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的早晨,趁着阳光还未太刺眼,苏林昭叫上苏柏去了一趟店里。
这条商业街变化非常大,街边的店铺,陆陆续续开了一大半。
旁边的巷子,挤满了小摊位。
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
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苏林昭的店也正式开门营业,装修已久的店铺,终于派上用场。
大门口招牌上挂着“爱英服装店”几个大字。
别误会,这名儿并不是苏林昭取的。
而是一向很少发表意见的苏父提出来的。
苏母嘴上说着,“叫这个名字,会不会有点难为情?”实际上嘴角上扬的弧度,压都压不下来。
被迫吃下一嘴狗粮的小辈们:(??д?)b
苏林昭:“怎么会难为情呢,这店平常都是妈妈在看着,叫这个名字再适合不过。”
苏大哥:“小妹说的对,这店名,大家一看就知道咱家的,好记又好听。”
周玉兰:“妈,你就是想太多,这名字多贴切啊,我觉得爸这店名取得很有水平。”
苏柏:“嗯……是挺有记忆点,熟人只要一眼就能记住。”
苏母手上抱着的鸭蛋,嘴角还挂着口水,参与家庭投票,“啊~啊~”
周玉兰拿手帕给他擦擦口水,“妈,你看,鸭蛋也说好呢!”
最终,这个店名全票通过。
“林昭姐,小柏,你们过来啦?”
刚到店门口,在里面整理衣服的周小花迎了出来。
去年底的时候,周小花带着孙强和孩子回来投奔父母。
苏林昭还是和宋萱萱去桂兰婶家串门的时候听说的。
周小花那年带着对象回家,结果王秀丽嫌弃对方是个乡下穷汉子,连门都没让进。
当时伤心的回去了,这些年再也没回来过。
然而这次,也是没办法。
听说他们两岁多的闺女,一直不会说话,呆愣愣的,怎么逗,都没个反应。
两人都是疼孩子的,东拼西凑,凑了点钱带着孩子去当地县医院检查,说是没检查出什么毛病。
至于为什么不说话,没找出原因,建议他们去大城市医院看看。
其他城市他们没去过,也不清楚是个什么情况,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开介绍信,回来投奔娘家父母。
王秀丽当年就看不上孙强,两人结婚她一毛钱红包都没封,这会还是带着小孩回来看病,就更不欢迎了。
还是周父,见闺女日子着实不容易,收留了一家三口。
不过更多的也没有了,只是在堂屋和厨房各架上块木板,算是临时的床铺。
晚上放下来睡觉,白天还得收起来。
孙强在堂屋,周小花带着闺女孙秀秀住在厨房。每天早早起来,先做好一家三口的早饭,然后帮王秀丽做饭、洗衣服等等。
吃饭是各吃各的,一点没给他们三个蹭饭的机会。
周家本来院子也是将将够住,这会多了三个人,到处紧巴巴,矛盾少不了。
周小花夫妻俩为了孩子,能忍则忍。
然而连续跑了几家大医院,都没查出来什么问题。
后来有个医生说,可能是心理上的原因导致她迟迟未开口说话,建议他们去找心理方面的医生再看看。
周小花两个本就是借钱过来带孩子治病,现在还什么原因都没找到,就花了这么一大笔钱。
还要去找那个什么专业的医生,光看着费用就便宜不了。
两人急得团团转,后来周小花带着孙秀秀跑医院看病,孙强经人介绍,出去打零工。虽赚的不多,好赖算分收入。
苏林昭回去偶尔碰上周小花,也会聊上几句。
对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姑娘,苏林昭挺同情的。
父母兄长皆靠不住,小小年纪下乡,好不容易遇上个还算靠谱的对象,孩子偏生又这么个毛病。
孩子具体是因为什么而导致现在还未说话,周小花两人闭口不谈,其他人无从得知。
不过想来其中另有隐情。
苏林昭听着孙秀秀的情况,感觉有点像自闭症。
不过这方面她了解不多,也不是专业人士,不好下定论。
只能帮忙打听擅长这方面的医生,然而这时候国内还没有概念。
后来随着鸭蛋的降生,苏母愈发忙碌,苏林昭提出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店里还是需要招个人看店。
苏母想到了周小花。
确实是同情她的遭遇,同时也是看她做事勤快,嘴皮子利索。
哪怕日子艰苦,在有限的条件下,她也总能把一家子拾掇得整整齐齐。
记忆中是个有点腼腆的小姑娘,这次回来圆滑了许多,嘴巴也甜,王秀丽这么难搞的人偶尔也能被她哄住。可见这么些年下乡生活,实在磨砺人。
倒有些让人刮目相看。
孙秀秀的检查一直未有定论,不是没有人劝他们放弃,回家好好过日子,不过是不会说话,就当生了个哑巴,努力再生个儿子。
两人却不想放弃,带着孩子继续艰难地四处求医。
老苏家商量过后,将周小花招进来做店员。
白天看店,孩子让王秀丽帮忙带着,当然,给钱的那种,不然可指望不上。
孙强还是在打零工,时间还算自由,偶尔打听到哪个医生比较好,他可以带孩子去看看。
夫妻俩每天拼命干活,加上苏林昭店里除了固定工资,做得好还有一份额外的提成。一个月下来,扣除日常花销,还能攒下一点。
就这样一家三口勉强在城里安顿下来。
只隔一段时间要让老家开介绍信过来,稍微有些麻烦。
好在都知道他们是带孩子看病,那头没有过多为难,孙强家里人去开介绍信,还算顺利。
就是住的地方,出去租房一个月又得多花几块钱,再加上周家到服装店距离又不远,干脆继续在周家住着。
反正脸皮厚一点,偶尔买点东西带回去,更何况王秀丽帮忙看孩子也有钱拿,看着倒是比之前还和睦些。
周小花的工作做的不错,苏母带两天,快速上手,令苏母轻松不少。
苏母见她自己能处理,渐渐将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每天含饴弄孙,日子过得别提多开心。
店里不止多了个周小花,在周玉兰怀孕几个月,身子不方便继续劳累的时候,找了个老会计接手她手上的工作。
这是林小姨介绍的,退休的老会计,经验丰富。
目前看来,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