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荔巷的房子已经建好一段时间,家具配件那些也陆续到位。
并排的两栋楼,都是四层的样式,顶上加了一截矮矮的隔温层,既美观,夏天也可以隔热。
南市的盛夏,那气温可不是闹着玩的。
苏林昭的命名方式很简单,从巷子里头开始,两栋楼分别是1号楼和2号楼。
这个名字,被苏柏嫌弃也是理所当然,她取名是真有些敷衍。
苏林昭觉得挺好,简单好记,对应门牌号,还不会弄混。
考虑到主要用途是出租,当初设计的时候,为了最大程度地把面积都用上,同时兼顾一些采光和舒适性要求,设计的是‘回’字型的筒子楼。
起初苏林昭想一步到位,直接建成单元楼的形式,每户带有独立的厨卫,几十年都不会过时。
不过考虑到造价太高,以及每层房间数量少,回本周期太慢等问题,最终还是选择了筒子楼。
用苏柏的话来说,“你建的这么好,房租还能便宜到哪儿去?有钱的人家自己买不好吗,经济紧张的,还租这么贵的房子,不就是个负担。”
苏林昭想想,对苏柏的说法很是赞同。当然最重要还是那造价,顶不住啊,就现在这筒子楼,当时也差点把她存款都给清空。
拐角处是加宽的楼梯,方便多人同时进出。
每层楼的尽头处,是公共厕所和水房,过道特意留宽了些,不会过于拥挤。
至于里面的户型,都是最简单的户型,就两间屋子,室内总共二十来平的样子。拐角处的会稍微大一些,但也不会相差太大。
尽量照顾到各个方位的采光,然而有些难以避免,比如两栋楼相邻的那一面,虽中间留了些间距,但这一面的房间,采光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
不过总体来说,苏林昭对此挺满意。
新的房子,到处看着都是崭新的,透亮、大气、宽敞。
当然,等人员住进来,就会慢慢开始变得拥挤,同时,充满人间烟火气。
这哪里是房子,这是她将来的养老金啊。苏林昭看着眼前的两栋大楼,真的是不管看多少次,心情还是会很好诶。
来到这边七八年,她想当包租婆的小小心愿终于实现了。
而且这么大两栋楼,以后不管是长期出租也好,拆迁也罢,她以后的日常生活是有保障了。
“姐,你这都弄好了吧?准备什么时候开始招租?”
周日,难得苏柏放假,加上苏大哥,兄妹三个来这边看看新房子。
“妈妈已经找人看好日子,这个月底,十九号那天,搞个简单的仪式,就正式招租了。”
苏柏掰着手指头算算,“不是休息日啊,我不知道能不能请到假期诶。”
他们现在课程多,然后因为一些其他的事情,偶尔也需要请假,次数太多,现在已经是老师重点关注对象了。
没什么重大事情,请假不一定会批。
“对啊,下个星期二。没事,你不用请假过来,爸妈还有大哥大嫂都在呢,你来不来都行。
让你平时多注意学习吧,你不听,考上大学后,没人管你的学习,就跟脱缰的野马似的,那成绩我都没眼看。
但凡你成绩好点,现在请假也不至于这么麻烦啊。”
一般来说,只要成绩能保持在上游,平时表现积极些,哪怕请假稍微频繁些,老师也不会多说什么。
哪像他这样的,成绩就差倒数了,还时不时想请假,老师能批准才怪呢。
“我…我那不是,之前太忙了嘛。以后肯定不会的,你等着,等这次期末考试,肯定能考个前…肯定能考个中游回来。”
苏柏不太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自从考上大学之后,在学习上,是有点懈怠了。
毕竟每天上课,哪有做生意赚钱来的有意思?
苏林昭没有多说什么,都是上大学的人了,知道孰轻孰重。哪怕是作为亲姐,也不好干涉太多。
苏大哥刚刚就没插嘴,毕竟学习上的事情,他从来就没懂,这种事情,当自己听不见就好了。
此时等他们讨论完,才说道:“昭昭,你这房子建的真不错。我和大堂哥商量好了,就我前阵子新买的那两套老房子,到时候就拆了按照你这个样式建。
刚好你对这些流程都熟悉,到时候帮我们指点一下。”
“大哥,你们决定好了?没问题呀,等回去我整理一下思路,把流程那些尽量写完整给你,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随时来问我。
我记得你新买的那两套房子,离这边不远?”
苏林昭应下,边聊边带着他俩往里头走。
他们今天过来,主要是最后再检查一遍,要是没问题,就只等着下周二的正式招租了。
刚好房子建成之后,苏柏还没看来过,就顺便过来玩玩。
苏大哥点点头,“对,就隔了两条街,距离不远。我本来是想先出租着,等我和你嫂子再攒攒钱,到时候拆了直接建。
不过前几天大堂哥听到消息,过来找我,说我俩合伙一起建。
加上买房子的钱,一人一半,到时候房子建好,直接对半分。
我想着这样也不错,早点建成,也能早点回本。就像你们常说的,现在这社会,一天一个样,再等两年,谁知道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苏林昭赞同,“这样也挺好,刚好你们俩合伙,各取所需,还能分摊风险。位置离我这不远,到时候有点什么事情,可以互相照应。
大堂哥人是靠得住的,不过亲兄弟,明算账。你们最好还是提前签好协议,省的后面为了一点小事,伤了感情。”
一起做生意也好,合伙建房也好,最怕前面不说清楚,后面有纠纷闹矛盾,搞到最后亲戚、朋友,都没得做。
“我心里有数,大堂哥也说了,我们到时候请人拟一份协议,把所有的事情,提前用白纸黑字确定下来。”
其实这些事情,苏大哥和大堂哥苏志东已经提前商量过许久,差不多快定下来了。
不过苏大哥已经习惯,先找苏林昭确认一遍,直到她说可以,才能放心。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养成的习惯,反正大家都默认,大事上,听取苏林昭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