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中午的快餐,就更简单了。
提前把菜炒好,客人们可以选择在店里吃,也可以拿饭盒打包带走。
条件好的,可以打上一两个荤菜搭配着吃,条件一般的,打两个素菜,也能吃饱。
米饭都给堆得冒尖,不太舍得花钱的,在这几毛钱就能吃得不错。
慢慢地名气就传出去了,火车站对面有家苏记饭馆,味道好,分量足,还不贵。
周边邻居,还有像杨聪这样,在附近做生意的老板们,没时间自己做饭的时候,过来吃一顿,或者打几个菜回去吃,都很方便。
之前说好的,等饭馆开业,包杨聪和耗子一个月的早午餐,第二天开始算。
第一天杨聪说什么都要付钱,毕竟是刚开张,就吃霸王餐不太好,做生意,大家还是会比较忌讳一些。
别的不说,杨聪他们是真觉得省事很多。
以前是吴美娟有空就过来给他们送饭,没空就自己随便外头解决。
现在有了‘食堂’,每天按时过来吃饭就好,离得又近,走两步就到了。
关键味道不错,比吴美娟做的好吃得多。
就是可惜不做晚餐,不然一日三餐都有地儿解决了。
苏林昭暂时不打算做晚餐,现在大伯母和金婶工作量已经比较饱和了。
凌晨三四点就得起床准备,早餐卖完,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午饭。
一直要忙到下午两三点才能空下来。
要是再做晚餐,等于要从凌晨三四点,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去,那有点太压榨人了,等以后招人了再试试。
所以暂时没打算做晚餐,以后再说吧。
接下来几天,苏林昭一直在店里帮忙,走不开。
每天早上,大伯母和金婶都会再多做一些,都差不多可以卖完。
看来苏林昭的想法没错,火车站这边做餐饮确实挺适合。
忙碌一个多星期,总算把大概情况确定下来。
每天上午,苏志南将固定数量的食材送来,苏林昭现在是当天直接结算,等后面走上正轨,再调整为一周或一个月结算一次。
苏志南最近谈的其他店铺供货订单,进展不是很顺利,他们大多数原先就有进货渠道,只谈下来两个小单子。
万事开头难,苏志南没有气馁,慢慢来,现在比之前更好,就够了。
大伯母和金婶的工作已经十分熟练,现在店里除了记账这个事情,还需要苏林昭亲力亲为,其他的完全不用她插手。
这段时间,苏林昭心思都放在新开的店铺上,还没来得及联系编辑,询问出版的事情,先等来了吴编辑的电话。
苏林昭在店里忙碌一天,刚回到家,苏柏就过来了。
“姐,刚刚日报的吴编辑给你来电话,我过去接的,他说有出版社联系你谈出版的事情,让你尽快给他回个电话。”
苏柏这段时间也忙的晕头转向,刚接到电话,想着他姐这个点应该快回家了,这才过来守株待兔。
记得上次苏林昭有说去问问编辑出版的事情,估计是终于有回信了吧。
然而苏林昭已经快忘了这回事……
此时听到消息,一头雾水,她好像还没来得及联系合作的编辑来着,这又是什么情况。
算了,自己在这猜能猜出什么来,还是抓紧时间去回个电话吧。
家里没有电话,就是不方便,要赶紧赚钱了,争取尽快把电话得安排上,好像排队都要一年半载。
刚到家的苏林昭,又马不停蹄出门打电话。
“吴编辑,是我,苏林昭,听说您找我有事,我这赶紧过来给您回个电话。”
吴编辑直奔主题,“小苏啊,就你上个月刚连载完的那篇,有出版社想联系你,聊聊出版的事情。你要是有意向,我帮你约个时间,你们谈一谈。你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最好请个比较懂的人陪你一起,虽然都是打过交道的人,还算靠谱,但是这里头水深着呢。”
要是别人,他还不多这个嘴。不过小苏他认识好几年了,哪怕她平时表现的再老成,和这种老狐狸比,还是差了一截,怕她在谈判的过程中吃亏,所以多提一句。
苏林昭连忙道谢,她上半年就写了这一篇,是个四十万字左右的中长篇,上个月刚连载完。
写的还是农村家长里短的日常,一件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将农村的平凡生活,慢慢展现在众人面前。
没想到先出版的是这篇,今年确实听说有很多人的文章开始出版,上次萱萱接到消息,她还羡慕了许久,这回终于轮到自己。
这个懂行的人要去哪儿找呢,萱萱虽然有点经验,先不说她有没有摸清楚里面的门道,就算懂,她现在还在沪市呢,也没办法马上飞回来。
要说对这行比较了解的……早知道之前萱萱去找李教授的时候,她应该厚着脸皮跟着去的,好歹也能混个脸熟是吧。
可惜了,现在临时去抱佛脚,也不知能不能行。
去试试吧,上次听萱萱说过,李教授暑假要留在学校翻译文献来着,明天去请教一番,说不定运气不错呢。
“吴编辑,那麻烦您帮我约一下吧,看他们什么时间比较方便,暑假我时间比较自由,可以配合。至于陪同的人选,我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陪我去,当然我会先找学校的教授了解下,出版的一些注意事项。剩下的还得麻烦您多帮帮忙,要说我身边对出版比较熟悉的,谁能越过您呀。”
吴编辑:“……你倒是会使唤人,行吧,看在这么多年的交情上,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去。不过你这文章都连载完大半个月了,新文什么时候出啊?”
苏林昭:“……”
到底是谁更会使唤人啊,这才刚连载完,生产队的驴也得休息吧?
再说她最近沉迷赚钱,新文什么的,早就抛到脑后去了。
但这会能直说吗?当然不行啊。
“吴编辑,您放心,等我把手上的事情忙完,一定尽快开始写新的,到时候第一个联系您。”
“好,就等你这句话呢,可别让我等太久,也不用等到稿子出来再投,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先沟通,大家一起思想碰撞一下,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呢。”吴编辑说着,又加了一句,“月底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