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典结束之后,乔丽丝以及高凯,还有一众战国的高层,接待了他们所邀请过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
在这个时候,全球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华夏、越南、老挝、古巴和北朝。
这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多多少少,在他们的国内,都有一些可以出口的产品。
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反映了其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特点。
特别是华夏,作为现如今社会主义国家当中,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出口商品已呈现多元化趋势。
高凯负责与华夏方面所派过来的魏政委一众代表,进行贸易洽谈。
坦丁戈尔负责与北朝进行贸易洽谈,剩下的其他国家,也专门派的有专人,跟他们进行贸易洽谈的对接。
整个贸易洽谈会,持续了整整半个月,6个国家互通有无。
最大的赢家要数华夏,因为华夏的各种产品最多,体积也最大,发展速度也最快。
战斗人民共和国直接向华夏,下达了大量的订单。
大宗商品就有纺织品的服装、棉制品、玩具、鞋类、家电的电视机、冰箱、农产品的茶叶、水果、化工产品的塑料制品以及矿产资源煤炭。
轻工业机器的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日用五金的锁具、工具、家用电子设备的收音机、录音机。
同时也向越南下单了大量的能源与农产品。
原油、大米,咖啡、煤炭、水产品的对虾、鱼类等。
还有一些加工产品的纺织品、服装、鞋类,此时的越南,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崛起。
同样也有资源型产品的橡胶、木材。
越南在这个时候的进出口总额达81亿美元,其中原油、大米、咖啡、煤炭和水产品构成“五大出口支柱”。
跟老挝方面的贸易洽谈,主要针对的就是自然资源,木材和磷肥。
同样也有农产品的咖啡、橡胶、烟草。
跟古巴同样也达成了巨大的贸易量。
向古巴购买的东西,主要是他们的传统支柱产业,蔗糖。
尽管今年产糖量下降,但仍为主要出口。
同时也进口了一些雪茄和镍矿,古巴的镍矿,是全球重要生产国。
至于北朝方面就只能购买他们的矿产资源,锌矿砂,煤炭、铁矿石。
还有农产品的人参、海产品。
最后在高凯和魏政委两个人的商讨之下,也直接购买了大量资源型产品,煤炭和稀土等矿产资源。
小型机械设备的农业机械、食品加工机械,高凯也没有放过,直接下了大量的订单。
由于华夏沿海开放战略,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通过“三来一补”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模式,推动出口加工产业发展。
欧美市场对低价消费品的需求旺盛,华夏产品凭借成本优势,迅速填补市场空白。
现如今的战斗人民共和国一穷二白,经过乔丽丝一众高层的再次商议讨论之后。
哪怕是现如今国内已经拥有的东西,也可以大量的向其他国家购买回来。
能在当下用得到的,肯定是急需的产品,如果在当下用不到的,那就全部囤积起来,反正这一些矿产资源以及原材料,也不会腐烂。
定下了调子之后,战斗人民共和国的谈判代表团,在手中不缺钱的情况下,开启了疯狂购物的模式。
高凯直接向华夏下达了200亿美元的订单,当中最多的产品,就是煤矿和各种稀土,同样也包括了一些粮食。
越南也拿到了50亿美元的订单,最主要的产品,依旧是煤炭和大米,还有原油。
老挝也拿到了20亿美元的订单,产品集中在了木材和橡胶。
古巴更是拿到了60亿美元的订单,产品覆盖了蔗糖和镍矿,以及一些医疗产品。
北朝拿到了2亿美元的订单,最主要就是锌矿砂,煤炭和铁矿石,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们家被封锁的太狠了。
他们的国内,这一些自然资源也并不是很多,所以仅仅只得到了2亿美元的订单。
这当中还加上了一些农产品的人参以及海产品,这才堪堪凑齐了2亿美元的订单。
这一次被邀请过来的另外5个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拿到了他们心中满意的订单。
接下来,6个国家确定了订单之后,就开始商讨如何将这一些东西,运到战国国内。
这一场贸易洽谈,战斗人民共和国并没有出售任何的东西,一口气就从另外5个国家身上,花出去了332亿美元。
如此大的一笔订单,在1993年底,已经算是很大的一笔进口订单了。
等到这一些货物,运到战国国内的时候,就要到1994年了。
5个国家的代表,拿到了订单之后,商定好了货物运送到战国的日期,就开始急匆匆的返回国内。
刘大憨和李天顺两个人,向魏政委打了报告,暂时留在了战国国内,在这边玩半个月左右,他们才会回去。
对于他们的要求,魏政委肯定是举双手赞成的。
这新成立的战斗人民共和国,可是一个富得流油的财主,肯定是要打好一定的关系。
此次上面的人派他过来,本来想让他利用高凯的关系,可以拿到更多的订单。
还没等他找高凯说出这样的要求,订单就已经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