,都不想变成傀儡。告诉我们,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对你做了什么?”
那人沉默了很久,久到陈墨以为他不会再开口。
终于,他极其轻微地、几乎用唇语说道:
“…他…他的手…放在我头上…很冷…然后…像是有什么东西…从身体里被硬生生抽走了…脑袋里空了一块…浑身发软…”
他的呼吸急促起来,仿佛回忆起了极大的痛苦,但眼中那丝不忿却明显了一些:
“…但是!我感觉到了!
抽完的时候…他…他喘了口气!虽然很快掩饰了…但我看到了!他额头有汗!他也会累!”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般在陈墨几人脑中炸开!
基地长抽取异能,并非毫无代价!他会疲惫!
李哲猛地抓住陈墨的胳膊,手指因为激动而用力,眼中爆发出一种近乎疯狂的光彩:
“机会!这是天大的机会!”
他急速地压低声音,语速快得惊人:
“如果他每次抽取都会消耗巨大,甚至会陷入短暂的虚弱…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主动制造一个他不得不出面,甚至可能需要连续抽取异能的巨大麻烦?逼他消耗!逼他露出破绽!”
“什么麻烦?”雷昊急问。
“血!”李哲的眼神亮得吓人,“还记得小杨那次吗?大量的鲜血,能瞬间吸引来海量的丧尸!
如果我们能在基地内部,制造一场足够大、足够血腥的混乱…引来尸潮冲击围墙!
基地长就不得不出面!甚至可能需要抽取更多人的异能来补充消耗或应对危机!”
这个计划疯狂而危险,几乎是在刀尖上跳舞,甚至可能拉着整个基地陪葬。
但在这绝境之中,这似乎成了唯一能撬动那块巨石的机会!
那个刚刚被烙印的人,听着他们的低语,死寂的眼中竟然也重新燃起了一点微弱的火光。
“…我知道…还有不少人…心里憋着火…只是没人敢…没人带头…”他嘶哑地说,“如果…如果真乱了…也许…”
一个疯狂的计划,开始在这恶臭肮脏的牢房里,悄然酝酿。
……
“新城”基地,实验室内气氛凝重。
林博士的临时工作台上,堆满了画满复杂能量回路和计算公式的草纸,旁边散落着好几个烧焦、融毁或直接爆裂的能量元件残骸。
他本人头发凌乱,眼窝深陷,嘴唇因为焦急和专注而起皮干裂,整个人处于一种濒临崩溃的亢奋状态。
“不对!又不对!”他猛地将手里一个冒着青烟的小型能量聚焦器摔在桌上,抱着头痛苦地呻吟,
“高频振荡总是失控!能量无法在指定频率上稳定共鸣!
要么功率不足无法形成有效护盾,要么瞬间过载烧毁元件!这已经是第七个版本了!”
苏离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又一次失败的实验。
她理解林博士的崩溃。
“天网”系统的构想远超当前的技术水平,每一步都像是在未知的黑暗里摸索。
她已经解决了能源稳定输出的问题,甚至能模拟出基础的能量力场形态。
但如何将这股能量精确地、高频地、可控地发射到预定空域并维持住,成了最大的技术瓶颈。
林博士的设计一次次接近成功,却又总是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休息一下,博士。”苏离开口道,“你的大脑需要冷却。”
“休息?怎么休息!”林博士几乎是吼出来的,布满血丝的眼睛瞪着苏离,
“能量在逸散!时间在流逝!如果‘天网’无法实现,‘新城’就永远缺一道最关键的屏障!我…”他的声音突然哽住,巨大的挫败感和压力让这个一向乐观的研究者几乎要哭出来。
苏离没有再多说,只是递过去一瓶水。
她知道,此刻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
她自己同样面临着难题。
晶核能源供应站运行产生的能量盈余比她预想的要多,这些能量如果不能有效利用,就是一种浪费,甚至可能造成回路负荷过重。
她原本设想将这些盈余能量注入“铁荆”防御系统,进一步提升其威力和反应速度。
但实际操作中发现,植物的承受力有上限,过量的能量输入反而会使其枯萎甚至自燃。
另一种想法是尝试能量存储,但现有的技术根本无法安全有效地储存如此狂暴且性质特殊的能量。
她走到实验室角落,那里摆放着几颗未经转化的原始晶核。
她拿起一颗,感受着其中混乱而磅礴的能量流。
如何才能更高效、更精细地利用它们呢?
不仅仅是转化,而是…拆解?重组?或者像编程一样,赋予能量更具体的“指令”?
林博士的失败和她的困惑,都指向同一个核心:他们对能量的理解和操控,还停留在相对粗浅的阶段。
要实现“天网”,要真正高效利用晶核,他们需要一场技术上的“顿悟”,或者一次突破性的实验成功。
苏离凝视着手中浑浊的晶核,目光深邃。
也许…她需要换一个思路,不再仅仅依赖于林博士的科技侧研究,而是更深入地结合她自身的异能,去“感受”和“引导”能量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