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着急解释道,“姑娘,我不知道她怎么和你说的,我今天再说一遍。家里父母两个工作,我顶了我妈的班,我爸的工作肯定是要留给当时下乡的小妹或者小弟,家里三兄妹,不可能好处都让我一个人占了吧?
天底下哪有这么办事的,我也没有这么厚的脸皮。
我也和她说了,她没有工作我不介意,我一个人的工资虽然不多,但我可以去仓库帮忙多扛些包裹,也能养家糊口。
但是她呢,有什么问题不能和我沟通?
非要闹到我妈面前,把我妈气够呛。
我俩也是因为这个才分开的。”
长长一段话,说得又快又急,苏木心情不太好,当初闹得那么僵,导致他后面去相亲都有些怕怕的。
不过其他人也没打断他,等他讲清楚前因后果,才开始议论纷纷。
“这话说得也没错,父母就那么两个工作,哪能都给老大一个人占了,下面小的不得闹翻天啊。”
“要我说,小伙子有工作,人长得也不差,谁干的这么不靠谱的事,给人家介绍个没工作的,还心眼这么多。”
“这还没进门呢,都快把婆婆气病了,要是真娶进门,那还了得。”
“姑娘,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要了解情况嘛,这啥都不知道怎么就乱说呢。”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
“不过姑娘说得也没错啊,要是家里条件真这么紧张,还有下乡的小妹,这怎么还买上电视机票了?”
苏木听到这儿,连忙补充道,“婶儿,我家之前确实不容易,不过我爸妈都是厂里多年的老职工,你们打听打听都知道。
至于说现在买电视机票,那也是我小妹争气,考上了大学,不用家里操心。
再说我媳妇也有工作,现在家里三个工人。还有一个大学生,等毕业都是包分配。
弟弟上高中,成绩也还不错,怎么就不能买台电视机了。”
刚好有人知道,“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他是爱英家的大儿子吧,听说她小闺女前两年考上了大学,就我们这的南大。”
“哦对,是有这么回事,当时厂里到处都在说,这两年高考都好几回了,能考上南大的可不多。这闺女可真争气啊,不像我家那小子,让他读书跟要他命似的,推都推不动。”
“我家那闺女还不是一样,说让她考大学,就是存心为难她,她宁愿去扫大街,给我气得。”
“怪不得人家现在都能买电视机了,谁让人有个争气的闺女呢。”
一时间,话题又转到家里孩子不爱学习上来了。
那姑娘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溜走了。
苏木见状,终于松了口气,擦擦汗。
可算解释清楚了,不然这要传到他媳妇耳朵里,哪还有好日子过。
也有其他人问过老杨,电视机票怎么卖,一听都有人报价四百五了,都打消了想法。
看来是没人出更高的价格,老杨将票定给了苏木。
平白得到四百五十块钱,就抓个阄,这跟捡钱有什么区别?
还顺带看了场热闹,老杨开开心心等着苏柏拿钱回来交易。
苏木也挺满意,虽然价格高了一点,不过票总算是拿到手,可以去买电视机了。
……
可不就是这么巧。
刘老爷子那儿等了一个多月,今天终于来好消息。
这张票苏林昭也才刚拿到手,还热乎着呢。
好像,既然买都买了,一台和两台,区别也不大吧?
就是说,房子这么多,分一分,两台还不够分呢。
苏林昭眨巴着眼睛,默默掏出兜里刚换来的票。
“巧了不是,我今天也刚收到一张,刚刚好,买一台放店里,老妈白天看店正好打发时间。
再买一台放我院里,也不耽误我们平常追剧。”
苏父一贯是既然闺女觉得好,那就行。
而苏母,习惯了闺女的败家,竟然觉得她这话说的挺有道理。
苏大哥接过一看,好像没啥区别,都是十二寸的电视机票,至于什么牌子,就得看在商场能抢到什么牌子了。
“可以可以,正好一起去买。对了,妈,我想预支点钱,换了这张票,我和玉兰就没剩多少钱,不够买电视机的,而且房子装修那儿还有几笔款马上要付。”
之前他就和周玉兰商量好了,这次电视机,他们来买。
毕竟当初说好的,电视机是给家里买,放这边看的最多的,也是他们两口子和苏母,总不好一直让小妹掏钱。
两人算了算,今年能分到的分红不少,装修的钱他们手上本来是够的。相当于从今年的分红中,拿出一小部分,给家里添个大件。
问题不大。
就是分红还没下来,只能先预支一部分。
现在这样也不错,就当兄妹俩各买一台,皆大欢喜,还省的为了谁付钱再争来争去。
苏林昭想想前两天看的账本,“也别预支了,要不我们干脆再分一次。”
4月初进的那批衣服,销量很好,库房已经快清空了,现在账上钱不是笔小数目,下次进货也用不了这么多,可以考虑先分一波。
苏父苏母无所谓,他们手上的钱一直没怎么动过。
日常开销兄妹几个每个月都有交生活费,另外老两口工资都不低,也没什么大的支出。
日积月累,估摸着现在是老苏家最富有的。
其次是苏林昭,租书的小生意也好,零星收到的稿费也好,就她日常这点花销,还能剩下许多。
而苏柏,虽然进项不多,只有租书的那点分红,不过他现在读书也用不着怎么花钱,还有苏林昭时不时的补贴。
目前经济最紧张的反而是苏大哥夫妻俩。
虽然都领着两份工资,然而刚买完房子,紧接着又是装修,这会又要买电视机,着实有些捉襟见肘。
所以苏林昭一说要分红,苏大哥两人积极响应。
“这样挺好的,不然预支分红,心里总觉着欠了外债似的。”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择日不如撞日,当晚直接分了。
家庭小作坊,就是这么随意。
拿出一小半的钱,按之前的比例,各自分好,后面和苏母去银行转下账就行了。
目前为止,账面上的钱,都在苏母名下存着,大家都放心。
不管怎样,分钱总是让人分外激动。
账面上赚的钱再多,看久了也没多少感觉,哪有到手的真金白银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