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孙来娣一早就过来送房租了。
苏林昭才刚起来没多久,听到大黄叫声,出来开门。
她正在煮早餐,手上还拿着双长筷子,“来娣姐,这么早,吃了吗?要不要来点?”
孙来娣摇摇头,“看来是我来的太早,吃过早餐了,你先忙,不用管我。萱萱这是已经去忙了还是没起床?”
苏林昭招呼她先坐,回到厨房,水已经开了,快速往锅里下一把面条。
“那你先在堂屋坐一会,我煮个面条,很快的。萱萱还没起呢,小柏也还在睡,刚准备去叫他们起来吃早餐。”
孙来娣跟着来到厨房,接过她手上的长筷,“我来吧,你去叫他们,面条想煮什么汤底?”
苏林昭没有和她客气,“家里啥也没有,就柜子里还剩下些鸡蛋,打几个鸡蛋吧,早上就吃鸡蛋面。”
说着,把厨房交给孙来娣,出去叫两个懒虫起来吃早餐。
宋萱萱已经躲懒大半天,吃完早餐,急匆匆回学校了,还剩点收尾工作,等忙完才能好好享受假期。
孙来娣将准备好的钱拿出来,“林昭,我之前听说,你租房都是押一付一,我租两间屋子,这是暑假这两个月的房租和押金,一共是二十四块钱,你点一下。”
已经谈好的事情,苏林昭没说什么,收了钱,照样写了份协议,两人签过字,算是正式租房。
孙来娣心情很好,解决一个大难题,接下来就可以安心把孩子接过来了。
昨天回去,夫妻俩商量好,房子定下来,然后尽快回去接孩子。
她对象姓何,何国兴,老家是隔壁省的一个小城市,离南市不远。只是没有直达的火车,需要转车,有些麻烦,来回路上要花去两三天。
苏林昭问道,“来娣姐,那到时候你们谁回去?是你还是姐夫?”
“你姐夫回去接,刚好趁着这几天,我把房子收拾收拾,再添点小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哦,还有玩具,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喜欢玩什么……”
苏林昭听着她碎碎念,倒也不觉得无聊,跟着一起出主意。
“你小闺女年纪不大,你之前做的那些小玩偶就刚刚好,大的小的都可以,小姑娘大多喜欢这些。
蛋蛋走的时候就一直惦记着,要把她的玩偶都带上呢。
你大儿子快上学了吧,可以给他买点铁皮青蛙什么的,小男生应该会喜欢这些吧,是不是,小柏?”
一旁看电视的苏柏翻个白眼,他都快上大学了,哪知道刚上小学的小屁孩喜欢什么。
不过……
“来娣姐,他快上学了是吧,那可以给他准备一年级的课本啊。你们要是没有的话,我可以帮忙找来。你和姐夫都是高材生,暑假带他提前预习,到时候正式开学,可以轻松很多,成绩肯定差不了。”
苏柏翘着二郎腿,心情很愉悦,他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实在太棒了。想当初来娣姐她们非常用心给他准备了高中的复习资料,累是累了点,但效果确实不错的。
现在来娣姐的儿子要过来,总算轮到他表示一番感谢了。
啧,这幸灾乐祸的嘴脸,苏林昭都不稀得看。
转头却见孙来娣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这,不会真采纳苏柏的建议吧?
等小孩儿大老远过来,终于见着思念许久的父母,结果父母精心准备的礼物,居然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本?
苏林昭猛地摇摇头,把那可怕的画面甩出去,有点心疼小朋友呢。
孙来娣有没有采纳这可怕的建议,苏林昭不清楚。
从这天开始,孙来娣除了出去摆摊,就是在租下的屋子里忙活。
简简单单的房间,铺上被褥,换上新做的四件套,窗帘选亮色带小碎花的布做的,一点点慢慢添置,屋子变得温馨起来。
一间他们夫妻俩,带着小闺女住。屋里放着好几只各色玩偶,有小兔子、小乌龟、小猫咪什么的,大的小的都有。
衣柜里面挂了好几条崭新的小裙子,苏林昭店里适合她闺女这个年纪穿的,她都买了。
另一间准备留给儿子和一起过来的小叔子何国庆。没有弄得太复杂,只简单布置一下,买了小孩喜欢的玩具。
当然,苏柏友情赞助的神秘礼物,一年级课本,也在桌上放着。
苏柏看着她忙忙碌碌,盯着木工师傅赶工的间隙,将厨房用品都买了回来。
这样,东西基本上齐全,很适合居家呢,到时候他们自己做饭就方便多了。
等苏柏前面的书店装修都弄好,何国兴接孩子也回来了。
提前拍了电报回来,他们两个大人,带俩孩子,还算轻松,没让孙来娣去车站接,火车准点的话,大概四五点就能到家。
孙来娣请了还在学校的宋萱萱和苏林昭姐弟俩过来吃晚饭,就在书店后院,自己做了一大桌子菜。
苏林昭几个提前过来帮忙,虽然人不多,但一个顶好几个,闹哄哄的像几十人的聚会。
饭菜上桌,何国兴他们刚好到家,时间卡的很准。
何国兴身后,是个二十来岁的男生,背着两个大包裹,个子比他高一些,也更瘦一点,那双眼睛倒是挺像,应该就是他弟弟何国庆。
旁边个头才到他腰间,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是他大儿子何明理。今年七岁半,等下学期开学,就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
至于何国兴手上抱着的女娃娃,就是小闺女何明雅,可可爱爱,刚满五岁。估计是坐车累着了,现在有点蔫巴巴的,双手抱着爸爸的脖子,见屋里这么多人,不好意思地扭头,把脸藏起来。
孙来娣顾不上招呼客人,一双眼睛,都黏在俩孩子身上。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怎么都看不够似的。
然而看着闺女有些怕生,闪躲的动作,终是忍不住落了泪。
他们来上学,把孩子送回何家时,小的才两岁多,这两年回去的少,每次回去也待不了几天,闺女对她,已经没什么印象了。
何国兴也是回去这几天,才慢慢和孩子熟悉起来,见妻子伤心,忙哄着闺女叫人。
“明雅,这是妈妈呀,你不是一直想见妈妈,来,叫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