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板,这有人想租你家房子。”
上午,大伯母和金婶忙着准备中午的要用的食材,苏林昭在教姚燕记账。
来的人是杨聪店里的员工,是他认识许久的兄弟。店里有放心的人看着,他才好经常出差。
这段时间苏林昭都在这边,只是之前贴的广告留的是杨聪店里的地址,所以人还是会找去那边。
苏林昭也懒得换,只是把租出去的铺子上面贴的招租广告撕下来。有人来询问就通知她一声,后续的事情她来处理就行。
听到声音,连忙迎出去,“好的,麻烦你了,剩下的交给我就行。”
苏林说着又看向他带来的两人,是一对中年人,看着像是夫妻俩。“您们好,是想租这边的门面房是吧?”
中年男子笑着点头,“对对,我们是想看看旁边的房子,您就是房主?真是年轻有为啊。”
“哪里哪里,不敢当,运气好罢了。我姓苏,您叫我小苏就行,两位怎么称呼?我拿下钥匙,现在这就剩下3间还没租出去,您有中意的不?”
对方以为她是帮家里打理产业,没在这上面细究,听她问起,回答道,“那我就托大叫你小苏了,我姓严,严斌,这是我爱人张兰,我们想看看中间那间,就这边过去第五间。”
这附近他都逛过了,着重看了下还贴着旺铺招租广告纸的三间,最想要的是中间的那间,刚好正对着火车站,到时候招牌挂的显眼些,从车站出来一眼就能看见。
苏林昭带上钥匙,打开房门,陪他们看房子。“严叔,这一排的房子,格局都一样。你刚刚过来有看过其他几家吗,开始都是这样的,看你们想装修成什么风格,等会我也可以带你们去其他装修好的店里看看。”
除了她自己留下当饭馆的,和杨聪那两间,其他租出去的也陆续在装修,再过一段时间,这一排门面房,应该都能开起来。
严斌和张兰绕着屋子仔细查看,其实就像苏林昭说的那样,这会什么都没有,里头空荡荡也没什么好看的。
张兰话很少,都没怎么开过口,全程都是严斌在和苏林昭沟通。
看完待租的三间房,苏林昭又带他们去装修好的那些店里转转,给他们看看装修好的效果。
“严叔,你们租下房子,是准备做什么生意?”苏林昭随口问道,房子租出去,她会多问一句,其实这会开店,基本都是正经营生,但也免不了有些人喜欢走歪门邪道。
哪怕以后东窗事发与她这个房主关系不大,但她也不想把房子租给那些人,租赁协议里面也明确写了,不得在此经营非正当生意,否则她有权收回房子。
严斌没想太多,回道,“我们夫妻俩,有点做炒货的手艺,准备开个店,就卖些炒瓜子花生什么的。之前摆摊生意还过得去,就是刮风下雨天东西太容易受潮,这段时间摆摊赚了点钱,就想过来租个铺子,等到时候收拾好了,小苏老板来尝尝我们的手艺。”
说到这个,苏林昭可就感兴趣了,“那必须得来捧场,严叔,我可太期待你们搬过来。我妈以前经常会炒点瓜子,但现在忙得,都没空做这些,我都想好久了。你们看看,还有什么问题不,要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义不容辞。”
而且这都有信心开店,想来手艺很不错,她可喜欢嗑瓜子,特别是跟人唠嗑的时候。
等把手头上的事情都理清楚,到时候买上点瓜子花生,可以去找桂兰婶她们唠唠嗑。都好久没回纺织厂家属区,婶子们肯定都想她了。
严斌他们之前已经把周围的房子都看过,这边是最满意的,在谈好价格后,当场就签下了租赁协议,毫不拖泥带水。
苏林昭说得很直接,这一排的房子,他们到手也才半个月,现在已经只剩三间待租了,再晚两天,估计就全租出去了,一点都不愁租的。
虽然不愁租,但成功租出去一间,苏林昭心情不错,还剩下两间,应该也用不了多久。
到时候手头上的事情,又能再少一件,想想都轻松许多。
带着好心情,回去继续带着姚燕学习,等把她教出来,就可以不用每天来回跑了,火车站这儿离她住的地方,还是有段距离,每天来回一趟,怪累人的。
跟着苏林昭学习一天,姚燕光荣上岗,将店里的事情暂时交给她,就当提前练手,大不了等回来再看看,有问题及时调整就是了。
主要现在出版的事情比较着急,尽早定下来比较好,成或不成,她后面的事情也好安排。
苏林昭拿上准备好的底稿,回了学校,去李教授家上门拜访。
不知是不是宋萱萱名头比较好用,李教授对她颇有耐心,听完她的诉求,细心指导了她一整天。
不仅是出版的事情,还指点了她许多写作的技巧方式,让她受益匪浅。
带去的底稿,李教授也留下了,让一周后再去一趟,她先看看稿子。
从李教授家出来时,漫天洒满了橘黄色的霞光,夕阳缓缓下落。
苏林昭长出一口气,欣赏了一会晚霞,才骑着车慢悠悠回家。
李教授不愧其名,经她一番指点,苏林昭又有了新的感悟,回头看自己写的,确实比较稚嫩。不管这次能不能顺利出版,她都想抽时间,将这篇文章好好修改一次。
刚开始写作时,有一部分兴趣使然,但更多的是想赚取部分稿费,补贴家用。
没办法,那会一穷二白,也没个什么手艺,做其他的,时机也不对,只能试试投稿。好在结果还不错,成功让她积攒了原始资金,后来才能发展这么顺利。
现在她已经不用靠这个生活,可以慢下来,细心打磨,实现曾经的梦想。
回到家,苏柏还没回来,最近他回来得一天比一天晚,这个点估计还没吃晚饭,苏林昭干脆打了饭菜,去店里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