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人对视一眼,看来没找错,许成才应该就是住这儿。
女子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嘴巴张了张,最终却什么都没说出来。
男子看着她这窝囊样,真是恨铁不成钢,上前一步,说道,“我们是来找许成才,这是他媳妇和儿子,他一回城就没个音信,我们来找他要个说法。”
一石惊起千层浪,坐这儿聊天的几人都惊呆了。
“许成才那小子什么时候结的婚?孩子都这么大了?”
“没听说啊,难不成是下乡的时候找的?老许两口子嘴巴真严,一点口风都没漏过。”
“会不会是搞错了?”
“人家都找上门来了,那还能搞错?人家图啥,总不至于是有个同名同姓的,也住附近吧?”
这可真是瞎扯,附近家属区都是老邻居了,还有没有其他人叫许成才的,她们能不知道?
王秀丽仿佛想起什么,“诶,老许家二小子不是刚订婚了?这……”
那女子本就愁眉苦脸,听到这句话,眼泪瞬间落了下来。
“他怎么能骗我……”
吴婶子忙扯住王秀丽胳膊,让她别火上添油,“姑娘啊,你先别哭,说不准是个误会呢。来,先坐下休息会,你叫啥名?是从哪儿过来?”
巡视一圈,让唯一的年轻人去跑腿,“林昭啊,你腿脚快,去看看老许家有人在家没,要是有人在赶紧叫过来。”
苏林昭应一声,小跑着去找人。
那姑娘就是一个劲哭,哭得那小男孩瘪瘪嘴,也想哭。
男子连忙抱着他哄,好不容易哄好小的,开口解释道,“大娘,我叫吴富江,这是我妹子吴翠香,我们是隔壁市吴家村的。
当初许成才在我们村插队,邻居奶奶看他人挺踏实,就给他和我妹子牵了线。
家里看他干活还成,又读过书,当时没想到他们还能回城。
想着我妹子性子软,找个知青,就留在村里,给他们建两间房,在自家眼皮子底下,家里人也放心。”
婶子们想问点什么,又忍住了,继续认真听着,没打断他。
苏林昭快去快回,“吴婶,许叔家没人,不知道上哪儿去了。”
吴婶点点头,又给两人添上水,“来,小伙子,喝口水,后来呢?”
虽然大概能猜到后续的事情发展,不过稳妥起见,还是问清楚些。
吴富江喝口水,继续说道,“后来他俩相看成了,办了酒,给他们批了一小块宅基地,建了两间屋子。
第二年,生了个儿子,就我怀里这小子。去年底,村里有两个回城的名额,本来结了婚的知青暂时不在考虑范围内。
不过乡里结婚都是办酒,没去公社领证,这就让他钻了空子。
不知道我妹夫,哦,许成才那小子怎么哄我妹子的,让她去求了大队书记,给他开了证明回城。说好的先回城安顿下来,再把我妹子和孩子接来城里生活。
结果这一回来,几个月都没个音信,写信拍电报都没回,实在没办法,家里就让我带妹子来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一时间,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没看出来啊,老许家一家子老实人,居然能干出这种事情。
吴婶问道,“那,你们有什么打算?”
吴富江也有点迷茫,之前只想着过来找到他,至于找到人之后要怎么处理,他也不知道。
“这,先见到人再说吧,要是真敢做出抛妻弃子的事来,我要他好看。”
吴翠香终于停止哭泣,争辩道,“不会的,他说过回来接我的,一定会的!”
吴富江简直要被这不争气的妹子气死,“你还做梦呢,醒醒吧,他要真想把你们娘俩接过来,早就回去接人了,还能等到现在?”
石桂兰在一旁劝着,“小伙子,你也别凶她,等老许家人回来,看他们怎么说吧,说不定里面有什么误会呢。”
苏林昭这瓜吃得有些胃疼,估摸着里面误会也有限,这听着就像是当初下乡,回城无望,想在村里找个靠山,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谁能想到还有回城的一天,这就开始掩埋过去了?不过这种事情,当初在村里也不是没听过。
刚她明明听到婶子们说,许成才新谈了个对象,这都开始谈婚论嫁了,今天说不定就是全家出动,去会亲家呢。
就是可惜了这姑娘,到现在还相信对方是真心地呢。
脾气这么软,要不是在村里有家人护着,还不知道过得什么日子呢。
蛋蛋还理解不了这么复杂的事情,此时见大人们气氛沉重,她乖乖的坐在苏母怀里。
新来的弟弟要哭不哭的,好不可怜,从兜里拿出苏母给她准备的小饼干,递过去,“弟弟,要不要吃饼干?这个饼干可好吃了。”
小男孩想伸手,又不太敢,抬头看着舅舅。
吴富江注意到俩小孩的动作,对他点点头,小男孩这才从蛋蛋手里接过饼干,声音像蚊子似的说了句,“谢谢……”
又仿佛不太好意思,扭头把脸埋进舅舅怀里,不吭声了。
蛋蛋于是也不再关注那边,自己吃着小饼干,偶尔渴了找苏母喝口热水。
这孩子确实很好带。
几人陪着这兄妹俩等老许家人回来,顺便了解些情况。
这一等,就等到傍晚。
苏母几个坐不住了,家里饭还没做呢,这天都快黑了,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要不我们就先回了?还得回去做饭,不然晚上得喝西北风。”
桂兰婶老神在在,“没事,我媳妇在家,见我没回去,她会做饭的。”
苏大哥下午带着嫂子回娘家了,买房这么大的事,想回去说一声,晚上估计就在那边吃饭。
苏林昭说道,“要不妈你带蛋蛋先回去,我许久未见婶子们,再和她们唠唠嗑,联络下感情。”
桂兰婶:“就是,林昭都好久没过来了,难得回来一趟,咱再好好聊聊。饿不饿,婶子家里今天做了红薯饼,拿两个你尝尝?”
苏林昭也不和她客气,“哎哟,那可再好不过,婶子家的红薯饼做的最好吃了。妈,没事,你先回去吧,我等会再回。”
不就是想留下看热闹,苏母不管她,带着蛋蛋先回家了,小孩子可饿不得。