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大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中的船舱。投影幕布上并列着三个触目惊心的标题:“启明”量产前的技术挑战、“337调查”升级的司法危机、海外舆论的恶意抹黑。三重压力如同滔天巨浪,冲击着在座每一位核心管理者的神经。焦虑和不安在空气中弥漫。
林渊站在台前,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张紧绷的面孔。他没有急于讨论具体问题,而是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力量:
“我知道,大家现在心里都在打鼓。技术问题、法律诉讼、舆论攻击,看起来像是灭顶之灾。”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请大家回想一下,从‘磐石1号’流片良率危机,到‘启明’架构推倒重来,再到之前的专利流氓骚扰,我们哪一次不是在被逼到墙角后,又杀出了一条血路?”
他的话语将众人的思绪拉回了过去一次次化险为夷的经历,紧张的气氛稍稍缓解。
“眼前的困难,不过是以前困难的升级版。对手的手段更狠,是因为我们更强了,强到让他们感到害怕!”林渊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们想用组合拳打垮我们,那我们就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组合防御!什么是压舱之石!”
“压舱之石”四个字,他咬得极重。随即,他条分缕析,做出了清晰果断的部署:
第一,技术线:坦诚透明,化危为机。
“赵青,技术问题不容丝毫隐瞒。立刻组织团队,完成温度传感器的软件补偿算法验证,确保万无一失。同时,由你亲自起草一份致全体客户与合作伙伴的公开技术说明,用最详实的数据和最严谨的逻辑,解释问题成因、解决方案以及最终的验证结果。我们要把这次‘瑕疵’的处理,变成展示我们极致负责态度和强大技术纠错能力的舞台!周敏,市场部配合,将这份说明精准投送到每一位关键客户手中,并安排技术团队一对一答疑。”
第二,法律线:强硬反击,直击要害。
“许晴,通知美国律师团队,对‘赛伦科技’的新指控,采取最强势的反击策略。不仅要质疑其证据的合法性,更要主动发起反诉,控告其商业诽谤和滥用司法程序,并申请高额赔偿。同时,启动内部安全审计的最高级别预案,我授权你调动一切必要资源,彻查设计文档的泄露源头,无论是技术漏洞还是人为因素,必须水落石出!我们要让对手知道,构陷的代价是他们承受不起的!”
第三,舆论线:精准辟谣,借力打力。
“周敏,针对海外的抹黑文章,传统的辟谣效果有限。我们的策略是:避开情绪纠缠,聚焦事实展示。立即制作一系列短视频和图文报告,核心内容不是辩解,而是生动展示‘启明1号’在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原型车上的实际路测表现——超低延迟的目标识别、复杂场景的稳定运行、以及远超行业标准的能效比。用无可辩驳的实景性能碾压空洞的谣言。同时,通过‘国创投’等渠道,将我们遭受的不公正打压情况,向关注国际科技竞争的有关方面做客观反映。”
林渊的指令,如同给摇晃的船体一块块压上沉重的基石,瞬间稳定了所有人的心神。他没有纠结于细节的恐慌,而是直指问题核心,将危机转化为展现公司韧性、技术实力和商业诚信的机会。
“同志们,”林渊最后环视全场,语气斩钉截铁,“这是一场立体战。技术是我们的矛与盾,法律是我们的规则屏障,舆论是我们的气场展现。三条战线,必须协同推进!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星火’不仅能在顺境中领先,更能在逆风中翱翔!”
会议结束,管理层迅速行动了起来。赵青团队连夜奋战,优化补偿算法,并撰写了措辞严谨、数据翔实的技术说明。周敏团队则策划了以“真实效能,见证不凡”为主题的市场沟通方案。许晴则与中美律师团队彻夜连线,制定反击策略,并启动了内部审计程序。
林渊本人则坐镇中枢,协调资源,化解冲突,成为整个公司的定海神针。他的冷静和果决,像涟漪一样扩散到整个公司,原本弥漫的恐慌情绪逐渐被一种同仇敌忾、背水一战的斗志所取代。
几天后,“星火”的主动沟通产生了效果。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在收到详细的技术说明和补偿方案后,对其坦诚和高效表示赞赏,甚至将此次事件作为供应商风险管理的正面案例在内部分享。首批海外核心客户在观看了实景路测视频后,也对谣言产生了免疫力,表示将继续关注产品进展。
法律战场上,强势的反诉策略果然起到了震慑作用。“赛伦科技”的攻势明显放缓,似乎在重新评估这场官司的代价。内部审计也锁定了几个可能存在漏洞的文档访问节点,虽然尚未找到确凿证据,但安全体系得以加强。
舆论的浪潮虽未完全平息,但“星火”以事实为依据的回应,开始在一些理性的行业圈层中赢得理解和支持。
惊涛骇浪依然存在,但“星火”这艘航船,因为拥有了坚实的“压舱之石”,在风浪中稳住了船身,继续朝着目标破浪前行。而林渊深知,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