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时候,王屿也给了她两块钱和两张烟票,让帮忙带两盒烟。还特意给她说了牌子。
因为这个牌子的,岛上供销社没有。
让余墨没想到的是,施工队晚上也加班在干活。
一天的功夫,电都拉起来了,学校里灯火通明的。
照呢她家都多少有些亮光。
关键是,走水电也加班啊,大晚上的,有几个人在她家附近挖预埋水管的沟,忍不住和王屿吐槽道:“他们能看的见吗?”
“都带的有头灯。”
“头灯呀,他们卖不,我想要一个。”
“你要那个干什么?”
“晚上赶海能用呀。”
“这个越哥能弄来,改天我跟他说说,让他给你弄一个回来。”
余墨没想到张怀越就有渠道,明天她可以直接问啊!
第二天一早,余墨跟李志军他们三个交代完,还特地让他们在下午货船回来的时候,拉个架子车接她一下。
又给了吴为国十块钱,中间需要啥付钱的东西尽管让他帮着付钱。
然后就背竹篓坐上了船。
一下船就去了之前坐车的那个大叔旁边。
一直等下车才开口:“大叔我今天拉的东西也多,你能不能这次也过去接下我。”
“可以是可以,小同志,这次要去哪接?”
“嗯…就这个城郊公交车云杉路往咱们这边走个一两百米的位置。”
“行,咱可说好,还是原来的价位。”
“嗯嗯,我知道,大叔,我今天下午三点就在这边等着了。”
“你放心,我一定准时到。”
两人商量好后,余墨上了公交车去了市里。
到了那边先去了书店,把她翻译好的资料给了薛馆长。
薛馆长对她的翻译很满意:“余同志,你翻译的很不错,我还以为你会邮寄过来呢,今天怎么出来了?”
余墨笑道:“计划赶不上变化。”
薛馆长笑了笑:“正好,这个月也到了发工资的日子,你一起把工资领了去,我也不用再给你邮寄了。”
“行。”
又能领工资了,余墨很开心,算算她来到海岛上,两个八十,两个十几块,加起来快两百块了呢。
稳定下来,一年攒个一千块没问题。
等过几个月,再和薛馆长提提档的事,工资就更可观了。
薛馆长给了她八十块,一斤的糖票,一斤的肉票,半斤的油票,还有一张工业票。
“这次正好有个很紧急的任务,你翻译的快,我觉得这事得你胜任。”
“薛馆长,什么材料?”
“是一份关于军用造船这一块的。你先看看。”
薛馆长说着,把一个文档袋子给了她。
余墨打开一看,应该是国外哪个科学家的手稿,里面的内容很乱。
“薛馆长,咱们这里有英文词典吗?我想买一本。”
“有,不用买,只要你能把这个翻译出来,书店送你一本,但是二手的。”
“这资料我能翻译,就是怕有些专业词汇把握不准,才想着要一本英文词典。”
她农场书店有,但国外的英语更新快,她怕后世的和现在里面有些词有改动。
薛馆长从书架上给她拿了一本很厚的外文词典,外面的封皮已经磨损了。甚至还烂了,但不影响使用。
“这资料需要在一个星期内翻译好,以防万一,不能邮寄,如果你到时候没时间,我可以亲自去岛上取。”
“薛馆长,我现在放假,最近正好没啥事,翻译好我就亲自送过来。”
薛馆长笑了,他就是想到了余墨最近放暑假,时间多。
而且她专业能力很厉害。
从书店出来后,余墨又去了银行把李馆长给她打的钱取出来。
又拿着昨晚王屿给她的单子去了照相馆,把送过来要洗的照片取了出来,才往百货大楼走。
来之前她也是列了个单子的。
比如之前没有想到的日常用的东西,雨伞,雨衣,胶鞋。
说实话胶鞋用的比较少,她在海岛上,只有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注意下形象,穿的凉鞋,她自己的那些皮鞋现在都穿不着。
休息天直接一个凉拖鞋搞定。
雨靴下雨天穿吧。
由于买的多,余墨就看那售货员把她这些单子弄完后,将写的二联单,连同她递过去的钱一并用铁夹子夹好,挂到铁丝上,用力一甩,铁夹子一个个刷刷的沿着铁丝滑向收银台。
这场面好像后世豪门太太去商场扫货那般畅快。
东西拿齐,又去了三楼卖电器的柜台。
一问风扇,吊扇一百三,加十张工业票。
落地扇贵七块钱,要十二张工业票。
想了想,余墨还是买了台落地扇,能来回搬着挪动。
“同志,您知道市里哪有卖蹲便器的吗?就是马桶。”
“那玩意儿呀,建材商店有卖,出了百货大楼,往西走五百米就到了。”
“谢谢您。”
出来以后,余墨往西走了一会,就看到路边有一个一层的商店,上面写着建材商店。
旁边紧挨着的还有个家具商店。
一进去发现,里面很大。
一点也不像商店,反而像是仓库。
里面就门口有几个柜台,其他地方都堆了大大小小的建材。
余墨问了一进门的那个柜台售货员:“同志,咱这里有卖蹲便器么?”
售货员抬头看了她一眼道:“有,十块钱一个。”
余墨赶紧拿出十块钱给她。
这年代挑拣是不可能的。
人家拿过来只要没有质量问题就行。
这个年代的质量也确实的好,根本不用担心。
“跟我来吧。”
那售货员带着她去了里面一处,这边放了十几个蹲便,还有好几个坐便。
想了想,余墨还是选了蹲便,蹲便好打扫。
这年头谁来家里上个厕所,坐便也不干净了。
这里有卖电线,水管子的,不过这些她都不需要。
出了建材商店,又去隔壁的家具店,这里面比建材商店还要大,各式各样的家具都有。
她看上了一个很精致的复古五斗柜,八十宽,深四十,高一米一的样子,花十块钱买了。
给了里面的搬货工几个糖果,让他们给抬出来放到一个不起眼的位置。
等没人的时候连着蹲便一并收进了农场。
今天差点忘了给他们买烟。
余墨又返回了百货大楼买了几盒烟。
自己也买了一盒回去。
中午又在国营饭店打包了些清补凉,还买了一份椰子鸡。
回去的路上大概一算,感觉她这两个月白干了,花的没剩下几个钱。
唉,以后还是少出岛吧,能省钱。
三点,大叔拉着牛车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她身边的一堆的东西。
一个包裹,一个蹲便,一台电风扇,一个五斗柜,还有一台缝纫机,一辆自行车。
“小同志这是要结婚了?”
不然怎么会拉这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