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没有徒生波折,一切顺利,苏林昭过来一起看过之后,双方条件谈拢,当场办了手续。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刚过完户第二天,原先看的那家,老爷子松口想卖房子了……
钱阿姨踌躇半天,不知如何开口,要不是亲戚再三托她过来问问,她是断不会来蹚这趟浑水。毕竟当初人家小柏诚意给足了,结果临到头老爷子反悔不想卖,害人家白白折腾这些天。
而且要是还没买到房子也就罢了,她帮忙问问又不费什么事,说不定能成就一桩好事。
但现在人家刚买到新房,这会上赶着再来问,不是为难人家嘛?
“小柏啊,你看这事,我也就是推脱不过,帮忙问个话,就顺便把这个事情告知你一声。你看我也是刚知道你们这新房子都买好了,这个事情你知道就行,回头我去他们说清楚,你不用为难。”
换位思考一下,要是她遇到这事儿,之前谈得好好地反悔,现在房子都买好了,又找上门来,她高低得去说几句。又不是只有他一家卖房子,他不愿意卖有的是人卖呢。
苏柏倒不是介意这个,而是在想有没有必要买。
按位置来说,这院子就在学校大门口斜对面,是正合适的,而且也方便管理。
虽然附近只需要开一家书店的分店就好,但房子买下,又亏不了,到时候再考虑开个其他的店铺也不错,好像可以买?
这边的房子比起市中心来说,确实很便宜,他手上现在又不缺钱,买就买了。
“钱阿姨,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在中间给我们传话多辛苦,而且您就是热心帮忙,又不是图什么好处,我们对您只有感激之情。
之前那个房子的位置我是真挺喜欢,我姐当时来看过,她也很满意。
要不这样,如果他现在确定了想卖,我还是有兴趣的。不过价格方面,就只有上次谈好的这个价格,肯定是不能再加了。”
钱阿姨没想到他还想买,知道他家条件不错,但看这买房的架势,岂止是不错啊。
买套房跟她们买颗大白菜似的。
“小柏,好吧,既然你还有意向,我就再帮你跑一趟,价格他没说,我不知道你还想不想买,就没问太详细。不过想来应该不会再涨,附近的房子,价格差不多就是这个水平,再加可就砸手里了。”
“行,那就麻烦钱阿姨了,为了我的事情,麻烦您跑前跑后的,我可过意不去。最近什么时候有空,我请您吃顿饭?郑老师有空不?带上您家里人一起去吧。”
钱阿姨没同意,“跟我还客气啥,我家老三的辅导书不也多亏了你,都这么熟了,别浪费这个钱。”
“那我就不和您客气,以后如果还有需要买什么书,跟我说一声就行,包在我身上。”
……
“所以,最后你还是成功买下了那套小院?”
苏林昭沉默,这后续发展是她没料到的。
苏柏坐在躺椅上,将石榴一颗颗剥下放碗里,“对啊,现在那边有两套房子,我准备把校门口那套打通,在靠马路这边开个门,作为书店的分店。到时候我也不用再给他们做代买的工作,这一趟趟的,还挺累呢。”
“另一套呢,准备怎么安排?”
“我还没想好呢,现在有更合适的,那边就先空着了,到时候再看怎么安排吧。这不是和你学的吗,有合适的房子,先买下再说,反正吃不了亏,是吧?”
那当然,位置还行,价格也不错,遇到了当然要买下。
眼前这些年,这么便宜的房价,跟白捡也没什么区别了,刚好手上有钱,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苏林昭对于买房这件事,那可是非同一般的热衷。
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现在苏家其他人对买房的兴趣也很大,只要手上有钱,遇到喜欢的房子,该下手时就下手。
苏林昭见他碗里的石榴剥得差不多了,起身去厨房拿了把勺子过来。她喜欢吃石榴,但是不喜欢剥皮,容易弄脏手,那颜色还洗不掉,得好几天才消。
好不容易逮着个劳动力,估摸着苏柏今天回来,她特意买了一大袋石榴。
舀了满满一大勺,“嗯,挺甜的,这石榴不错。我多买了些,你明天带一点去学校,和室友们分着吃。”
苏柏拒绝,“不用麻烦,好吃你就多吃点,我不爱吃这些,宿舍都是些大老爷们,没耐心吃这玩意。”
要不是他姐爱吃,他也不喜欢剥这东西,麻烦得很,折腾半天就吃一肚子水,有这功夫还不如多吃碗米饭。
“你们都不爱吃啊,好吧,那就只能我自己吃咯。装修的事情,之前合作过的几个师傅都还不错,你可以去问问谁最近有空。至于另一套你现在还没想好用来做什么,那就先放着吧,等想好了到时候再安排装修,反正现在装修什么的都很快,耽误不了什么事。”
“我也是这么想的,到时候规划好再说。等分店那边收拾好,到时候商业街那边的铺子就不用再继续做临时售卖点了,员工也直接调去我们学校的分店就好。到时候那间铺子就空出来,你想做什么生意,也可以规划起来了。”
苏柏动作很快,聊天的功夫,他已经将手上一整个石榴都剥完了。碗里的石榴粒已经堆得快冒尖,别说,麻烦是麻烦了点,但这样看着还挺有成就感。
把碗递给苏林昭,自己默默去洗手。
苏林昭直接抱着碗炫,就是这个感觉。可惜,苏柏学校实在有些远,不然有他在家,很多事情就方便多了。
至于马上又要空下来的店铺,有点头疼,感觉有许多想做的,但又觉得麻烦,所以迟迟未定下。
“小柏,你说我开个家装店怎么样?就上次在羊城看到的那种,卖点窗帘、四件套、抱枕什么的,我觉得女孩子应该会比较感兴趣吧,起码我那会刚看到这家店的时候,没忍住进去逛了一个多小时。”
苏柏想起上次陪苏林昭去逛的店铺,确实挺有意思,他都没忍住买了个抱枕回来。
“可以啊,我觉得不止你,像老妈她们,看到肯定也会进去逛逛的。当然她们可能很多人都只看不买,或者只看款式,然后自己回家做,但总的来说,应该不缺人流量。”
苏林昭本来只是随口一提,现在听苏柏这么说,感觉好像也不是不行诶。
“就是前期要找便宜又好看的货源,稍微有点麻烦,不过我们本来也要去羊城进货,干脆这次就多待几天,看看这个能不能做,顺便把耗子婚礼要用的东西一起找找。
诶,说到这个,新店铺里面是不是也可以卖一些婚庆用品?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这些仪式,不像爸妈他们以前结婚,就领个证,分点喜糖就完事,现在的婚礼是搞得是越来越隆重。
把耗子的婚礼好好准备下,到时候你去现场多拍点照片,洗出来挂店里,这现成的宣传不就有了,没错,下次去和杨聪他们说一声,应该没问题。”
苏林昭随口说着,慢慢把这个简单的想法给完善好,越说越觉得,计划可行。
想后世那些婚庆公司,多赚钱啊,随便一场婚礼下来,最低都要大几千块。这还是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现在做这些的人可不多,竞争没这么大,当然大家对于这些接受程度也不一样,普通人家没多少愿意花这么多钱,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仪式。
但什么时候都不缺有钱人,现在能举办隆重婚礼的人家,肯定都是不缺钱的。
苏柏对拍照没意见,他现在手艺越发熟练了。
“对了,上次我们去京市玩的照片应该洗出来了,抽空去拿一下吧,我最近太忙,一直没时间,就直接把胶卷给老板拿去洗了。”
每天忙得飞起,哪还有时间去洗照片,当初他们胶卷都用了好几卷,要全部洗出来,还得洗两份,多费时间啊。而且洗照片的设备家里也没有,还需要去店里借用老板的设备和暗房,那就干脆直接多花点钱让老板帮忙洗一下得了。
“那明天上午顺便过去取一下呗,正好看看你拍得怎么样。要是过不了关,你就还是抽空多练练吧,这么贵的相机,不用浪费了。”
“好,明天你就可以看到了,我的技术你放心啦。姐,你说我多出来那套房子,要不整个照相馆什么的,赚点钱还能练练我的拍照技术,省的太长时间不用,又荒废了。”
然而还不等苏林昭说什么,苏柏自己先把这个想法否决了。
“不行不行,那太浪费时间,相当于我得绑在店里,哪里还有时间做其他的,这效率也太低了,综合收益也不高。费这么大劲,花这么长时间,到时候赚个一两块钱,还不够吃顿大餐呢。”
苏林昭张了张嘴,刚想说啥来着,被他一打岔,忘了。
算了,他自己想清楚就行,照相馆的事情她不懂,也没接触过,不予置评。
翻出手边用来记录一些事项的笔记本,将刚刚讨论到的问题,一一记录上去,这么看来,最近要忙的事情还挺多,得好好规划。
特别是要在羊城那边解决的,最好这次去就全部搞定,不然来回一趟挺麻烦。
另外就是耗子婚礼的准备工作,既然答应下来,她肯定要好好准备,争取给他们办一场令人难忘的隆重婚礼。
看着仿佛很简单,然而实际操作下来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事情,琐碎得很,需要慢慢理清楚。好在拉着宋萱萱参与了一份,有些工作可以分工安排下去,好歹能轻松一点。
苏柏看到她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几页纸的待办事项,可怕,一看就好麻烦,以后他结婚还是怎么简单怎么来吧,这也太麻烦了,多浪费时间啊。
苏林昭不知道他的直男想法,正仔细检查,有没有遗漏的。
苏柏最后也没想好,他多出来那套房子要怎么安排,决定向他姐学习,先放着,说不定哪天就有想法了呢。
或者可以先简单修缮下,有些事情在宿舍不方便,回家又太远,可以暂时住那边,好歹有个独立的空间。
耗子的婚礼还没搞定,苏林昭又听到消息,她的小表姐,李婷,要结婚了。
“所以,前两个月还在躲相亲的你,现在跟我说要结婚了?”
苏林昭看着手里的西瓜,还挺应景。这是最后一个了,最近再也没看到卖西瓜的老伯,估计再想吃就得明年了吧,唉,怪舍不得。
李婷接过她递过来的西瓜,一口啃下,她不像苏林昭吃得这么斯文,小小一片的西瓜,她三两口就啃完了。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放在上个月,我也不知道我会遇上他啊。你不懂,有时候就是一眼的事情,见到他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他就是我在等的那个人。”
语气那叫一个斩钉截铁。
?
这叫啥,一见钟情还是见色起意?
“所以,他长得不错吧,要不然你都懒得看第二眼。”苏林昭语气肯定。
一向爽朗的李婷,少见地有些不好意思,“就,还好吧,一般般啦,就比普通人稍微好看那么一点。”
说着伸出手,给苏林昭比着一小节手指说道。
以前咋没发现,这个小表姐还是个颜控。
苏林昭有些头疼,按她的想法,这种闪婚肯定是不合适的,她理解不了这种模式。而且看李婷这样,妥妥的陷入爱情的恋爱脑,总怕她以后受伤害。
但人家双方都已经见过家长,谈婚论嫁,甚至婚期将近了,她这会泼冷水,也不合适啊。
可能这才是这个年代最常见的相处模式,是她自己想太多了?
“婚期定下来了?什么时候?”
“嗯呐,就定在国庆节,刚好大家都有假期,方便一些,不耽误你们上班上学。到时候你要早点过去哦,咱们家女孩子少,到时候你得给我送亲的,另一个是我同学。”
“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